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雙十一,是電商人的年,看起來都沉浸在一片熱鬧非凡的狂歡中!但和所有的江湖一樣,有熱鬧就有落寞,有成功就有失敗,今天咱們來聊一聊,農產品電商比較虧的一些死法。

農產品電商,是最近兩年漸漸興起的新商業,因為新鮮蔬果等農產品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高頻次消費需求,所以這個市場體量巨大,潛力無限!

但現在農產品電商仍在初生混沌之期,整個市場環境尚未成熟,行業生態還顯青澀,也是規則和秩序生長的階段。作為先行者,必須踩過一個個坑,炸過一個個雷,才能逐漸釐清行業的秩序。

因為農產品的特殊性,套用現有的電商規則,出現了不少冤假錯案,而最後往往都是商家獨自承擔苦果。今天來盤點下,農產品電商有哪些奇葩又冤枉的死法。後繼者,引以為戒,切切小心謹慎!

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死於平臺規則:平臺偏向消費者的一些條款

現在大部分平臺都有一條:無理由退貨。這也是各個平臺為了搶消費者,一個店鋪的標配,這個條款對於衣服鞋子這種標品,不影響二次售賣的,沒多少損失。但是對於生鮮農產品,寄出以後,一旦拒收,或者中途消費者退單,等快遞攔截回來,就只能全部丟掉了。

說一下我們店的親身經歷,一次有個客戶通過店鋪客服諮詢了一些情況後,拍了40箱青線椒,快遞攬完件,已經從縣裡往市裡中轉了,客人突然取消訂單。趕緊聯繫快遞,卻告知,現在攔截不收快遞費,但40箱退回件至少要後天才能帶回來,那時溫度還比較高,帶回來也肯定不新鮮了!雖然我們可以點擊拒絕取消,但是如果等發到地方,客人同樣可以隨便找個理由拒收,到那時候快遞費還要搭進去。所以就趕緊聯繫客人,想和他解釋一下,但是就是不接電話!另一邊,快遞一直在催要不要攔截,不攔截就要繼續往下發了,我們當時意識到,可能是被同行捉弄了,立即給平臺客服打電話,算是做個備案也算是尋求個官方解決辦法,但是很失望,官方客服永遠是官方的說辭,從客服的態度中,基本可以猜到,最後的處理結果。沒辦法,只能點同意退款了,損失了40箱青線椒。

當然,我們這個損失是比較小的,萬一是競爭對手死磕或者得罪了淘客,他們調動資源,利用平臺這一漏洞,很容易可以把一家生鮮電商給搞垮。

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死於快遞:快遞的一些不可預見性,特別是爆倉

雙十一是電商人的大節日,但是對於做農產品電商的,未必高興得起來,因為訂單暴增,快遞也會比平時慢一些,雖然平臺也會延長髮貨時間,但是產品寄出去後,一旦哪個環節積壓了,衣服鞋子不怕放,生鮮蔬菜可是放不起,耽誤不得啊!

我再說一件我們自己經歷的事吧(雖然沒做多久,坎坷經歷不少)。我們曾經和郵政快遞合作,他們速度還是挺不錯的,不像有些印象中的慢,和三通一達基本差不多的速度。和郵政合作也是因為郵政比較便宜,另外服務態度還挺好。但是有一次把我們坑慘了!上個月不知道什麼原因,蚌埠中轉倉突然爆倉,但是我們這邊並沒有收到任何消息,依然是繼續收件攬件發貨。售後突然增多,發現不少三四天還沒到貨的件,我們運營同事趕緊聯繫諮詢當地郵政快遞,但是他們也不清楚,只說是應該是物流信息沒有更新!後來統計了一下,五天時間積壓了1200多箱辣椒沒有怎麼動彈,最後退了兩百多單,賠了四百多單,店鋪還被平臺判定虛假髮貨,罰了一筆錢,二級限制。

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本來是很好的上升曲線,勢頭正猛,各環節都在摩拳擦掌,大幹一場,因為這事戛然而止!你能理解那種心情麼??後來運營同事又花了不少推廣費用,才把銷售曲線拉上來。所以雙十一,對於做農產品電商人來說,也是戰戰兢兢,未必是好事。

快遞方面,還有一點坑,我們偶爾也會收到客戶投訴電話,有的是不通知消費者直接放到快遞櫃,導致變質;有的是快遞員派件時客人沒接電話,後來和快遞小哥剛起來的。但不管是哪一種,消費者一個不順心,就拒收,最後的損失,都是我們商家來承擔。

死於客服:平臺對導流的嚴厲打擊

平臺,特別是拼多多,對於商家的導流行為,毫不手軟。客服一個稍不留意的疏忽,給一個店鋪帶來的就是滅頂之災。

例如拼多多規定,嚴禁通過各種方式將客戶引到到其他平臺或渠道交易,這其中不僅包括商家在包裹裡放進去的卡片,二維碼等等,還包括客服在和客人溝通時嚴禁出現微信,支付寶,qq等敏感詞彙。前一種情況,拼多多會不定期下單抽查,中招的幾率不大,但是後面一條,可以說是“慘無人道”,只要客服聊天裡,出現這些敏感詞,立即會被平臺系統捕捉到,並要求繳納10萬保證金,如若不交,店鋪就廢了,如果交了,下次再犯,全部扣完。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哪怕是無意導流,一時疏忽。

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這個我們沒犯過,也不敢犯,但我一個朋友就犯過,老老實實交了10萬。但即使如此,權重還是很受影響的!所以,我們就感慨:搞死一家店太容易了!客服一句話的事。

另外,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不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套進去了。例如,有個人來詢單,說要買很多很多,諮詢客服,問能不能便宜,這個時候很多老闆可能想直接電話溝通方便,但是千萬不能說,即使是隱晦的表達。因為,萬一這個人不是真的要買東西,是別有用心之人,會拿截圖要挾你,讓你花錢免災。

卒於供應商:前頭單正猛,後面貨不夠

這個其實不僅是農產品電商,所有電商都怕這個,好不容易把單量拉起來了,但是供應端不給力,要麼發不出去貨,要麼以次充好。這個我們也是有親身經歷的,之前做大蒜,讓別人給做供應鏈,前期我們自己挑揀發貨的評價都是特別好,運營小夥伴也是信心滿滿!後來供應鏈全部交由別人做,品控沒管理好,來了好多差評,一個鏈接就廢了。

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當然,還有死於運營的,例如前一陣被薅羊毛的果小云旗艦店,還有每年雙十一之後都會被爆出來,燒了幾十萬推廣費用,只成交幾單的。運營其實應該是店鋪自己的事情,死於運營,不算太冤。

上面這些比較冤枉的坑,有我們自己經歷過的,也有我們見過的,作為創業者,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對於一個農產品創業者,不僅要關心自己的一攤子事,還要多操心別人那一攤子事,只求不要殃及池魚,真的是太難了!

農產品電商最冤枉的幾種死法!感覺比竇娥還冤,創業者小心避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