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有不少易理解錯的名句,如朱門酒肉臭,還有嗎?

仁醫劉郎YC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理解還真有問題。我上學的時候“臭”就是臭,散發出來的味道,與“香”相反。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臭”就變成“嗅”了,由“臭”變“香”了。

我認為,這兩種解釋都有問題。

“嗅”基本釋義

1.作為動詞 用鼻子感知,辨別氣味 。

2.作為名詞 氣味 例:其嗅芳香

最早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之則甘,嗅之則香。

“臭”除了與“香”相反的味道外,還有一下義:

按科學家的研究:物質濃且雜就是臭,物質淡而純就是香。

清·孫鼎宜《難經章句》雲:“《書·盤庚中》疏:‘臭是氣之別名’,古者香氣、穢氣皆名曰臭。”

殘酒與剩肉混雜在一起的味道就是“臭”,濃烈的難聞氣味,絕對不可能是香氣!

杜甫想表達的是朱門散發出倒掉的酒肉散發出濃烈的臭味。

是杜甫錯了,還是現代人錯了?

被過度解釋得還有“床上明月光”的床,被現代的聰明人解釋成了“馬紮”或“井欄”,其實就是睡床。本人就這個問題有專門論述,請翻看本人主頁


半支蓮6


對於詩有含意中的想象理解,往往有各人的意圖不同而不同,必須徹底瞭解當時的形式和詩人的處境,猜測詩人的立場觀點和思想感情來理解和判斷性解釋的。特別是典故堆砌的朦朧詩章。對與錯,只有穿越時空。去向作者本人才知道的,那也大可不必!也不是他是教授說出來就百分之百是正確的。我個人認為,一般平白句子,心知肚明,也不必橫生推斷,多生事端。之所所列出的句子也是一樣的。無謂的爭論對於個迷承和寫作沒有什麼好處的。


直又直


古詩詞中被很多人錯誤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被很多人理解為“父母健在的時候自己不應該出遠門。”但實際情況是,這句引文只引用了前半截,而忽略了後半截——遊必有方。也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自己不應該隨意出遠門,即使出遠門也要有所計劃,有所節制”,以防父母在你出遊期間有所不測。綜上所述,引用古詩詞應該注意出處和準確性,切不可斷章取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