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沒你想得那麼難

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對自己也每天愛答不理,和孩子說的話他總是像沒聽見一樣,不願意回應,每天都呆在自己的房間裡,突然從以前的乖寶寶變成現在的小老虎。

如何改善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沒你想得那麼難

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逐漸變強,有了分辨的能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小大人"了,希望父母以一種平等、尊重的態度去對待他們,而家長卻還像以前一樣對孩子進行嘮叨、說教、訓斥,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產生了厭煩、牴觸的心理,到後面甚至可能會發生父子之間的爭吵、冷戰,雙方都不願意妥協,阻礙了溝通,從而加重了親子之間的矛盾,孩子就會越來越叛逆。

所以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調整好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那要怎麼改變呢?

如何改善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沒你想得那麼難

1、 給孩子充分的私人空間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必事無鉅細、大包大攬孩子的一切,什麼事都要過問,孩子的一切都處在父母的監視之下,孩子每天都得向你彙報每天的情況,這樣不但你生活得特別累,孩子也會厭煩不樂意,從而產生隔閡,要學會讓孩子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給他們充分的私人空間,父母要做的就是傾聽,給他們適當的建議。

2、 和孩子好好說話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是平等、相互尊重,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處同樣也是。一些家長總喜歡以高位的姿態和孩子講話,命令孩子,甚至帶有脾氣,對孩子發火,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想想問題出在哪裡?是誰的錯?該怎麼辦?

如何改善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沒你想得那麼難

3、 不要嘮叨孩子

很多父母都會有意識無意識地嘮叨孩子,一件事要說上好幾遍,這種嘮叨有時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災難。每個人的耐心是有限的,一件事說上一遍就足夠了,如果不停說,孩子就會產生厭煩心理,什麼都聽不進去。

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建立需要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多考慮考慮孩子的想法,用相互尊、平等、信任的方式和孩子相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而不是無休止的嘮叨、職責和說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