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到底是方法論還是心態論還是本金論?哪個重要,主次怎麼排?

北冥Sagana


在投資中我認為方法論,心態論和本金論,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論高低不辯主次。若硬要給排序我認為應該本金論為首,方法論其次,心態論壓軸。接下來,我將會具體展開對此排序的合理解釋。

本金論為首

在投資中我將本金論排為第一的主要原因是本金是投資的基礎和根本。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金,投資這個詞根本就不會被實際操作,更別說在市場上進行投資獲取收益了。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本金的多少也在投資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正所謂有了底氣說話都很剛硬,而此處本金的多少也就決定了投資底氣足不足。

當你的本金不夠支撐你的野心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比如當你用自己的積蓄去購買證券並得到微弱收益時,你就會想要去承受別人獲得超高收益的快感,而由於自己本金太少卻只能擁有寥寥收益。但當擁有豐厚的本金時,聰明的人總會拿出一部分去投資即便全部虧損掉他還會剩餘一部分錢。最重要的是,如果經營的好那麼他有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這正是足夠的本金給他帶來足夠底氣而獲得的成果。

方法論其次

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但總有幾條是相對便利的,這就證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同樣的,在市場中去投資運用好的方法會使自己獲得收益的機會更大。然而方法也包括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和實踐。通俗來講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投資中必要的基本知識儲備是要有的,不然就會造成別人講述一個簡單的專業術語你卻一臉茫然。當然在學習這些知識中學會合理利用和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是很重要的。比如:別人找投資渠道只會百度而你卻可以從別的平臺或者好友那裡知道那些網站發佈投資等相關信息。

除此之外,更多的去實踐才能夠更好的為自己積累經驗。正如只有摔倒了才能夠成長,並且知道自己爬起來後有多麼勇敢。投資中的方法也就是人們通過不停的摔倒不停的爬起來才能夠自己總結出的經驗。當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後,便可以及時的捕捉市場大的走向,總而藉機獲取超額收益。

心態論壓軸

壓軸則是重中之重,為什麼要把心態論放在這個位置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在投資的全過程中都在被心態時時刻刻影響著。在投入本金時,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在經營過程中,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在獲利或虧損時,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無論在什麼事情上,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當在投入本金時不計較得失,在經營過程中穩中求勝,在獲利時不驕不躁,在虧損時反思總結,這樣就會給你帶來特別大的影響。拋開盈利機會變大不說,同時培養了自己不慌不亂的性格,還在投資中提升了自己,之後想不成功都難。

在投資中本金論是基礎,方法論是導向,而心態論則貫穿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所以三者同樣重要,其在投資中相輔相成。


愛財經的小劉同志


您好,投資它不能像切西瓜一樣對方法認、心態論、本金論進行分切。為什麼這麼說,成功的交易,它有綜合的體系才能形成。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解析來試圖尋找答案。

方法論、心態論、本金論:

方法論,這是在投資領域中技巧的執行的依據。

心態論,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需要保持的一份心態情緒。

本金論,在投資中需要保障的資金量。

1、我們可以人分離到結合來看,僅有方法論,心態相當隨意,情緒極易波動。那麼後果就是方法論翻車,虧損依舊。如果本金太少,方法論不一定適用,可以組合配置達不到要求,心態也會急迫。交易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

2、主次不應該分開,只能說我們可注重哪一塊的弱項,重點傾斜而已。如果把主次分開,那麼結果丟了這也就會失去那。

3、方法論、心態論、本金論,它是一個個性的組合,不能說有哪一個普遍性標配,投資這本身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為出發點。所以在過程中方法、心態都會形成自己的一種模式,至於本金有些外在的意思了。

投資體系形成需要一定的週期性,沒有那麼拿來主義,即使我們閱讀再多書本最終還要自己去實踐中參悟出來。希望上面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投資理財的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或者私信老圖,謝謝!!!!


圖言說財


這個問題好大,其實不用說肯定是方法論,否則單純從做投資來講,找個大猩猩跟你的收益都是一樣的。這裡先申明,這句話沒有任何諷刺意味,主要你說的是方法論,而不是方法,方法論往大了說可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具體點看也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如果沒有方法論作為支撐,我們所有人的收益其實跟大猩猩比也基本上是一樣的。

就拿投資來講吧,技術分析三大假設條件之一——歷史會重演!你相信不相信?如果你不信的話,歷史回測和歷史統計一點意義都沒有,如果歷史不重複,你所學的基本面、技術面和組合投資方法,都是無效的,是這個道理吧!所以說如果沒有方法論作為支撐,歷史都不重複,我們所學所思所想對未來一點幫助都沒有,那麼我們的投資收益跟大猩猩來比是不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啊。


所以我認為投資肯定是方法論站第一位,其次是心態論,最後才是本金論。拿資本市場來舉例,其實這個市場只有自己和對手,再加一個就是監管層,你只有真正瞭解自己了,才能制定屬於自己的操作體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那麼接下來投資結果就因人而異了,這裡面影響交易結果的三大方面就出來了:

一是對市場的認知。你的認知決定了是價值投資還是投機,長線、中線還是短線等等;二是心態,價值投資有巴菲特,投機大師有索羅斯,但是世上也有且僅有一個巴菲特,一個索羅斯,所以即便認知一樣,心態就成為分水嶺了;三是交易條件,這裡麵包涵資金規模,交易時間、交易成本等等,其實巴菲特和索羅斯最初也是小本金一步步做大的。回答滿意的話給個好評和讚唄,喜歡可以關注我@趨勢雷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