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春風染綠撫邊城,桃花爭春俏枝頭。東北邊陲這座美麗的城市——延吉,走過疫情的寒冬,迎來濃濃春意,煥發勃勃生機。街路邊,五人一組的巡查人員正在檢查街路環境衛生,志願者們正在清理逾冬垃圾;馬路上,一輛輛汽車在交警的指揮下有序行駛,行人在交通勸導員的引領下安全通過路口;綠化帶裡,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在補植新木苗;街巷裡,拆除違章建築、施劃消防通道防線的人員正在忙碌……延吉,再次吹響衝鋒的號角,正向著全國文明城市邁進!


  建機制 創城工作常態化

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印有宣傳標語的休息椅 王曉彤 攝

2018年2月,延吉獲得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資格,延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完善機制保障,先後成立創城指揮部和創城工作領導小組,並由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確保創城工作高位轉運。為推動創城工作全面開展,市委組織部從全市各重要部門抽調精幹人員,充實到創建辦各科室,為創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市創建辦制定並下發了《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包保制度》《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督查制度》《延吉市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路長制工作方案》等30餘項規範性文件及活動方案,提出了符合測評要求、貼近我市實際的創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分工明確、責任明晰,做到“工作有依據,做事有迴音”。

為了確保各項工作能夠落實到位,延吉市明確了“日督查、日通報、日整改”的督查機制,創建辦督查科人員每日採取明察暗訪、聽取彙報、查閱資料等方式,對38個方面221項測評內容進行督查,對重點問題進行延伸式督查,督查情況形成《督查通報》在創城微信工作群中下發,督促相關部門整改。截止目前,共完成集貿市場、商場超市、政務大廳、全市中小學等800餘個點位的督查任務,下發《督查通報》42期,涉及責任部門33個。


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王曉彤 攝

為不斷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步伐,從去年10月初,延吉市開始實施“路長制”,以39個主要街路為包保對象,由市級領導擔任“一級路長”,由92名街道負責人擔任“二級路長”,並帶領392名社區、執法、市監、交警等巡查員每日上路,對道路交通、市場經營、社會車輛管理、城鄉建設、市容環境、校園周邊治理等六大亂象問題進行全面整治。截至目前,累計發現並解決亂堆亂放、私搭亂建、路面坑窪等問題1.3萬餘件,拆除違章建築50餘處,取締各類違章經營行為600餘處(次),清理違章停車2000餘臺,清理殭屍車44臺,增劃停車泊位900多個。
聽聲音 電波傳音解民憂
創城為民,創城惠民,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延吉,一通電話便能即時解決民生問題。3月20日,有市民給延邊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廣播打電話反映,位於延吉市光明街百貨大樓西側工商銀行門前的公共停車位,被商家佔用買賣二手車,導致其他車輛沒法停放。該電臺記者到現場確認事實後聯繫了延吉市城管局。執法人員立即到現場瞭解情況,並根據《吉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要求當事人限時將佔用的車輛開走。


去年,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集中解決民生問題,延吉市創建辦與延邊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廣播合作,開設“你建議、我落實、延吉創城進行時”專欄,由電臺收集市民反映的與創城相關的問題,再交由市創建辦或相關職能部門給予解決。截至目前,共受理、協調、轉辦市民熱線“創城進行時”反映的問題343件,解決答覆343件,反饋率達到100%。
看變化 老舊小區換新顏

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延吉市城區內建設較為久遠的小區已經跟不上城市快速發展的步伐,為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助力創建文明城市,延吉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新興街道民富社區工行小區位於延吉市北部、菊花路西側,佔地面積0.83公頃,共有住宅4棟,被列入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主要對小區內部的汙水管線、供熱、燃氣、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修繕樓體屋頂,更換樓道門窗,並增設庭院燈、小區涼亭、停車泊位、健身器材、安防設施等一些基礎設施。去年,工程完成招投標,並計劃於今年施工建設。4月7日,施工隊正式進場施工,並計劃於當年10月末竣工,屆時小區將是道路平整、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宜居小區。據瞭解,從2019年起,延吉市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計劃對市區近50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車輛停放有序 王曉彤 攝

在解決基本生活硬件條件的同時,延吉市還探索物業棄管小區的綜合管理。金海小區曾是棄管小區,環境衛生無人打掃,垃圾無人清理,基礎設施損壞無人維護修繕。延吉市探索老舊小區綜合治理新模式,經延吉市城管局物業辦工作人員協調,2019年12月,金海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並於今年1月1日,引進延邊新世紀智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現在,小區大門口安裝智能識別道閘系統,還推出了‘鄰里社區APP’,方便業主物業繳費、預約維修、投訴建議等。物業公司入駐小區後,累計清理樓道小廣告17000餘張、沙石10餘立方米、廢棄物130餘件,處理報修問題150餘次,疏通管道60餘米,修復破損路面6平方米,更換維修樓道燈168件,安裝路燈18個,極大地方便了住戶。
從2019年5月至今,延吉市老舊小區物業進駐工作不斷推進。目前,新增物業服務面積96.34萬平方米,已實現30個無物業小區、195棟住宅樓物業工作全覆蓋,共計12061戶居民受益,為百姓打造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的宜居環境。
造氛圍 文明之花遍地開
延吉人民公園作為延吉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是時代變遷與城市發展的見證,是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自2017年開始,人民公園進行升級改造,經過一期、二期工程建設,人民公園環境提檔升級,基礎設施更新換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成為新時代延吉人最為喜愛的城市“後花園”。如今走進人民公園,古木參天,鮮花常開,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還有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宣傳標語和牌匾,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經典卡通人物文明指示牌。一段段充滿正能量的文字,不僅可以讓人們受到感染和啟迪,還彰顯了延吉公園打造“公園文化”、做文明公園的文化內涵,成為公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執法人員與商家溝通 王曉彤 攝

為了讓文明深入人心,讓創城造福百姓,延吉市加大創城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各大媒體開設“創城進行時”等專欄,廣泛播發創城報道;積極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新媒體,編髮轉載各類創城信息,持續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廣泛開展“藍馬甲行動”創城志願服務活動,對街道社區創城工作薄弱環節進行治理,提高市民創城參與率和知曉率;協調移動、聯通、電信公司向全市通信用戶發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城公益短信。延吉市累計投入680多萬元,製作8700餘張文明宣傳標語、廣告張貼在全市出租車、公交車內;製作3萬餘米的創城宣傳門窗腰線張貼在全市主幹街路及商業密集區臨街商鋪門窗上,做到一店一貼;發放《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宣傳單3萬張,發放《延吉市文明手冊》《延吉市創城應知應會手冊》等宣傳資料3萬冊;製作文明市民“6個不”文明宣傳海報在全市各小區張貼;在全市主幹路兩側路燈杆設置了2680塊宣傳創城道旗,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了150餘個造型景觀及宣傳牌;在全市各大LED顯示屏及商場、酒店、商務樓宇、社區公寓、住宅小區的樓宇液晶電視大範圍投放、循環播放創城公益視頻,營造了濃厚的創城氛圍。

延吉:咬定目標精準發力 向全國文明城邁進

電力“藍馬甲”助力創城 楊婷婷 攝

隨著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廣大市民的文明素養提升了很多,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踩踏草坪、不愛護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家都是主人翁———這樣的理念已經成為延吉全市上下的共識。
點滴變化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巨大提升,文明之花真正開在了延吉大街小巷。

來源:延吉新聞網

編輯:薛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