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德國商店營業後,默克爾發怒了


果不其然,德國商店營業後,默克爾發怒了

昨天是德國解綁的第一天。從昨天開始,學校逐步復課;800平方米以下店面,除餐飲外,不分行業,在嚴格遵守衛生要求的前提下,准許開門營業;作為"鬆綁"的附加條件,聯邦政府"強烈建議",民眾在逛商店和坐公交時佩戴口罩。

經歷了生死攸關的疫情 ,德國人的一切習慣還是改變了:

1、開始戴口罩了,尤其在人員比較密集度的地方類。

2、保持距離了,很多商店的地上划著兩米的線。

3、不再聚集了,以往路上三兩成群的情況少見了。

果不其然,德國商店營業後,默克爾發怒了


可以說,德國人的一些習慣,還是在疫情面前改變了——畢竟要相信科學,命只有一條,沒有第二次。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封閉太久,希望有更大尺度的"鬆綁",可以達到"狂歡"的程度。

看,這不就是復工前歐洲各國政府最擔心的事情。即便在自律性最強的德國,這種危險的趨勢還是發生了,也可能引發疫情二次復發。

怎麼辦?鐵娘子默克爾發怒了,在所在政黨基民盟昨天召開的主席團會議上,默克爾明確表示:

1、我不高興:部分聯邦州現在的鬆綁"輿論狂歡"太過分!

2、風險太大:進一步放開限制可能會讓疫情重新氾濫。

3、我很擔心:目前的良好疫情防控趨勢可能會翻盤。

據說,默克爾在這場高層會議中稱,"我們還沒有勝利","我們的周旋空間很小",因此目前而言,"加強衛生部門的力量至關重要。"

果不其然,德國商店營業後,默克爾發怒了

在歐洲,德國民眾有著尊重紀律的傳統,被認為是最中規中矩的國民。

但即便是這樣的德國,在第一天覆工後,還有這樣的局面,讓默克爾這樣擔心,那其他國家,可想而知。

其實即便疫情反覆,從德國的狀況來看,不會太差。報姐一直不太擔心德國,因為德國有著歐洲最為強大的醫療機構。但是對於其他國家,疫情反覆的後果能否承擔,很難判斷。

比如在以愛社交為名的西班牙,截至18日晚21時,確診已經近20萬例,死亡2萬多例。

即便如此,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18日晚的公開講話中,稱從4月27日開始,政府將視各地區情況對一些限制性措施予以放鬆,如在一定條件下允許12歲以下兒童出門散步等。

果不其然,德國商店營業後,默克爾發怒了

但是報姐相信,西班牙人很快一定會聚會,對於西班牙人來說,聚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後果呢?誰知道。

現在歐洲很多國家的問題在於,說著部分放開復工,但是如何部分放開,尺度並不是特別清晰。而且在急於復工搞經濟的背景下,很多企業和個人,並沒有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就開始匆忙復工。

畢竟,戴口罩的人還是少數,還有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源如果不控制,疫情殺回馬槍是難以避免的。

很多國家會拿中國來比較,中國以很短時間控制住疫情並迅速復工。但是在防護措施上,中國人的防護意識,可能是全世界最強的。因此我們看到 ,在意大利,華人的感染率非常低,很少見到華人疫情期間在大馬路跑步的。在法國,疫情期間,華人基本在家閉門不出,這點和法國人堅持上街完全不同。

因此,在復工這個問題上,中國和歐洲的現實情況差別太大,也確實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以抄。

對歐洲來說,如何不讓復工演變成一場疫情的再次肆虐,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艱難。可以預計,疫情會在歐洲很多國家一段時間存在。

歐洲如果再出現變動,對這個世界來說,實在過於危險。作為歐洲的老大哥國家,難怪默克爾會發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