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推波助瀾負油價 美國原油庫容不足 WTI6月合約或將再次面臨逼倉

量化交易推波助瀾負油價 美國原油庫容不足 WTI6月合約或將再次面臨逼倉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4月20日週一,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一路下跌,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結算價收於每桶-37.63美元,跌幅達到305.97%。這意味著原油期貨自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後,首次跌入負值,一時間全球劇震。

根據芝商所消息,5月合約將在當地時間4月21日(北京時間22日凌晨02:30)進行交割。業內人士表示,6月合約是當前紐約市場交易最活躍的主力合約,雖然06合約交易價為每桶20美元以上,不過,由於換月可能會導致06合約遠期升水相對高估,急於抄底的投資者依然需要謹慎。

美國庫容不足短期內無解

“由於臨近交割,現在跌幅最大的就是五月期貨合約,明天該合約交易截止,如果今天不移倉,那多頭就得去接貨,現在一手原油期貨合約對應4萬加侖的原油實物,往哪放呢?運回中國國內要承擔高運費,即使放油罐裡,其儲藏費也是費用。”原油市場投資者魏軍對記者表示。到現在還沒移倉的投資者,只能拼命賣,即使倒貼也要把倉位平掉。

伴隨著美國原油期貨大幅下探,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6月合約跌破26美元/桶,刷新4月2日以來低位,日內跌近8%,上週下跌10.8%。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布倫特原油比WTI原油更適合海運運輸。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不太受直接儲存擔憂的限制,而WTI原油通常是通過管道來運輸。

此外,由於4月22日凌晨收盤後就要交割,而美國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應對冠狀疫情的封鎖狀態。5月原油合約的唯一買家,就是像煉油廠或航空公司那樣想要實際進行交貨的實體。不過,鑑於儲罐早已裝滿,現在這些實體也不需要原油。

一德期貨資深分析師陳通對記者表示,美國WTI原油期貨交割文件規定,交割必須通過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管道進行。具體來說是指賣方將輕質低硫原油交付至賣方的進油管與買方的出油管連接處,買方需要尋找油庫來存儲原油,而不能獲得類似倉庫倉單的貨物留置權。

由於疫情導致石油需求驟降,原油大量過剩導致庫容緊張,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庫欣的儲油罐的儲存量目前達到69%,市場日益擔心庫欣很快將會沒有足夠庫容存儲原油。即將到期的WTI原油5月合約多頭急於平掉頭寸,以免在沒有庫容的情況下進入交割程序。目前來看庫欣地區庫容不足的問題短期內幾乎無解,WTI原油6月合約也面臨著跌破0美元/桶的風險。

美國能源信息署上週公佈的數據顯示,上上週美國原油庫存環比增加1900多萬桶,連續兩週創紀錄增長且連續12周增加。這些數字意味著,貿易商很快就沒有足夠空間來儲存原油。

對此,光大期貨能化總監鍾美燕對記者表示,這次負油價打破了商品實物定價的底線,是金融系統定價機制和博弈的結果。根據相關的市場數據跟蹤,目前5月合約的持倉應該是具備實物交割能力的買家,但遭遇了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此外有市場說法稱,歐美原油近月空頭逼倉,把儲罐都租滿了,導致多頭沒油罐,而且是內陸交割,管道送出去也沒人要,因此沒有多頭願意接貨。

據統計數據,目前庫欣的庫存水平為5496萬噸,利用率達到75%,剩餘1800萬桶。目前全美原油總庫容為13.7億桶,已使用量率為83%,剩餘2.32億桶。按照目前原油庫存的累庫速度,庫欣庫容將在3周耗完。需求大幅下降,供應仍在增加,全球原油庫容儲備岌岌可危。

量化交易開啟“多頭收割機”

為了處理能源相關金融工具的負價格,近日,全球最大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開始對軟件重新編程。4月15日,芝商所清算所發佈測試公告稱,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CME的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所有常規交易和頭寸處理都可以在清算中執行,即已經完成了測試準備。

CME交易所上週臨時重構了代碼開始支持負價格交易。新技術參數下風險預警機制尚不完善。另外,ICE交易所將熔斷機制關閉,理由是近期市場波動率過大,先前的熔斷百分比已不適用。交易系統可能存在的問題是這次負油價出現的技術背景。

鍾美燕表示,無論是程序化的大幅介入還是投機盤的參與,都構成了多空力量的極度不匹配。此時的多頭實貨交割持倉成了市場的魚肉。

此外,傳言稱今日殺跌的主力是程序化交易,其以WTI 5月期貨未平倉的10.9萬手投機多頭為獵殺目標,利用即將到期多頭必須平倉、展期或交割(實際這些投機多頭根本無法做到在庫欣實物交割)的規則不斷打壓價格,最終造成了今日的極端情況。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觀察分時交易量可以看出,破0之後到-40美元之間交易量僅有幾千手,絕對可以算是“空逼多”的典型案例。

據記者瞭解,即使是原油ETF基金上週都已經完成移倉,持倉到倒數第二個交易日的投資者,一般不是普通散戶,都是有所謂交易所保值豁免權的超級賬戶。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稱,存儲空間越來越小,原油買來了之後沒地方放,賣給別人又沒人要,就只能付錢讓人拖走,這就是負油價的原因所在。

另外對於原油價格的後期走勢,鍾美燕表示,近遠月的月差出現巨大貼水,歷史罕見。下一輪主力合約在換月的過程中仍存在複製行情的可能性,因而尤其需要注意這一風險。目前需求下降是最為核心的矛盾,而減產對供應的傳導需要時間,對於後市價格應更為謹慎。

責任編輯:呂方銳 主編:夏申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