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異常Q波與預激波的關係

昨日心電圖參考解析

心肌梗死異常Q波與預激波的關係

患者男,53歲,因胸悶胸痛就診,圖為其心電圖

參考診斷

1.竇性心律

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3.心室預激(A型)

分析意見

如圖所示,各導聯可見明顯P波,在Ⅰ、Ⅱ、aVF、V4-V6導聯直立向上,avR導聯向下,可判定其為竇性心律;

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限大於120ms,多導聯起始端粗鈍和模糊,為預激波(deta波)。V1導聯主波向上,PR間期小於120ms,由此判定其為心室預激(A型)。II、III、AVF導聯呈Qr型

ST段:在Ⅱ、Ⅲ、avF呈弓背狀向上抬高0.05-0.1mV,綜合下壁QRS波形態變化(Qr型)及急性胸痛病史,推斷患者很可能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需完善心肌酶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I、AVL、V3-V6導聯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0.2mV。

T波:I、AVL、V1-V5導聯倒置或負正雙向。預激旁邊傳導雖在心電圖上可表現繼發性ST-T變化(心室預激成份越大,繼發性ST-T改變越明顯),結合患者的病史,且不排除原發性改變可能。

擴展閱讀


預激綜合徵是一種由傳導途徑異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在臨床上,出現旁路相關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等相關症狀,診斷為預激綜合徵,又稱WPW 綜合徵。若僅有預激圖形,而無相關不適症狀,則稱為心室預激。上圖未描述有心動過速相關的心慌、胸悶、心悸等症狀,診斷僅下心室預激,而非綜合症

一、旁路與Q波的關係

1、當旁道位於右側時,預激向量向後、向左,在V1、V2導聯出現Q波,類似前間壁心肌梗死,下壁導聯異常Q波常位於右側;

2、當旁道位於左前側壁時,起始除極向量向右、向前、向下,異常Q波出現在Ⅰ、AVL導聯,和高側壁心肌梗死易混淆。

常規12導聯心電圖對心室旁路的定位只是初步和粗略,異常Q波的出現或出現在不同導聯與旁道的位置有一定的關係。

二、預激“Q波”和心肌梗死鑑別的要點

心肌梗死心電圖除了異常Q波之外,多有各方面的動態演變,心電圖ST由水平到弓背樣抬高的動態變化、T波的高聳直立到倒置的演變,心肌酶多有改變,結合病史,與既往心電圖做對比,可鑑別診斷。

心肌梗死異常Q波與預激波的關係

今日讀圖

心肌梗死異常Q波與預激波的關係

患者女,25歲,圖為其產檢心電圖

參考診斷,明日送上

請大家於留言區發表看法…

謝謝!


參考文獻:

《心電圖高手速成手冊》,主編:程碩韜、蘇立,出版社: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心室預激心電圖中非梗死性Q波的臨床意義》 龔格格 李富波 於華


注:以上診斷及分析,僅供參考。鑑於小編自身知識水平及能力有限,其中必然有錯誤、疏漏與不足之處,懇望前輩專家、心電圖同道和廣大讀者不吝指正。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