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獲救。

一個人傷害了你,你是否會原諒他?一個曾經做過對社會有害的事,但現在已經改過自新,甚至努力對社會做貢獻的人,你會怎樣看待他?

在我看來,這些人可以被原諒,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做出了改變;但同時,他們也必須受到懲罰,這懲罰是為了告訴他們和社會上的所有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此,罪惡可以被原諒,但必須接受懲罰!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獲救。

罪惡可以被原諒,但必須接受懲罰!

曾經一部電影《烈日灼心》就探討了罪與罰,救贖與寬恕之間的複雜關係。讓我先來給大家敘述一下這個故事:

三位結拜兄弟犯下命案,於是開始了隱姓埋名的逃亡生活。出於對內心的自我救贖,三人領養了一個患有先天心臟病的小女孩。從此,三人的生活目標便是將她撫養長大,並進行心臟手術。他們為了賺取足夠的手術費,從事各種行業,努力奉獻社會(但不敢留名),期間發生了許多令人動容的事。但法網無情,三人在七年之後,終被逮捕,並處以死刑。

電影播出後,法網和人情究竟誰更無情,成了人們討論的重點。很多人認為,三人當時本就是過失殺人,現在又積極的奉獻社會,為什麼會要被處以死刑。在我看來,罪惡可以被原諒,但必須接受懲罰!

犯錯之人悔改,積極彌補過失,這的確可以獲得人們的諒解。但他們應獲得的懲罰,也必須執行,不能因為他們知錯就得以削減。這是法律的尊嚴,告訴人們做事的底線。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獲救。

做出改變,才可能被原諒

電影《聲之形》將校園欺凌置於大眾眼前。一些人認為欺凌者這輩子都不能獲得原諒,也不該獲得原諒。這或許是許多被欺凌者的心聲。在我看來,若每個人欺凌者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制止其他欺凌者的行為,為被欺凌者做出真誠的補償,他們並不是不可原諒的。

這部電影給我深刻啟發的另一個方面——人性,救贖的人性。像《追風箏的人》中寫到的:“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獲救。”電影中的他們用半輩子去彌補早前犯下的罪過,心思和勇氣,很是了。

許多年過去,人們認為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終於你會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所以也許你曾經做過那樣讓你後悔慚愧的事,他很可能會像影子一樣伴隨你的一生,所以,那麼,盡力去補償吧。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獲救。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獲救。

也許別人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但對於你,就是值得的,說服的,釋然的。這就好像你偷了別人的東西,你需要去彌補,被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