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大师一会说“饿能飞”,一会说“饱能飞”,到底哪跟哪?

养鸽大师一会说“饿能飞”,一会说“饱能飞”,到底哪跟哪?

“饿能飞”,这鸽界流传很广的一句顺口溜,很多文章都这么写,这么宣传。但这个观点亦正亦邪,很容易误导新手,一旦被误导,进入死胡同要想走出来,就会浪费数年,代价会很大的。

“饿能飞”只是是鸽友知道的其一,不知其二还有“饱能飞”呢。鸽友们可能已经懵了,到底哪种说法对呢?先谈一谈各种说法利弊,再谈谈如何存优去劣。

一、“饿能飞”观点。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不变的规律,鸽子饥饿,就会变得更容易操控,亲和性更好,更加依恋主人,鸽子可以为了那一口粮食,拼了老命也有归巢,所以鸽友印象里面有了“饿能飞,饱难归”的观念。

鸽友如果是新手,不能充分理解这就话,真得用饥饿法,让鸽子吃不饱,那麻烦事情就来了。会出现以下后果:

1. 鸽子退毛慢,因为吃得食物少,鸽子相对就缺乏营养,有营养中断一说法,鸽子羽毛新旧交替就差,退毛会比吃饱的鸽子慢。

2. 鸽子家飞不好,因鸽子吃不饱,产生饥饿,鸽子体能储备差,鸽子不爱飞翔,不爱家飞,鸽子放出去后,就是转几圈就停下来,任凭主人红旗摇,鞭炮轰,也不起作用,主人还找不到症结所在。

3. 训练中容易造成大量人为丢失鸽子。因为体能的关系,好的天气还勉强归巢,稍微难些的训练,即使几十公里的训练,也会造成大量失鸽。

4. 比赛中容易剃光头。现在的气候影响、太阳黑子、电磁污染等,比赛环境已经太脏,已不是20年前的比赛环境了,归巢越来越难,如果还要饥饿法,光头就要找上门了。

养鸽大师一会说“饿能飞”,一会说“饱能飞”,到底哪跟哪?

二、“饱能飞”观点。

鸽子吃得饱,比饥饿相比优点多多,如下:

1.不信大家可以细心观察,哪只鸽子吃得最饱,哪只鸽子退毛就快。

2.鸽子吃得饱,飞得就好,包括家飞,吃得饱的鸽子是自觉地飞行,只要稍微再掌握点其他的诀窍(可以单独私问),鸽主就可以扔掉旗子,鸽子不飞够两个小时是不会回来的,是看不见绕舍行为的,放出去就高飞,无影无踪。

3.鸽子训练时吃得饱,训练与比赛即使回来慢些,但丢失率是最低的。

4.不行就看,吃得饱的鸽子飞得才快,所以你可以观察永远吃不饱的鸽子绝对飞不快,是首先应该淘汰的的货色。

5.留意观察哪只经常从其他鸽子屁股底下钻进去吃食的那只鸽子。

6、比赛指定鸽,观察那只经常吃放最快,第一个跑去喝水的那只鸽子,基本差不了。

总结:

“饿能飞,饱难归”真正的意思就是,鸽子要吃饱,但要人为造成饥饿的感觉,既有体能飞行又为了那口粮食达到快速归巢的目的,为主人争取荣誉。

养鸽大师一会说“饿能飞”,一会说“饱能飞”,到底哪跟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