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丈夫控糖15年,至今沒有併發症,一位糖尿病人家屬的控糖經驗

都說家人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無論什麼時候,家人都會陪伴在身邊。


在之前的很多期推文裡,糖小超給大家帶來的都是糖友自己所寫的文章,講述了一些糖友自我控糖的故事。


但今天的這篇文章,卻是由一位糖友家屬、諾基金準志願者所寫。糖小超在看完後感嘆:“病不在己身,卻如在己身。”


大家好,我是香香,是一名2型糖尿病人的家屬。

四月是那麼的輕柔,沐浴在晚春陽光的溫暖裡,我榮幸的成為了諾基金的準志願者。


我的丈夫是在2005年確診的2型糖尿病。確診之初,他的空腹血糖經常超標,11、12都是家常便飯,隨後靠飲食加運動控糖14年。從去年12月開始,改打胰島素,兩針速效。

目前,他沒有併發症,甚至還有些意外的收穫。十幾年幫助丈夫控糖的歷程,有教訓也有經驗,還有許多感受,我想在這兒分享一下,請糖友們多多指正。

陪伴丈夫控糖15年,至今沒有併發症,一位糖尿病人家屬的控糖經驗


一、控糖沒有捷徑,自我血糖管理才是正途。


剛患糖的幾年,我們總想著能治好,或者有什麼食物,能吃了血糖穩定。一方面,詢問周圍的糖尿病患者,總結後製定了自己的飲食運動方案;另一方面,到處問醫,到處求偏方,四處找吃了能穩定血糖的食物,醫生看了不少,偏方也吃了不少。結果到頭來病沒治好,還擾亂了血糖。


聽人家說鷹嘴豆吃了好,當時挺貴的,20多塊錢1斤。但我們還是咬牙買了回來,打算試試。結果幾年折騰下來,我們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完全不升糖的食物,區別只是先升後升,升快升慢而已。


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只要嚴格執行控糖方案,血糖值就算穩定,一旦鬆懈下來,血糖值就開始亂跳。當然,我們的方案也是一直在修正,我們一邊學習一邊監測,再根據血糖值來做改進。


二、吃好吃夠,才能增強身體素質。


我丈夫現在每餐吃主食200克(生重),如果是熟面那就大概500克,熟米就550克。每餐各類蔬菜500克到600克,大概6到8個種類。肉魚類一天大概350克(熟重)。水果適量,乾果適量。


當然,我不建議糖尿病人們吃這麼多主食,我丈夫他一直以來飯量都比較大,能吃。剛患糖的時候,我想著讓他像別的糖尿病人一樣少吃主食,他不幹,後來也就隨他了。能吃雖然不易控糖,但也有好處,吃得夠人就精力充沛,也從不便秘。


之前見過有些糖尿病人為了控糖,吃得很少,尤其是主食。結果糖沒控好,反而造成營養不良、低血壓。還有些糖尿病人為了血糖平穩吃很多粗糧,最後腸胃不行了,嚴重的甚至患上了胃輕癱。控糖是為了健康,如果因為控糖而影響了健康就捨本逐末了。


陪伴丈夫控糖15年,至今沒有併發症,一位糖尿病人家屬的控糖經驗


三,控制心態,規律作息,血糖更好。


患上了糖尿病,一定要認真學習控糖知識,掌握控糖技巧,總結自己的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進餐,還要琢磨自己的運動規律,定時定量運動,這樣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個體控糖方案。


得即高歌失即休,不必糾結於偶爾的血糖高值,分析原因下次避免就好了,歌要唱,舞照跳;不要怨天尤人,這樣於事無補;不傷春悲秋,那是詩人的事兒。


心態好,才能睡得香。到點兒睡到點兒起,深度睡眠能降糖。


四、給2型糖友的3點建議。


1.做個C肽釋放檢查,弄明白自己究竟是胰島細胞受損了,還是胰島素分泌延遲了。摸清自己的血糖升高時間,才能良好地調整飲食內容吃飯順序。


2.測血糖,要對比測試才有意義。空腹血糖高了,就要測睡前血糖進行對比;餐後血糖高了,就要測餐前血糖進行對比。


3.堅持監測血糖,及時調整控糖方案,並且每年要體檢。治病找醫生,控糖靠自己。


陪伴丈夫控糖15年,至今沒有併發症,一位糖尿病人家屬的控糖經驗


五,作為糖友家屬,得常常換位思考,學會包容。


如果血糖平穩,指標好看,那我倆都感到高興;但是血糖高了,超標了,我倆就會拌嘴。儘管十幾年來我們經常磕磕絆絆,但總算是過來了。


他發脾氣時,我就想,畢竟他是病人,他承受的比我要多,得忍。他有時發脾氣,聽不進勸,我就想如果是我自己得了糖尿病,也許還不如他做得好,還是過後再勸。俗話說,病拿人麼,總之,儘量多鼓勵,少埋怨。


六,學習保健知識,防範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要低於常人。糖尿病患者要多學習一些養生保健常識,有病緩解,無病防病,防未病遠勝於治已病。


例如:


晨起,醒腦開竅。十指梳頭,揉搓耳朵,按揉迎香,熱手摩面,各20次。扣齒百下吞津液。


睡前,養腎。雙手搓後腰腎俞,微微發熱。


仰臥,揉腹,助脾胃運化。雙手疊加,順時針逆時針,各30次到60次。


頸椎不良的,每天按摩六個點:完骨,天柱,風池。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


迎風不驚,遇雨不傷。

未來可期,歲月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