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截至去年底我國已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佔到全部貧困人口的97%

扶貧辦:截至去年底我國已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佔到全部貧困人口的97%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4月24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加強農村貧困人口幫扶工作情況,國務院扶貧辦有關司局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

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先生、開發指導司一級巡視員吳華先生,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龍泉關鎮平石頭村第一書記趙振興先生,請他們就駐村工作隊作用、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工作進展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截至2019年底,我們已經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佔到全部貧困人口的97%。脫貧人口中,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一些返貧,那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正常的。近年來,返貧的人數是逐年下降,反映了脫貧的質量在提高。為了更好地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我們建立了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在具體工作中,主要抓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開展動態監測管理。去年底,我們已經對建檔立卡的已脫貧但不穩定戶,還有收入略高於扶貧標準的邊緣戶進行了摸底,分別是近200萬人、近300萬人。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增多。近期我們正在指導各地將兩類監測對象進一步核實,將之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施動態管理。

第二方面,人找出來了,我們就要落實幫扶政策。這個幫扶政策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和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可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對申請的扶貧小額信貸予以貼息,這個政策是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的政策一樣的。二是支持其參加經營技能培訓、勞動技能培訓。三是支持通過村內扶貧公益崗位安置就業。

第三方面,加強對監測對象幫扶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監測和效果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我們建立防止返貧的監測和幫扶機制,就是為了提前發現、提前幫扶,不要等他陷入貧困之後再去幫扶,這樣更主動,可能效果也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