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集團“實慘”:招不到CFO也找不到審計機構 財報恐難產

來源:和訊網

和訊網訊 4月21日晚間,暴風集團(300431,股吧)披露公告稱,公司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及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

作為目前唯一一家尚未聘請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暴風集團最終還是宣佈了預計無法按期披露財報的消息。

暴風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完成聘任首席財務官的工作,現有員工無法承擔 2019 年度報告的編制任務。自公司披露與審計機構終止合作後,公司暫無有意願合作的年報審計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上市公司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披露年度報告,基於以上原因,公司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 2019 年年度報告。

暴風集團“實慘”:招不到CFO也找不到審計機構 財報恐難產

昔日“股王”也曾風光無限

作為首個拆VIE架構迴歸A股的互聯網公司,暴風集團也曾風光無限,一度成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最高峰時市值超過400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暴風集團於2015年3月24日登陸創業板,上市第一個年度實現淨利潤17331.37萬元,也是公司上市至今的最高業績。然而這也成為了暴風集團的業績分水嶺,2016年公司實現淨利潤5281.17萬元,同比大幅下滑69.53%;2017年實現淨利潤5513.93萬元,同比增幅4.41%;2018年業績直接鉅額虧損109045.92萬元。

自去年以來,暴風集團的負面消息便接踵而至,麻煩纏身。實控人馮鑫被控制,公司主營業務停頓,營收持續虧損,現金流緊張,人員流失嚴重,公司早已資不抵債。

實際上從2017年起,暴風集團就陸續有高管離職,但自馮鑫被正式批捕後以後,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已經辭職,公司目前僅剩10餘人。除了10人堅守,散夥的老同事還在討要拖欠的工資。與此同時,公司股價持續低迷,截止4月22日,暴風集團股價下跌2.90%,收於2.34元/股,公司總市值僅7.74億元。

除了面臨持續經營困難問題,暴風集團近期還收到了北京仲裁委員會送達的《裁決書》,裁決公司向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支付轉讓價款、違約金等合計 4.7 億元。公司存在無法支付上述費用產生的法律風險。

此外,暴風集團於近日收到北京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對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正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不符合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條件。2019年9月16日,深交所對公司及馮鑫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根據相關規定,最近十二個月內受到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不得發行證券。

財報難產 無限逼近暫停上市

根據暴風集團公告披露,財報難產的原因一是目前公司尚未完成聘任首席財務官(CFO)的工作,現有員工無法承擔編制任務;二是自公司披露與審計機構終止合作後,暫無有意願合作的年報審計機構。

暴風集團CFO張麗娜早在2019年10月就已經辭職,其原定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2月13日。早在去年11月,暴風集團就提示了無法披露2019年財報的風險。顯然,只剩下空殼的暴風集團花了半年時間依然未能找到相關證券事務人員。

暴風集團此前的審計機構系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大華”),大華給出的“拋棄”理由為“由於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2019年年報審計業務繁重,在時間和人員安排等方面已不能充分滿足公司的需求,特辭去暴風集團2019年年報審計會計師”。

對於公司審計機構的聘請工作,深交所也曾下發過關注函,但暴風集團始終未能尋得審計機構。對於眼前的解決方案,暴風集團在本次公告中表示“公司仍在尋找首席財務官以及審計機構,但由於經營狀況不佳、業務停滯、拖欠員工工資、負面新聞過多等原因,至今尚未有結果。公司將繼續努力尋找有意願的首席財務官人選和審計機構,並儘快按照規則要求披露 2019 年度業績情況。”

暴風集團存在經調整後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的風險。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9月30日合併財務報表淨資產為-6.33億元(未經審計),根據相關規定,若暴風集團經審計的2019年淨資產為負,深交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在已有暫停上市風險的情況下,暴風集團預計無法按期披露財報又加重了公司的暫停上市風險。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度報告,深交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被暫停上市後一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年度報告,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