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52個日夜守護1129名入境人員

【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52個日夜守護1129名入境人員

“謝謝你們,感謝所有工作人員,你們讓我在這裡有了家的溫暖。”“很遺憾沒有見過你們的臉,我會永遠記住這裡的日日夜夜。”清晨,河西區一隔離點微信群裡的信息此起彼伏。

昨天凌晨,河西區兩個隔離點、157名天津第一入境點入境進京的入境隔離人員在完成相關檢測後解除隔離,乘坐河西區特地安排的大巴前往“三站一場”,平安踏上了歸途。至此,全區12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全部清空,進入休整階段,為52個忙碌的日日夜夜畫上休止符。

彙總核實人員信息、告知隔離須知和注意事項,同時還要針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迅速研判,確保整個流程順暢平穩……從2月29日接到第一張任務單開始,河西區的接駁工作人員就開啟了24小時連續運轉模式,確保境外返回人員從“三站一場”到居住地無縫對接。

3月中旬,是入境人員接駁工作最集中的時間。有北京入境返津人員、天津機場入境的河西居民以及從其他口岸入境轉機到天津機場的“散客”。工作人員往往是把人員送到中轉站做好消殺,又馬不停蹄地折返北京機場,迎接下一批入境人員。從早6點到達機場,一直忙碌到深夜,整整10多個小時,工作人員身穿隔離服不吃不喝、不上衛生間,一天十幾個批次轉運入境人員,一張明白紙、一個愛心包、一份簡餐,隨車配備 24小時應急翻譯保障,並備足應急藥品,從每一個細節入手,讓入境人員感受到天津溫度、河西親情。

3月18日傍晚,接駁組接到了一名特殊的“小客人”。這名16歲女孩獨自一人從法國返津,落地時正好趕上隔離政策發生變化,由居家隔離變為集中隔離,因為身上沒有電話,無法聯繫家長,女孩急得大哭。工作人員用自己的電話與女孩的家人取得聯繫,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同時全程陪同完成信息登記、健康檢測、物品清點等相關流程,讓女孩安下心來。“謝謝你們!”在入境人員一聲聲發自肺腑的感謝中,折射著接駁組工作人員的付出和汗水。

很多入境人員攜帶了大量行李,每當這個時候,接駁組隊員都會當起搬運工,特別是對年齡大、行動不便的入境人員,隊員們更是主動攙扶、耐心指引。“太謝謝你們,想得這麼周到,實在是辛苦了。”3月24日,接駁一批入境人員到達隔離點時已是凌晨3點多,其中兩位78歲的老人面露疲態,工作人員先安排兩位老人到房間休息,同時幫老人把7個大行李搬到三樓房間,讓兩位老人感動不已。

從2月29日至今,河西區共接駁入境人員1129人,最大的81歲,最小的剛剛滿月,確診病例2名。隊員們一次次深夜出發,迴歸時已近黎明的情景比比皆是。汗溼的衣服,臉上的壓痕,記錄了一段段艱苦付出,詮釋著一份份責任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