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定增預案落地加碼電池片產能

國盛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增持。

通威股份(600438)

事件: 2020 年 4 月 20 日,通威股份公佈 2019 年年報和 2020 年一季報。19 年業績符合預期, Q1 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 根據通威股份年報和一季報,通威股份 2019 年實現收入 375.55 億元,同比增長 36.39%, 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26.35 億元,同比增長 30.51%。 由於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度出貨和產能利用率有所降低,2020 年 Q1公司實現收入 78.25億元,同比增長 26.8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3.44 億元,同比下滑29.79%。

多晶硅料新產能陸續達產,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 2019 年公司樂山和包頭多晶硅料產能陸續達產, 公司多晶硅料產能達到 8 萬噸, 銷量達到 6.38 萬噸, 同比增長 232.5%, 多晶硅料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 全年平均生產成本4.33 萬元/噸,實現毛利率 24.45%。 目前公司高純晶硅月產量已超過 8000噸,平均生產成本已降至 4 萬元/噸。 根據公司《 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 2020-2023 年發展規劃》, 到 2023 年產能,硅料產能達到 22~29 萬噸,生產成本控制在 3~4 萬元/噸。 公司目前有 7.5 萬噸產能在建,新產能推動業績提升。

電池片新技術積極儲備,定增預案落地繼續擴產。 公司作為國內第三方電池片龍頭, 2019 年電池片產能達到 20GW,其中高效單晶電池產能為 17GW,非硅成本在 0.2~0.25 元/w 之間,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 60%-80%。 2019年公司光伏電池及組件實現收入 122.71 億元,同比增長 60.56%,毛利率為 20.21%,同比增加 1.52pcts。 公司積極儲備電池片環節新技術, 包括在現有 PERC 技術上進行疊加的 TOPCON 和 PERC+技術, 和具有前瞻性佈局的 HJT 技術。公司 HJT 電池研發產線從 2019 年 6 月正式運行,截止目前,HJT 電池最高轉換效率已經突破 24.6%。 4 月 20 日,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 計劃募集不超過 60 億元,用於眉山二期 7.5GW、金堂一期 7.5GW高效晶硅電池片工廠和補充流動資金使用。

飼料和食品加工板塊高速增長。 2019 年公司大力開發優質戰略客戶,實現飼料銷量 490.05 萬噸,同比增長 15.75%,其中特種水產飼料同比增長44.72%, 飼料及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66.89 億元,同比增長 9.53%。 在食品及加工板塊,公司優化了食品業務組織架構和經營目標定位,提升運營效率, 水產銷量大幅提升, 全年食品加工實現收入 19.05 億元,同比增長36.32%。

盈利預測: 預計公司 2020~2022 年實現收入 457.38/536.20/618.18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 29.16/40.05/50.27 億元,同比增長 10.7%/37.4%/25.5%,對應 PE 18.7/13.6/10.9 倍。

風險提示: 全球光伏需求不及預期,產業鏈繼續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