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禁足後汽車銷量會有一波回升?又是偽需求

汽車銷量已經從暴增到下滑的階段,基本來說,大規模的汽車普及已經完成,現在也是通常所說的存量博弈階段。

但是這次前所未有的超長在家待機之後,有關於買車的話題又開始熱了起來。後悔著拖延著不買車的等等黨們紛紛表示等這次過去之後堅決不再等了。


這次禁足後汽車銷量會有一波回升?又是偽需求


以前的公共交通雖然舒適度欠缺,但是配合滴滴的各種快車,出租車,順風車,也基本能夠滿足需求。但是這次之後,突然發現了公共和共享的軟肋就是沒法應付這種突發的緊急狀況。

而這種時候,已經不是效率和價格的問題,而是保命的問題。

可汽車銷售的群裡雖然對年後有一波銷量回升的憧憬,但未來真的會出現汽車類消費再次爆棚的結果麼?

在筆者看來,也許還是有點懸。

三四五線城市的小康家庭,因為沒有地鐵,並且公共交通也不密集,即使是買菜車也是必要的代步工具。並且,因為不限購的關係,新區的房子一般雙車位是標配,無論汽車好壞,基本是生活的必需品。

沒錢買的,或者年紀過大沒有駕照的,無論有沒有這次的事情,都不會是售車的目標客戶。


這次禁足後汽車銷量會有一波回升?又是偽需求


一二線城市的車往往不是因為買不起車,而是因為各種奇葩的車牌限購政策,以及上下班高峰時的擁堵。地鐵雖然擁擠,但是出發和到達時間基本是可以預知的,堵車則讓人在等待中絕望。並且,小區裡的車位不足,或者購買車位的費用過於高昂,反而讓人感覺到車本身的價格比較便宜。

簡單來說,車輛作為家庭的出行工具,在三四五線城市過於飽和,這次的特殊情況並沒有讓這些人感到特別焦慮。

真正焦慮的則是在大中城市生活慣了的人們,公共交通+app打車本來是效率最高的組合,但現在卻讓人寸步難行。

這些人在以後也許會釋放自己的購車需求,但炒的更高的也許是上海這樣對車牌進行拍賣的價格,而因為車牌數量的限制,汽車消費的數量仍然會被限制住。


這次禁足後汽車銷量會有一波回升?又是偽需求


至於不限拍照的電動車,除了停產的特斯拉,還有幾個能讓人放心購買的呢?

最後,人都是健忘的動物,雖然這次給人的印象很深,但不能保證人們會很快忘掉這次的痛苦。

夏天也是汽車/房子售賣的傳統淡季,只有到那時候,淡季不淡或許會證明人們真正開始搶著買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