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闖新路 長三角見證高質量發展·安徽篇

 秋天的江淮大地,依然草木蒼翠。極目遠眺,現代化的建築群與原野田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調研,強調“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勉勵安徽“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闖出新路”。

  三年多過去了,安徽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躍上3萬億元臺階。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403家,實現產值10947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帶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成長,成為驅動安徽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2019年上半年,全省經濟呈現出“加速跑、趨向優”的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增幅居全國第六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第六位,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新機遇

  時不我待,奮起直追謀跨越

  “把握機遇、奮起直追,時不我待!錯過高質量發展這趟時代列車,對不起父老鄉親、子孫後代!”在安徽採訪期間,許多幹部這樣說。

  這種緊迫感,源於深刻的內省。

  安徽人講得很直率:“這麼多年,我們似乎一直在跟跑,不緊不慢,不溫不火。”

  知不足,然後趕。

  這些年,安徽有過好幾次思想解放大討論,每一次都將安徽往前推了一把。

  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調研後,安徽全省又掀起一場思想解放大討論。

  “經過這場洗禮,我們認識到光解決‘有沒有’‘夠不夠’還不行,還要解決‘好不好’‘優不優’,尋找‘被動跟跑’的思想癥結,切實更新觀念,增強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寧國市委書記王普深有感觸。

  地處長三角,在滬蘇浙皖的“朋友圈”裡,安徽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差距,確實有差距!”宣城市委書記陶方啟感嘆。2018年9月,宣城調研組赴蘇浙考察。“高淳、溧陽、安吉、臨安……一路走,一路對比,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質量,我們都在後面。坐不住,真的坐不住了!”

  銅陵、安慶、蕪湖……各市縣紛紛外出取經,對照先進找差距。

  ——觀念要轉過來。

  “滬蘇浙的發展中,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圍繞生產力發展需求進行體制機制變革,決策者敢破舊立新,管理者肯俯身服務。”蕪湖市委書記潘朝暉認為,上海的“店小二”精神、江蘇的“不見面審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等,表面看是政府強化服務意識,更深層次上是思想解放。

  ——精氣神要提起來。

  2017年8月,安慶市的幹部在江蘇南通的海安縣考察,對海安幹部“見第一就爭、見獎盃就奪、見紅旗就扛”的勁頭印象非常深刻。“咱們的隊伍中就缺這樣的拼命三郎!”海安之行,安慶幹部心中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噌噌”往外冒。

  觀念和精氣神之外,還有產業、市場、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差距。

  難道沒有優勢?顯然不是。

  論區位,安徽在祖國版圖上承東啟西,“左右逢源”;講資源稟賦,省內煤、銅、硫鐵等礦藏豐富,資源豐饒程度在長三角首屈一指;看工業體系,福布斯“世界500強”分佈的49個行業,大多數在安徽有著良好的產業配套。

  江淮大地文脈悠長、底蘊深厚;省會合肥是與北京懷柔、上海張江並列的三大綜合性國家科技中心之一;全省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佔比達63%,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共4038人……

  這些都是優勢,關鍵是怎麼用好。

  還有一大優勢,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崛起等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都匯聚到這片土地,給安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正視差距,搶抓機遇,新時期的安徽人正在謀求新的跨越。

  新變革

  敢闖敢試,打通堵點添活力

  與長三角其他省市相比,安徽有廣袤的農村地區。謀跨越,首先要夯實農業基礎,謀求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

  嚴金昌,當年小崗村大包乾的帶頭人之一,這個老漢敢闖敢幹的勁頭一直不鬆懈,在村裡率先辦起農家樂,這幾年生意很紅火,一年的收入能達到幾十萬,他還帶頭把家裡的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村裡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如火如荼,日子越過越好。

  農村各項改革,一直是安徽改革的重點。2016年提前一年完成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改革試點任務;目前全省承包耕地流轉率達到47%;全省已有11731個村參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佔總村數的73%;全省48.1%的村參與了“三變”改革,平均每戶農民增收1000多元……

  傳承改革基因,各項改革有序推進。

  ——改革夯實基礎。

  合肥植物園花木繁茂,徜徉其中心曠神怡。佔地500畝的南擴項目正在施工。這裡是董鋪水庫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原來是城中村,需要拆遷改造、生態復綠,由於涉及自然資源和規劃、財政和轄區、鎮等多個部門,過去進展緩慢。

  “兩年前實施林長制改革後,市級林長包保這個項目,牽頭協調各職能部門,將項目納入環巢湖流域治理三期工程,破解了多年未解決的拆遷、徵地、資金等問題。”園長周耘峰說。

  2017年,安徽在省市縣鄉村建立五級林長體系,設立各級林長5.2萬餘名,明確護綠、增綠、用綠、管綠、活綠五項任務,以長效、剛性的制度,促進綠富雙贏。

  拿出闖勁兒,改出“樣板”;拿出韌性,啃下“硬骨頭”。幾年來,安徽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實現突破: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出臺“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健康扶貧政策體系,積極開展省屬文化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改革齊頭並進,為“闖出新路”夯實基礎。

  ——改革打通堵點。

  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減證便民,省市縣三級申請材料分別精簡51.9%、57.7%和56.2%,省級網上可辦事項達96.1%,3個工作日就可開辦企業。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去年,省高院發佈8個涉民營企業典型案例,並立案複查8件涉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產權案件。這些做法,給民營企業家服下了“定心丸”。

  ——改革激發活力。

  “今年,靠著調劑過來的週轉編制,學校陸續引進60多名青年教師人才。”安徽大學人事處處長趙曉明介紹,事業單位編制“週轉池”讓他們嚐到了甜頭。安徽實施這項制度,已為22所本科高校核增“週轉池”事業編制6130個。

  下放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使用權,探索實行首席科學家全權負責制,完善事業單位工資激勵機制,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啟動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管理改革……一項項改革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各類主體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新優勢

  銳意創新,下好科技先手棋

  “你們來了,一定要看看安徽創新館,感受江淮大地銳意創新的堅實腳步。”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叮囑記者。

  位於合肥濱湖新區的創新館內人頭攢動。高溫超導電流引線、外骨骼康復機器人、郭守敬望遠鏡焦面定位裝置模型……這些高大上的科技成果展品,彰顯安徽在中國創新版圖上的突出地位,令參觀者嘖嘖讚歎。

  省長李國英介紹,安徽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大省。進入新時代,安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招招見實效。

  ——佈設重大創新基地。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下蛋”,那麼重大創新基地就是“母雞”。

  談到創新平臺,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李中如數家珍:與中科院緊密合作,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組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研究院;推進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設;啟動合肥先進光源、強光磁集成實驗裝置等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大科學裝置集群;以安徽創新館為牽引,加快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濱湖科學城……

  一系列“國字號”創新基地謀篇佈局,凸顯安徽爭當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勃勃雄心。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為此次月背探測提供了軟著陸用關鍵產品——緩衝拉桿。今年5月,這個研究院牽頭研製的新型“探霾”激光雷達項目,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激光雷達核心技術的壟斷,可實時監測10公里高空範圍內的霧霾分佈並分析其成分。

  圍繞解決新型顯示、電子信息等關鍵技術難題,去年全省實施214項省重大科技專項、378項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有13個項目獲年度國家科技獎;今年又在靶向藥物、納米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擴容一批新項目,組建高水平研發團隊全力攻堅。

  “關鍵核心科技不斷‘攻城拔寨’,產業領域不再遭受‘卡脖子’之苦。為安徽實現高質量發展添底氣、增動力!”安徽省經信委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劉成全說。

  ——前沿領域有了突破。

  在距離地球50萬米的太空中,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展翅翱翔,與世界首個千公里級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牽手,成功打通北京與奧地利的洲際量子保密電話,使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跑全球。

  安徽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線發力,多點突破,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瓜熟蒂落。

  在信息領域,18個量子比特糾纏刷新世界紀錄;在能源領域,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做到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在健康領域,紅外光感知和紅外圖像視覺技術首次實現讓動物“肉眼可見紅外線”;在環境領域,成功研製搭載在高分5號衛星上的大氣環境觀測三大核心載荷;在生物學領域,破解中國種茶樹全基因組密碼……這些勇闖“無人之境”的科技創舉,為安徽爭創“科技強省”贏得先機。

  在合肥市高新區,有一條聞名遐邇的“量子大道”,聚集了國盾量子等一大批量子科技企業,從事量子領域的科研人員600多人。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說,合肥已安排專項資金和預留土地,保障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中科大高新園區、合肥先進光源等項目順利實施。“我們會傾力打造更多‘科技大道’‘科學城’,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瞄準前沿科技,在原始創新上持續發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新態勢

  動能轉換,產業邁向中高端

  安徽已經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的歷史性跨越。

  看數量——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1978年的31.8%上升至2018年的38.9%,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動力、主引擎作用日益增強。

  看結構——機械行業在全國排名前三,汽車產銷量在全國排名第六,國內每3臺冰箱、每4臺洗衣機、每5臺空調就有1臺是安徽造,貢獻了全球20%的智能手機液晶屏、30%的平板電腦顯示屏,工業機器人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筆記本電腦產量佔全球1/10……先進製造業已挺起安徽工業的脊樑。

  行走安徽,處處感受到新舊動能轉換,處處看見產業邁向中高端。創新驅動發展,猶如長江奔湧,晝夜不息。

  ——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創新“一子落”,高質量發展“滿盤活”。

  走進大別山深處的金寨縣大灣村,一排排光伏發電板反射的陽光,給翡翠般的山谷鑲上了金邊。距此200公里、被譽為“創新高地”的省會合肥,包括光伏太陽能、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在內的一批新興產業已在全國確立先發優勢;京東方10.5代液晶顯示、康寧玻璃基板、長鑫存儲器晶圓等項目,正形成新的千億元級產業鏈。

  “轉彎、加速,是不是覺得如行雲流水?”在安慶江淮汽車分公司,公司總經理龍凱峰得意地向大家推薦兩款輕型SUV電動車。在當地政府推動下,公司去年有6家汽車零部件本地供應商,今年將達到12家,配套產值約15億元。

  車行皖西北太和縣,漫山遍野的綠沁人心脾。這個中國綠化模範縣,從前卻窮名在外。近年來,太和開發中醫藥產業,2018年現代醫藥特色產業基地規上企業產值233億元。

  以規模發展為目標,安徽正在加快建設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智能家電、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語音五大產業,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去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6%、13.9%。

  ——孵化“未來產業”。

  將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安徽排兵列陣。

  一大批城市和企業瞄準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亦即“未來產業”,努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經濟等領域搶佔先機。

  “會說話”的智能語音鼠標,可以“問天氣、查曲譜”的鋼琴,自動識別交通違法並審核的抓拍機器人……在合肥“中國聲谷”體驗中心,科大訊飛研發的人工智能(AI)“黑科技”產品格外吸睛。

  “2018年,我們在AI核心技術領域摘取了12項國際第一。”公司董事長劉慶峰告訴記者,目前“中國聲谷”內入駐孵化團隊3800多個,430家企業2018年實現產值650億元。

  大數據時代,數字經濟已見端倪。安徽省級單位機構改革,最先設立的是數據資源局。同時,加快“數字江淮”中心、超算中心建設,1500個企業實施“皖企登雲”計劃,“智慧+”應用試點向多領域拓展,合肥、蕪湖、馬鞍山市入選數字經濟百強城市……

  ——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在銅陵金冠銅業的電解車間,車間主任王萬軍把我們引到電解槽邊,講解起電解銅的工藝流程。

  金冠銅業採用先進綠色冶煉技術“雙閃”工藝後,幫母公司銅陵有色打了一場翻身仗。公司趁勢而上,擴大生產。“另一個廠區達產後,公司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副總經理張勁松心氣很足。

  千年“銅都”銅陵,面臨資源枯竭難題。銅陵人在企業轉型中不斷摸索,逐漸明晰了城市轉型的路徑:一方面,把目光瞄向銅深加工、銅冶煉升級或半導體等與銅相關的產業;另一方面,培育壯大新動能,當地非銅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由2012年的31%提高到去年的45%。

  “抓住銅,延伸銅;不唯銅,超越銅。”銅陵市委書記李猛如此總結。

  安慶、阜陽、六安……穿行在座座循環經濟產業園,道路上空,大型管道連廊縱橫交錯,連接起各家企業,把資源吃幹榨盡。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安徽探索出符合省情的循環經濟模式,助推綠色發展。

  “無論是培養新產業,還是承接東部省份產業轉移,都要創新引領、集群帶動。一句話——挑三揀四、以我為主,高標準起步、高質量發展。”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賀澤群說。

  回顧來路,改革創新已成為安徽的最大優勢、最靚名片、最強音符。展望前程,李錦斌信心十足:“我們要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下好創新先手棋,著力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努力走出一條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人民日報記者武衛政、朱思雄、高雲才、曲哲涵、馮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