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邢蘭》和卡爾維諾《黑羊》的各自結構特徵

孫犁《邢蘭》和卡爾維諾《黑羊》各自的結構特徵

1丶孫犁《邢蘭》的結構特徵

孫犁在《邢蘭》中用清新、明淨的語言風格,用樸實無華的敘事手段,將“我”與邢蘭之間的故事和後來我與邢蘭聊天瞭解到的故事記錄下來。孫犁集中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裡,一個樸素的貧苦農民邢蘭的樂觀,善良,識大體以及為村裡和抗日做貢獻的形象。他將邢蘭在戰爭中覺醒,深入挖掘靈魂深處的美,更是通過邢蘭為我每天生火取暖的小事,單薄的身體為村裡打牛犁,日偽破壞分子破壞村裡的電線時主動出去值班以及組織互助團幫助抗日家屬種田等一系列小事,可能被大家忽略的事情,展現了一個農民的覺醒。以小見大,將邢蘭的思想性格做了主要的突出的描寫。

而孫犁在他客官形象中更是傾注了自己的主觀情感,以自己住的房子寒冷為著手點,將邢蘭為我生火取暖以及後來交談等事情鋪墊,更是將自己感激邢蘭為自己生火取暖加入小說中,雖然沒有刻意去寫感激,但是文章中卻流露出了感激。他崽寫人物的過程也是在寫自己,達到了主客觀的完美融合,最後孫犁以獨特的語言風格,在解放區文學創作中佔據獨特的位置,以至於後來形成了以他為首的荷花澱派。

2丶卡爾維諾的《黑羊》結構特徵

卡爾維諾的《黑羊》以其特有的寓言性和童話思維使得該篇小說獨居風格,在小說故事內容上,世界觀完全與現在相反。通讀完整篇,一個另類不一樣的世界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個充滿偷盜的國家,以其不合乎常理的形態出現,而這個國家的人竟然沒有人去質疑它存在的意義,在體制下,大家都這麼做我不做就是另類,所有人都默默地遵從,並沒有想過反抗和改變。他以枯燥機械的語言,生澀沒有感情的文字,展現了這個國家的無情和機械化,這個國家所有的公民都是在規矩下統一成為了賊,集體主義對個人主義的控制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闡釋。

《黑羊》是一部幻想之作,也是一部諷刺之作,更是破舊立新,看似荒唐實則有現實根據的革新之作,它打破了以往小說的界限,展示了一部新小說的創作方法。卡爾維諾以其天馬行空般的思維,離奇荒誕的情節,處處暗含諷刺現代社會的分配製度和社會秩序。以豐富的手法,簡單的語言,獨特的角度構造了一個超乎想象的同時又寓有童話色彩的故事,融匯幻想,寓言,後現代主義於一身,造就了小小說在眾多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