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他,一個自帶顏值的“網紅”企業家;


創業初期,曾經把投訴客戶稱為“刁民”;如今,他對於這些客戶充滿了理解與感恩。


疫情期間,在眾多大公司、大企業、大集團紛紛減薪、裁員的情況下,他公開表示“不減薪、不裁員,做受人尊敬的企業”;


他的公司被網友稱為“神仙公司”;他是家裝行業領先者,業之峰裝飾公司董事長,張鈞。


今天,一起聽他在“戰略與能量”3.0企業董事長學習會暨「致28」企業三週年學習報告會上的肺腑之言,感知他對於家裝行業的最新思考。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講述者:業之峰董事長 張鈞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疫情突然來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但是我也很感激、也感到很幸運,2018年,徐少春主席介紹我參加了雁棲湖論壇,我開始學習中華文化。


聽金一南教授的精彩演講,學習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思想。慢慢堅定了我的信念,我的信念是什麼呢?


要選擇相信,相信偉大時代,相信祖國,相信黨,對我的行業、事業深信不疑,只有在中國才有這麼大的家裝市場。


業之峰以家裝為主,這是個生生不息的行業,是衣、食、住、行四大版塊之一。


目前家裝行業的行業集中率非常低,我們也有機會做得更好。因此,我們在疫情突然爆發時沒有慌張,一直非常淡定從容。


經過研討,首先決定向前方疫區獻一份愛心。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大年初三,首次捐款100萬元給武漢慈善總會。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在四合院學習期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天地萬物為一體。


我們應該跟客戶及員工建立心與心的鏈接,要抓住人心,跟客戶、員工同呼吸、共命運,進而達到同頻共振。


我一直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跟客戶溝通,我也學會了寫信的方式。今年以來,我已經寫了三封信:


第一封信:

《奮勇克時難,蓄勢贏未來》


這是在疫情最不明、最困難,全民恐慌,武漢剛封城的時候寫下的,表達我們的一份無畏精神和對未來的滿滿信心。


2月10日,該發1月份的工資了,武漢公司遇到一些問題,因為公司屬於癱瘓狀態,工資發不出來。


班子會成員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就督辦企業集團的人力資源部門跟武漢公司的人力溝通,並從集團撥付資金,一定要如期撥付到每一位武漢員工賬上。


這些信息在網上傳開,我們被網友們稱為心中的“神仙公司”。我想這也代表了他們對公司的認可,也代表了業之峰員工對企業的自豪、認同和熱愛。


疫情來了,我們停頓、沒法出門、線下復工不斷延後。


怎麼辦呢?“疫情逼出新武功:網上直播創奇蹟。”我們線上復工,在互聯網上引流、導流、拿定金、跟客戶溝通、做方案。


早年我們就在青島做了新媒體中心,原來1/3的客流都是從這裡導流過去的。疫情期間,藉助互聯網引流、導流,客戶不見面,也能交定金,能成約。


與此同時,我們的信息化部門也不斷改進,完善電子合同,理順付款流程。在疫情期間的2月,我們還直簽了一批單。最終,線上復工促成高效率,2月份定金數遠超去年同期。


感謝當今的互聯網時代,賦予了我們視頻、電話系統,賦予我們非常多的手段展開工作,包括直播。通過網絡完成的這些事情,使得我雖然沒有回到公司跟大家面對面溝通交流,也沒耽誤什麼事。


在見不到客戶的情況下,收定金也有挑戰。但業之峰是一個喜歡創新的企業,大家公認,家裝行業裡的許多創新都來自業之峰、來自我(編者注:張鈞被稱為家裝行業小諸葛)。


我觀察到李佳琦做直播很火,能帶貨、賣貨,就考慮我們能不能也通過直播技術做一些突破。


李佳琦是公域流量,他自己積累粉絲,我暫時沒有,我能不能用我們的私域流量?員工的朋友圈加媒介適當的引流、導流進行宣傳、直播、轉播,業之峰客戶把更多人帶進直播間,我為大家講述業之峰的品牌故事和時代擔當。


這樣一來,一方面給公眾傳達了我們的堅定和愛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品牌勢能。


品牌勢能,能幫助公司進行營銷,大量成交約單。想好後,我們就開始嘗試。2月21日,我做了首場直播,效果驚爆。在不是特別成熟的情況下,就有80多萬進線數,這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大的驚喜。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除了給疫區捐贈100萬以外,我們還決定,每成交一單或是每交一個定金,就拿出200塊錢捐贈給疫區,看似一單捐贈200元不多,但2000多單下來我們又捐了50多萬。


這樣的形式把大家的熱情都捲起來了,都覺得:在他們的努力下又捐了款,客戶又交了定金、簽約,又為災區疫情做了貢獻,業績也推動了。


這種創新、推動,僅僅是開始,後來我們又有數場直播。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第二封信:

線下復工,《風雨過後是彩虹》


3月份,開始線上復工,3月最後一個週末,業之峰基本上是全員復工。


復工的時候,我想跟員工表達點什麼。於是第二封信《風雨過後是彩虹》又發出了。這封信似涓涓溪流,透過愛、感激,透過對未來的堅定、篤定、淡定,又深刻地植入了每個人心。


3月10日,又要發2月份的工資了,工資怎麼發?


當時,全社會的聲音非常雜,有說不發的,有說按最低社會平均工資的八折來發,也有發最低社會平均工資的,也有工資打八折、七折的,有大幅裁員的,也有放假不給工資的……周圍充斥著各種言論。


我們向疫區捐贈100萬,有輿論說我還挺高調,捐了100萬以後還有不少宣傳。


為什麼要宣傳?


我覺得社會需要一種引領,慈善也是需要榜樣引領。果然,我們捐完以後,家居行業的很多企業都陸續獻出愛心。


在當下這麼困難的情況下,雖然線上復工也有一定成效,但畢竟跟實際上班還不太一樣,怎麼看待勞動成果和線上復工?企業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第三封信:

《不減薪,不裁員,

做受人尊敬的企業》


公司又進行了深刻討論,最後我們決定不減薪、不裁員,做受人尊敬的企業,於是第三封信《不減薪,不裁員 ,做受人尊敬的企業》發出。


我們討論,是不是滿足以下幾個條件,而不是企業做了多大規模,就算的上是一個真正受人尊敬的企業:


1. 公司交稅,更多的交稅

2. 員工就業,更多的就業

2. 產品性價比好,而且被客戶所需求

3. 引領行業進步、做公益


《不減薪,不裁員,做受人尊敬的企業》這封信代表了我們這顆心,對這個時代的堅定及對疫情的研判,我們相信黨。


企業積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這麼多年,業之峰一直是行業最領先的企業,光在北京一年就十幾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遙遙領先。這麼多年也做了很多積累,我們預估半年沒有收入沒問題,甚至一年也差不多能扛得住。


還有就是對員工的愛,每個員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大家在這種困難的時候確實需要支持,如果對員工能不減薪、不裁員,這不就是對員工的一種愛、捐助和支持嗎?如果把這個事情都想通了,還有什麼辦不了的呢?


在很多大公司、企業、集團大量減薪、裁員的情況下,我們採取了逆行:不減薪、不裁員。最後,這條新聞大量被轉載於抖音、微信、微博等等。


行業的很多優秀人才遞了簡歷給我們,表明他們願意到受人尊重的“神仙公司”來工作。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到業之峰,這個企業肯定是無可戰勝的。


我們堅定地實行不減薪、不裁員,給行業帶來強音,也給自己帶來正能量。


業之峰直播、打造網紅,這個勢頭一直沒有停止。在“3·15”的時候,我們又搞了一場大活動,這場活動簽了2000單,再加上前期銷售額突破5個億,超過了去年同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還邀請了前央視主持人王小騫一起參與節目。


說起商業經營,有這樣幾個階段:坐商、行商、電商、微商,現在這個階段,是不是可以叫“播商”?


在直播上,業之峰又立潮頭,自己做直播、自己做控制。


通過近乎零成本的直播方式,聚集了大量客戶對品牌的關注和認同,也實現了大量的簽單,這真是“疫情逼出新武功”!


雖然目前只是私域流量變現的方法,等以後人流量巨大、品牌勢能增強的時候,嚴選帶貨能不能實現呢?我們恐怕很快就要往這方面走。


這就是我跟江總(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和王小騫前幾天做的兩個億:

1.“億”起騰飛(我跟江總一起騰飛)

2.“億”元發佈會(雲發佈會)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踩剎車”還是“踩油門”?


我們用這種特殊的雲方式來發布,也是很獨特的。


我們聯合了13個廠家,給客戶獻出大愛,全民發放億元代金券,帶動銷售。


通過“逆行聯盟”的方式,與供應商聯合行動,億元戰略發佈、億元客戶補貼,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直播觀看總數達到了747.5萬人次,是一個非常驚人的進線數,應該說創造了一個奇蹟,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


在這個時候選擇逆行,敢於投放1個億,代表了我們的勇氣,也代表了我們的品牌護城河,我們清楚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行業內的品牌,目前還不是一個消費品品牌。


比如說,海底撈品牌是自帶流量的,業之峰遠做不到,怎麼辦?“家庭裝修,更多人選擇業之峰”,能不能想起裝修,就想起業之峰?在江總的支持和共同打造下,能不能促生馬太效應,促生百億企業?


通過與分眾的合作,我想把我們這個低頻高貨值的行業,加上大批量廣告的投放,做到“卓乎不群、遙遙領先”。“不做平均數”的生意是我一貫的作風,我選擇特立獨行、與眾不同,這一次又做了一個突出性的創新。


仁愛是創新之源


學習中華文化後,我們要求自己要有一顆良知清澈、真誠對客戶好的心,不能盯著客戶的錢包,要真心為客戶好。


舉個例子,一位客戶的兩年保修期剛剛過了,他在我的公眾號上抱怨了幾句,說自己還要花錢做一些小修小補。


這位客戶的抱怨讓我意識到,我們的服務還不到位,我們應該提前去客戶家裡回訪,在保修期到來之前就將客戶的質保問題解決了。


於是,我馬上又發出了一封信《致保修期即將到期客戶的一封信》,我提醒他們,保修要到期了,我們一定上門服務,並且送他們禮物,獻上愛心。後來我們又推出十年質保,這都是我們傾聽客戶呼喚的結果。


記得剛創業的時候,如果有客戶投訴上來,內心其實是有抱怨甚至憎恨的,有時候,同伴或同行人員會隨口說一聲“刁民”,那時,自己心裡也是暗暗稱快。


如今,我對客戶投訴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通過明心淨心、通過反省,我們感覺到過去我們對客戶還不夠好,現在我對這些客戶充滿了理解與感恩。


對於那些要求很高的客戶,我們應該感激他,感激他選擇我們,給了我們一個服務的機會,我們沒做好,必須改進。


現階段,我們的心靈品質提升了以後,我們會認為要求高的客戶是更關心、更愛我們的客戶。一旦我們這樣去理解客戶,我們的心就更軟了,對客戶更好了。


比如說環保問題,業之峰承諾環保不達標,全額退款。裝修環保早就達到了,可是光裝修環保不行啊,他的傢俱、軟裝進來以後達不到環保標準,怎麼辦?我們就積極地給客戶把入住環保也解決了,這也是傾聽客戶呼喚的結果。


裝修過程中,一旦發現有工期拖延、主材整合不力等等這些情況,我們通過提高成本,找有能力的人成為工程管家,通過工程管家的介入,十年質保更放心、入住環保更安心、全程管家更省心。這些都是基於對客戶的理解和愛,傾聽客戶的呼喚,真誠地對客戶好,激發出內心的能量,產生創新方案。


創新來源於一顆仁愛之心,我們感受到了,這也正在形成我們的企業文化。


現在這個時代,品牌自帶流量,人心即流量,我們要用品牌贏得人心,樹立行業標杆,逆勢飛行,在危機中一定能夠跑贏大盤。


相信這個偉大時代,一起為我們的祖國貢獻更大的力量,我們也有信心跟各位企業家一起砥礪前行!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