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憑著一股子的衝勁、幹勁、韌勁,大理洱源縣牛街鄉的“光頭”李學文,名氣在鄉里、縣裡日漸出了名。他不僅自己致富,還成立大理光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帶領鄉親轉型升級種植結構,優化農特產品,一起致富。
帶領鄉親一起“奔跑”
2000年,17歲的李學文決定要外出打拼一番。此後,他在深圳做了8年的銷售,這段經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2008年,李學文回到大理洱源縣牛街鄉,決定在家鄉闖一片天地。他發現家鄉的農產品質量好,但是銷路卻不通暢,時常出現滯銷。於是,李學文萌生與種植戶合作的想法,藉助自己的資源和經驗,為他們打通市場的路子。
2013年,李學文引進小米辣,發展訂單農業。他通過向農戶提供種苗、技術、收購服務的方式,將牛街的小米辣銷往各地。為了進一步打消農戶的顧慮,剛開始時,李學文只讓農戶支付一半的種苗錢,另一半等收購結束後再支付,同時還建立了保底價加市場價的收購機制,讓收購價隨著市場行情變化設保底但不設上限。
因為李學文處處為農戶著想,大家都很信任他。2013年,李學文示範種植了六十多畝小米辣,2014年種植規模發展到4000畝。這4000畝的小米辣給農戶帶來了4500多萬元的收入。2015年李學文又引進水果玉米,試種了一百多畝,對比傳統玉米種植,農戶減少了成本,增加了收益。
好品種蓄積市場“硬實力”
“一定要試種,不能老是種一個品種。”這是李學文對農戶講得最多的話。
無論是種植小米辣、水果玉米,還是種植豌豆、花卉,同一個產品中,李學文都要先挑選兩三個不同的品種在不同的區域進行試種。通過試種,把最適宜的品種在下一年擴大規模種植。
想要生產出優質優價的農產品,不僅依靠前期品種的選擇、種植,還要有後期的保鮮和加工硬實力。2017年,李學文自建了冷庫。有了冷庫,產品的保鮮時間加長,損壞率也減少。
今年,大理洱源縣牛街鄉上站村為進一步激活全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並壯大村集體經濟,支持李學文建立更大規模、功能完善的冷庫和辣椒加工設備。“李學文為上站村產業發展夯實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今年,村裡投資240萬元建設冷庫和小米辣生產加工基地,每一年的穩定用工量都在6000個工以上,為村民增收致富、穩定脫貧提供了有力的條件。”上站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羅林飛說。
幫鄉親打開農產品銷路
近日,村民羅根順緊鎖的眉頭解開了,高興地說:“我家種的萵筍有人買了,價格還可以。”
四月,走進綠意盎然的牛街鄉,青蠶豆、萵筍、貢菜、豌豆……各種農作物長勢喜人。
前陣子,羅根順一點高興不起來——280畝流轉地裡的萵筍正待上市,產量好、品質佳,但市面上的價格低,若要賣只能虧損。李學文聽說此事後,根據多年的銷售經驗,立即給羅根順支招,讓她再等一等,不著急出售。幾天後,果真有意向買家找上門來,給的價格還不低。
李學文的銷售經就是要做好市場調研和數據收集。每年,他都要到各地的農貿市場調查瞭解各地當年的銷售情況和下年的種植計劃,並隨時向合作伙伴瞭解當地的市場行情。掌握這些一手資料後,再指導種植戶種什麼、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讓優選的產品在恰當的時機上市獲得更好效益。2013年至2019年,李學文僅洱源小米辣就外銷了四萬多噸。
今年,李學文又計劃著要嘗試在網上銷售農產品,打造“線上+線下”的立體銷售模式。“要與時俱進地適應市場發展形勢,不能掉隊。”李學文說。
來源:大理日報
原標題:“光頭”李學文:帶領鄉親一起“奔跑”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字丹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