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原標題】清明時節,一部小說大開腦洞,開創微科幻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續)

一部四年前的微科幻小說《奔向地球》,用每日一更的手稿,低調地發表在不起眼的角落。它是粗糙的,但毫無做作;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平實的語言。該小說充滿著跳躍性的思維和異想天開的腦洞。與其說它是一部小說,不如說它是作者日常生活的昇華,和不著邊際的思維拓展。本文摘選其中與清明節相關的章節,以作者“神哥”的身份,講述小說中的故事。為尊重原作,本文儘量不作增刪。

上文說到,筒子的堂兄發現家族詛咒,他需要一個科學解釋,本文繼續下半部,一個理論的覺醒。

小說原文:科技崛起支撐社會變革

“窗外有什麼?”筒子還在緊張地看著我。

“鴿子。”

【原創小說】《奔向地球》《Bend on the Earth》第十六章 消失的磁極(26、27)

解釋筒子的問題,和解釋社會為何有規則一樣複雜。

社會是一個運轉中的系統。根據系統原理,一個系統的功能,由要素、結構、環境三方面共同決定。在要素和環境既定的情況下,結構則起決定作用。

結構是社會的構架,它被設計為金字塔形,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每一次社會變革,結構都會被重新塑造。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意識的進化,是支撐結構塑造的決定因素。

如今,中國正代表地球科技的崛起力量。有詩為證:

悟空騰霧去/實踐駕鴻歸

玉兔蟾宮夢/天眼覓蒼穹

墨子傳隱態/潛龍海鬥深

先導出成果/率先見行動

神州十一號/回望啟天舟!

每句詩都含有1-2個尖端科技成果。

當這些科技成果作為普通要素存在時,在太空環境中,新的社會形態將會出現——極盡我們的想象,它將是網格結構,每個個體都處於重要節點,地球之外廣闊的宇宙,是他們大展身手的空間。到那時,科技的飛躍,非如今可比。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小說原文:生命對磁場的感知

然而,再牛逼的科技,總是有其侷限性的。有很多顯得無比深奧,就象今天,筒子和我研究磁場構建的規則一樣。

磁素體,是海龜、老鼠、龍蝦、果蠅等動物的導航器官,使它們能夠通過感知地球磁場導航。

而隱花色素,是一種在鳥類、鱒魚等許多動物的眼睛中發現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感知磁場變化。人類眼中也有隱花色素,但不能明顯地感知磁場。或者說,人類在進化史中,所受的生存挑戰,遠比感知磁場重要得多,因此,磁場感應被弱化,只存在於潛意識之中。

那是一隻迷路的鴿子。靜靜地立在窗外灌木叢上。磁場擾動時,鳥類的導航器會暫時失效。

它的命運,是可以預知的——即將命喪貓口,成為一頓美餐。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2016.11.18-11.19)

【原創小說】《奔向地球》《Bend on the Earth》第十六章 消失的磁極(28、29)

小說原文:磁力線重構

磁場擾動,決定了鴿子的命運。同理,磁場擾動,正在悄然影響人類的生存。

如果,能設計出一種磁源,可以與地磁場聯結,精確控制鴿子的飛行路線,那麼必須精確構建地磁座標。它可以是一個覆蓋地表的二維球座標(經度+緯度),也可以是NS磁極(擴散型氣泡)的三維球座標(即經度+緯度+海拔),以及可以引申磁力線的多維座標(即經度+緯度+高程+時間……)。當多個磁場疊加時,為簡化計算,以最強磁場(無NS極)的磁力線為二維座標,疊加對應的子磁場2維座標,形成一個新的磁力線連接。

在鴿子的眼裡,磁導航就象一張宇宙的路網。

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磁力構建是粗略的,由大自小的。這就是為什麼,鴿子要經常盤旋的原因——它通過接收磁場參數,建立磁地圖。一旦方位確定,會毫不猶豫,直取目的地。

鴿子的視力和人類不同。人類過多地利用儀器來導航,眼睛的功能逐漸弱化。遠古時期的磁感應能力,退化得比任何地球生物都要快。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比如,地震前,大多數動物都能提前感應到異常,而人類只是通過觀察動物及其它異常現象來獲取模糊信息,反應明顯滯後。

強大的學習能力,抑制了原始人的洪荒之力。人體某些功能進化得越快,另一些功能則退化得越快,直到人類自身已忽略它們的存在。

將這種觀點引入社會學、管理學中,得到的結論是:你永遠不知道規則所捨棄的東西到底有多重要,直到人們永遠遺忘了它。

但祖先的記憶,是不會輕易消亡的,它已被寫入基因深處,一旦外部磁場激活它,其功能就會再現,不論人是否能感知到,它的作用效果是確定的。

小說原文:筒子的頓悟

筒子聽完,恍然大悟。

“神哥,太玄幻了!你是說通過磁力調諧,對人體進行控制?”

“對。所有這些的前提只是,磁單極子必須存在。兩個磁單極子組成了超距磁聯繫——量子聯繫,即使它們之間的能量非常弱,也足以達成控制效果,無論相隔多遠,也無論身處於哪一個維度。”

太牛逼了!思想的頓悟,令人感到歡欣鼓舞。這也許是近期探索磁單極子的最大理論成果,這個日子值得紀念。於是我決定,來一場霾裡的馬拉松。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編者的話:有一點自大+自戀!

(2016.11.20-11.21)。

磁場的可感知性,限制了宇宙普適磁現象的認知。

【原創小說】《奔向地球》《Bend on the Earth》第十六章 消失的磁極(30)

小說原文:無神論者的廣義磁解密三叔公的詛咒

通常所說的磁,是狹義上的,即有明顯的磁性,足以使指南針偏轉的可觀測效應。

這種可感知性,限制了人類對宇宙普適磁現象的認知。為了對磁進行有效的研究,必須對其進行重新定義。

筒子顯然對我的理論產生了濃厚興趣。

他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興奮地說:”神哥!磁超距現象作用的,是人類的DNA嗎?”

“完全正確!但它還有更廣的作用範圍。”

“關於三叔公的詛咒,現在已解開了。神哥,你看我說的對嗎?”筒子迫不及待,接著說:”詛咒針對的是三叔公DNA編碼中特定的片段,通過磁感應,隻影響有相同DNA的特定人群。當後輩拜祭於三叔公墳前時,磁超距作用發生共振,詛咒編碼持續影響,造成叔父輩8年亡7人的結果。而我們這一代,基因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詛咒對於大伯家三兄弟,只是引起小殘疾。至於父親,因為是爺爺晚年得子,也只是受點小傷,喪失勞動力而已!”

說到他父親,筒子的眼神變得柔和起來。他停下來,探詢地望著我,等待著我的點評。

“孺子可教!“我點點頭,肯定了他的分析。

冬日,氣溫驟降。筒子感覺到寒意正沿脊柱下行。這名無神論者開始動搖了。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小說原文:不是神和上帝,而是人類自己制定的規則

既然磁超距現象存在,那磁聯結的另一端,即“詛咒“是由誰來操縱?是神?是上帝?是宇宙超級計算機?還是其它未知的存在?

(2016.11.22)

不,不是神和上帝,而是人類自己!

【原創小說】《奔向地球》《Bend on the Earth》第十六章 消失的磁極(31)

“不,操控詛咒的不是神和上帝,而是人類自己!“我輕描淡寫地說,隨手端起紅色茶几上的檸檬水。

是的,人類對宇宙施加的所有影響,最後都會反作用於人類自身。

這不是悲觀主義的宿命論。相反,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遵從宇宙規則,才能促進人類社會產生質的飛躍。而這一切,是依賴於人類科技進步的。在科學覆蓋率較低的今天,文明進步首先是依靠個體的頓悟來推進的。如果人類認識不到自身的侷限性,等不到進步的那一天,人類自身已先行滅亡了。

社會規則,是人類總結並制定的。而秩序,則是執行規則的結果。

社會規則中,不乏古人對宇宙規則的理解,以樸素的形式展現的那些學說,《易經》就是這樣一種學說。若非自漢武帝始獨尊儒術,易經早已改變世界。即使如此,易經仍頑強地傳承到今天。

將這些思維重新排列,就得出了一個淺顯的結論。

人類制定了自身的規則,存儲在某處,可以隨時啟動規則,作用於人類自身。

拋開其複雜的原理不說,這個結論印證了古語說的“福報”、“多行不義必自斃”,類似於佛教中所說的各種“報”。

當人們顛倒黑白、是非不分時,規則,就會從人類的潛意識中升起,日益強大。所謂“欲送之滅亡必先縱之瘋狂”,所有違背宇宙規則的事物,必將受到相應的懲罰。

這不僅是個哲學問題,而且其蘊含相當高深的科學原理。

再次申明,本人不宣揚迷信和宿命論。宗教中關於促人為善和痛改前非的部分,是順應宇宙規則的。而此處需要的,只是一種科學角度的解釋。是時候推出廣義磁相對論了。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小說原文:廣義磁相對論

磁的本質是旋轉的粒子,包括已知和未知的所有粒子。任何有旋向性的粒子都產生磁。磁普遍存在於宇宙的每個角落。磁的單子為磁子,具有可編碼性。一對磁子可產生量子聯繫,形成磁超距作用,量子屬性是磁子的基本屬性之一。

相對於狹義磁,廣義磁定義了磁的本質是粒子自旋。只有當所有粒子旋向一致時,才表現出宏觀的、狹義的磁性。廣義的磁則可由比亞原子粒子、光子還小的未知粒子產生,其作用力更微弱,其超距作用範圍卻更加明顯。

有了廣義磁的定義,再回過頭來解釋筒子的個案,就顯得遊刃有餘了。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2016.11.23)

【原創小說】《奔向地球》《Bend on the Earth》第十六章 消失的磁極(32)

小說原文:讀者的質疑

昨天(2016年11月21日),得到讀者的反饋,有讀者提出疑問,為什麼人類可以制定宇宙的規則?

在這裡,作統一答謝,感謝大家對本人寫作的關注!

人類作為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參與了宇宙的進化,當然可以制定宇宙的規則!即使這個規則對宇宙的作用,可能小到微乎其微,但至少,對人類自身而言,規則是強大的存在。

舉兩個例子。

“得陽光者,得生存。”這是綠色植物界的規則,也是地球自然的規則。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萬萬不能。“這是人類給自己定的規則,以貨幣來結算和分配財富。

(以下為摘錄)

千百年來,哲學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對錢嗤之以鼻,稱錢為萬惡的根源。但就算真是如此,錢同時也是人類最能接受的東西。比起語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會習俗,錢的心胸更為開闊。所有人類創造的信念系統之中,只有金錢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年齡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視。也多虧了金錢的制度,才讓人就算互不相識、不清楚對方人品,也能攜手合作。——《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怎麼樣,人類不但自己制定了規則,還要在這些規則中生存!即使我們還有別的選擇,但我們寧可按既有規則辦事。

【小說裡的微科幻】廣義磁相對論,開創探索未知世界新時代

小說原文:筒子走了,磁極消失了

筒子得到滿意的答覆走了。他不再糾結詛咒和祖訓的矛盾了。他驕傲,因為他還是一位無神論者。

磁極,就這樣從我的世界裡消失了。取代它的是磁子。這就是宇宙的法則,它統一地把磁歸結為粒子旋轉,並把量子現象歸結為磁超距作用的一種普通表現。

這樣一來,廣義磁相對論就被賦予了終極理論的使命,它與粒子種類、大小、能量無關。所有探索亞亞原子粒子的努力,都不會改變磁理論的主導地位。#原創文章#

編者的話:幸好這只是小說!

溫馨提示:本文為小說,請勿與現實對號入座。本文原創版權歸【奔向地球】家族,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