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鴿大師一會說“餓能飛”,一會說“飽能飛”,到底哪跟哪?

養鴿大師一會說“餓能飛”,一會說“飽能飛”,到底哪跟哪?

“餓能飛”,這鴿界流傳很廣的一句順口溜,很多文章都這麼寫,這麼宣傳。但這個觀點亦正亦邪,很容易誤導新手,一旦被誤導,進入死衚衕要想走出來,就會浪費數年,代價會很大的。

“餓能飛”只是是鴿友知道的其一,不知其二還有“飽能飛”呢。鴿友們可能已經懵了,到底哪種說法對呢?先談一談各種說法利弊,再談談如何存優去劣。

一、“餓能飛”觀點。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不變的規律,鴿子飢餓,就會變得更容易操控,親和性更好,更加依戀主人,鴿子可以為了那一口糧食,拼了老命也有歸巢,所以鴿友印象裡面有了“餓能飛,飽難歸”的觀念。

鴿友如果是新手,不能充分理解這就話,真得用飢餓法,讓鴿子吃不飽,那麻煩事情就來了。會出現以下後果:

1. 鴿子退毛慢,因為吃得食物少,鴿子相對就缺乏營養,有營養中斷一說法,鴿子羽毛新舊交替就差,退毛會比吃飽的鴿子慢。

2. 鴿子家飛不好,因鴿子吃不飽,產生飢餓,鴿子體能儲備差,鴿子不愛飛翔,不愛家飛,鴿子放出去後,就是轉幾圈就停下來,任憑主人紅旗搖,鞭炮轟,也不起作用,主人還找不到癥結所在。

3. 訓練中容易造成大量人為丟失鴿子。因為體能的關係,好的天氣還勉強歸巢,稍微難些的訓練,即使幾十公里的訓練,也會造成大量失鴿。

4. 比賽中容易剃光頭。現在的氣候影響、太陽黑子、電磁汙染等,比賽環境已經太髒,已不是20年前的比賽環境了,歸巢越來越難,如果還要飢餓法,光頭就要找上門了。

養鴿大師一會說“餓能飛”,一會說“飽能飛”,到底哪跟哪?

二、“飽能飛”觀點。

鴿子吃得飽,比飢餓相比優點多多,如下:

1.不信大家可以細心觀察,哪隻鴿子吃得最飽,哪隻鴿子退毛就快。

2.鴿子吃得飽,飛得就好,包括家飛,吃得飽的鴿子是自覺地飛行,只要稍微再掌握點其他的訣竅(可以單獨私問),鴿主就可以扔掉旗子,鴿子不飛夠兩個小時是不會回來的,是看不見繞舍行為的,放出去就高飛,無影無蹤。

3.鴿子訓練時吃得飽,訓練與比賽即使回來慢些,但丟失率是最低的。

4.不行就看,吃得飽的鴿子飛得才快,所以你可以觀察永遠吃不飽的鴿子絕對飛不快,是首先應該淘汰的的貨色。

5.留意觀察哪隻經常從其他鴿子屁股底下鑽進去吃食的那隻鴿子。

6、比賽指定鴿,觀察那隻經常吃放最快,第一個跑去喝水的那隻鴿子,基本差不了。

總結:

“餓能飛,飽難歸”真正的意思就是,鴿子要吃飽,但要人為造成飢餓的感覺,既有體能飛行又為了那口糧食達到快速歸巢的目的,為主人爭取榮譽。

養鴿大師一會說“餓能飛”,一會說“飽能飛”,到底哪跟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