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如果去安徽旅行,很多人想到的是西遞、黃山、宏村等等這些非常知名的旅遊景點,這些知名景點景色確實很美,同時也吸引了很多遊客,但是很多時候去這些地方旅遊的時候,看到的不是美景而是人海,加上略貴的門票,很多遊客開始糾結去或不去,但其實不用擔心,安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小眾景點也是非常多的,而且人少景美,在安徽就有這麼一座低調的古村深藏在深山中,景色堪比宏村西遞,重點是這裡還不需要門票的。

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這個古村叫做“石潭村”,位於安徽歙縣霞坑鎮,在昌源河旁邊。石潭村初建於宋建炎年間,自石潭的始祖吳起公的長子吳唯遷居於此之後,至今這座古村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古村至今還是保留著一姓一村的傳統。石潭村歷代也是人才輩出,清華教務長吳景超、吳承禧兩兄弟,吳榮壽、吳聲記等大茶商都是出自這個族。

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這座古老的村莊歷經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如今早已沒有當年輝煌之景,但好在依舊保存著屬於自己那份低調的古韻味。前往古村的山路崎嶇,交通不是很便捷,也沒有經過過度的商業開發從而變成景區,所以並沒有那麼多遊客,民風淳樸,一直低調地藏著大山中。

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邁入村莊的第一步,進入眼簾的不是嘈雜的人群,而是靜謐的街巷。淡雅的白牆青瓦是典型的徽派建築,小橋流水是屬於江南的風情,石板路被歷史磨平了稜角,說著是一幅山水畫也不為過,每一位來到這裡的遊客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華源河上有兩座橫跨的三孔兩墩拱形古橋,是華源河畔僅有的兩座橋,它們分別是在明、清時期建造的,即使時期不同,但是建築的風格和設計都是很相似的,是非常值得去欣賞一番。


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古村中至今保存的清代到民國時期的古建築有五十餘幢。古村中還保存著兩座古祠堂,對於吳氏一族是最有意義的建築,春暉堂和敘倫堂。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敘倫堂,建築於嘉慶年間,光房梁就有一百多根,是我國建築史上很罕見的,它的建築風格也是非常獨特,精緻的雕刻,氣勢宏偉。

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不只是歷史韻味,這座古村還蘊藏著最美麗的自然風光,很多遊客都是攝影愛好者,這裡最佳的觀景點就是在下汰村觀景臺,滿山美景在雲霧繚繞之中,山峰在雲層之上,猶如一片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古村中是有村民家提供食宿的,如果是想更加深入地瞭解這座古村的遊客,都會選擇在古村住下,價格便宜還可以吃到當地的農家飯菜,營養又美味,茶足飯飽之後就可以漫步村中散散步,何嘗不是一種愜意的生活。

安徽歙縣“最低調”的古村,堪比西遞、婺源,可惜知道的遊客不多

這座低調不起眼的古村,卻有著和它的名氣不匹配的美景,但好在是這樣的不匹配,讓它成為被世人遺忘在深山中的淨土,遠離城市的喧囂吵鬧。那麼,不知道你是否去過安徽呢?你知道這裡還有這麼一個低調的“石潭村”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是否願意選擇這座古村迴歸平靜呢?歡迎留言評論,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