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網絡表情符號傳播弊端:以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為例

從人們的網絡日常交往來看,使用表情符號表辭達意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它充斥在微信、QQ、微博客、貼吧等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上,不僅包括人際之間私密的網絡聊天,還包括社群內半開放的互動交流。作為模擬現實社會交往的形式,因為使用語境、身份差異、認知背景等的不同,一個表情符號往往會造成傳受雙方的理解差異,溝通有效性以及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最近,#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登上了熱搜。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該表情不禮貌,有毆打自己的念頭,稱其沒家教並責令寫檢討。學生則表示"發這個真的是因為那道題我不能理解"、"絕對沒有打人的意思"。學校副校長表示,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

1、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的輿情表徵

反思網絡表情符號傳播弊端:以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為例

據輿情監測系統鷹眼速讀網顯示,4月22日晚上,"微信群發敲打表情"在網絡上開始掀起小幅討論,直至次日中午,熱度才開始大幅上升,這一階段為輿情醞釀期。經溯源發現,澎湃視頻為最早爆料者,澎湃新聞、羊城晚報等媒體進行了轉發報道。

4月23日12時,網絡上關於"微信群發敲打表情"的討論呈直線上升的趨勢,14時至16時到達輿情峰值,隨後大幅下降至晚間迴歸到此前水平這一階段為輿情爆發期。該話題事實比較清楚,並無爭議性的後續情況,隨著相關熱搜的出現和消失,輿情態勢整體表現急劇飆升和快速消退的倒V字形。


反思網絡表情符號傳播弊端:以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為例

據鷹擊早發現輿情監測系統顯示,微博客類社交平臺上博文類型以評論為主,佔比69%;轉帖22%;原帖僅有9%。由此可見,轉帖和評論比例非常之高,網民不僅通過該轉發來幫助話題大規模傳播促使輿情迅速升溫,還直接參與到"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的事件評論當中來,積極表達個人立場增強話題的傳播效果。而原帖主要是媒體報道和網絡大V對基本事實的陳述,部分媒體發起網絡投票通過爭議擴大影響面。

2、網絡輿論的散播和討論

首先是網絡媒體方面,截至24日15時,由@澎湃新聞 發起的"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你怎麼看"參與人數52萬,過半數的網友認為"這代溝也太大了吧";僅有少數網友認為"學生有點不禮貌"。由@新浪視頻 發起的"你覺得哪個表情包最容易引起誤會"參與人數3000+,三分之二投給了"微笑"。具體到該事件,學生髮出"敲打"表情之後就失去了對它的控制權,在網絡交流中老師難以感受到學生個體的情緒狀態,只得根據已有認知來理解從而做出應對,解碼過程產生一定偏差。再比如"微笑"表情,老師所感受到的是"禮貌、開心"之義,學生卻解釋"不發微笑是因為它代表不爽的意思",代際差異引發不同群體之間的認知差異。

其次是網民討論方面,代溝、奶奶輩、就這理解能力還當老師、人家這是在敲自己的腦袋啊等評論獲贊均在7萬以上。一方面,年輕人普遍活躍在社交網絡空間,看到報道之後自覺代入學生身份,在表情使用上具有認同感;另一方面,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說教為主的教育方式令網友產生不滿情緒,不少網友稱"年輕人收笑臉表情的時候說什麼了嗎"?

3、反思網絡表情符號的傳播弊端

對於傳受雙方來說,網絡表情符號有助於帶來生動有趣的交流氛圍。但傳播過程中可能存在雙重偶然性,一是發送者雖能夠獲得虛擬形象的自我滿足感但可能表意不全;再者接受者未必能夠全面理解和感受到發送者的初衷和意圖。因此,重建社交媒體中的表情符號共識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