抗抑鬱處方1

抗抑鬱處方1

大鳳說:

書名:《當抑鬱症遇上韋小寶,抗抑鬱處方》


先簡單介紹下這本書。這本書是臺灣著名心理治療專家許添盛醫師口述,別人整理執筆的,加上時不時穿插了韋小寶的事蹟分析,整本書口語化的文字讀起來輕鬆簡單詼諧卻又深刻,各種實用接地氣的抗抑鬱處方隨時在你轉念的時候就能用的上,裡面很多一些東西我也是非常贊同,個人認為非常適合處於抑鬱症不是非常嚴重時期還能讓自己動的朋友,一旦讓自己動起來,我相信久違的陽光會再次照在你的臉上,你只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勇氣。

前言:

抑鬱症並不是精神疾病,也不是精神失常或心理有病,而是自古以來人類心理所可能遭遇到的一種現象:只是在過去,人們可能是用“心理受到打擊、失戀、情緒低落、沮喪、悲觀、個性退縮、不想出門、不願見人,承受不了壓力及刺激而自殺”等等用語來形容它。

人們能說內心話的對象愈來愈少——不想告訴父母,因為父母也許忙碌,也許只是乾著急、也許會給一些不切實際的建議,也許根本就不理解;

不想告訴朋友、同事,因為害怕別人覺得自己怪、也不一定幫得上忙、或者反而覺得自己有精神病;

不想看精神科或求助於專家,因為覺得自己並未嚴重到必須看病的程度、也害怕被別人當成精神病、或許也抗拒吃藥這件事。

抗抑鬱處方1

作者許添盛如是說:在我成了精神科醫師時,看到人世間的諸多苦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重度抑鬱症、邊緣性人格、強迫症、焦慮症、精神官能性抑鬱症、環境適應不良、拒學症、醉酒問題、毒品問題等等……天啊!世人竟有如此多的苦難。除了精神科正統的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之外,我也不免天馬行空地揣想,到底哪一位金庸武俠世界的大俠可以重出江湖、拯救世人呢?

大家開始追問:社會文明進步了,生活很大改善了,可是自己,愛人和孩子,怎麼沒有更快樂?於是我身為一個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專家的角色,便請出華人武俠世界第一快樂高手——韋小寶,為來全天下不快樂的人們“發功”。

就讓許醫師的專業功力加上韋小寶的特異功能,為你療傷止痛!

引子一

大多數抑鬱症病人都會告訴你一句話:

“我不用去做就知道沒用,反正一切都沒有用。”

他們通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就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封死了。

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夠傾聽內在的心血來潮或一時興起,

採取一些小的行動,

也許那些小行動不一定立刻能解除你的困境,

但一定能帶來新的、開闊的生命。

思維固化、太一板一眼,沒幽默感,很多聰明人頭腦都被自己設限,失去童心。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要跟著內心的衝動或者突發奇想,偶爾隨心所欲一下,

只要不是太離譜就行。

抗抑鬱處方1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智慧,內我,“佛性”或“自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智慧,會找出問題的最佳解決之道。

話說韋小寶:韋小寶尿攻羅剎大獲成功,來自他的童心未泯和靈機一動。不在此詳述,感興趣的夥伴去看視頻吧~

抑鬱症治療處方:

1、心血來潮:“內我”帶來的信息

抑鬱症病人常常會自困於理性的框框中,沒有辦法彈性思考,當一個人陷入抑鬱狀態,他的理性和情緒都同時落入負面的循環當中,也就無法得到“內我”帶給他的任何信息。

我們是藉由內在玩心、赤子之心來與“內我”相連的,理性和內在智慧有時離的相當遠。

因為理性依靠邏輯思維,尤其當理性與悲觀結合在一起,會讓自己持續滑入更糟糕的深淵中。

也就是理性僵化的頭腦認為只有符合理性之道的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殊不知“內我”一直在為我們生命的困境給出答案,我們那聰明的理性,把來自內在的信息、內在的衝動統統都給封死了。

抗抑鬱處方1

2、不要封死所有的可能性

“內我”要將信息傳送給我們時,或者就是通過“一時興起”、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念頭呈現出來。

抑鬱症病人不僅固化理性思維,即使小試了一下,認為不可行便放棄了。

其實,人一旦採取行動,就會看到那行動的後果,若不去做,就永遠不知道有沒有用。

3、在理性容忍的範圍內,跟著直覺走

一個人的情緒必然跟著信念走,當一個人的生命、整個理性都在說“不可能”時,他的情緒當然是抑鬱、沮喪、無力和痛苦。這種對無力感的信念是如此強烈,以至於集結了大量抑鬱情緒,將人卷人無底深淵。

但縱使在最黑暗的心境底下,還是會有一絲光明,那光明是來自我們的內在的智慧。

人每必定會有心血來潮的時候,抓住這些想法記下來,在可能的範圍內去做,只要不侵犯別人,在理性能容忍的最大範圍內,順著直覺去做。

生命的出口恰恰就在你“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時候,這就是來自內在的指引。

抗抑鬱處方1

所以,在生命遇到困難和情緒非常低落時,你的內心仍然會突破理性的重重封鎖而傳遞信息給你——有些甚至是你覺得荒謬、不切實際的念頭,但我還是希望你能慎重地看待它,儘可能地實現它,只要不是太離譜傷人的事,請試著去採取行動,相信我,你的生命便會打開一個全新的活力源。

未完ing,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