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三轉推進高質量發展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欽振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具體的、實踐的,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深化‘三轉’。”“有的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責使命認識不深不準,對高質量發展內涵規律把握不到位,一體推進‘三不’、‘三項改革’、‘三轉’不平衡不協調。”“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增強‘主動轉’的自覺。”這些論述,為新形勢下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深化“三轉”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轉”推動了紀檢監察機關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工作作風的與時俱進和深入轉變,不斷賦予紀檢監察工作新的生機和活力。隨著“三項改革”的一體推進,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和任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適應新形勢、站位新起點,把紀檢、監察兩項職責融合好、貫通好、執行好,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持續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

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要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於履職盡責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紀檢監察機關根本職責使命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統一,要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全會工作報告明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覺悟,始終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紀檢監察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不能簡單以辦大案、查處人數等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要實事求是運用“四種形態”,精準把握政策策略,嚴格規範程序,依規依紀依法行使職權,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履行職能、改進方式、轉變作風的始終。

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要牢牢抓住監督這個基本職責、第一職責,精準監督、創新監督。“三轉”的實質是各級紀委監委自覺尊崇黨章和憲法,確保監督職責更明確、更聚焦。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專設一部分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作出部署,並上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制度,上升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要按照四中全會要求和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以一體推進“三不”為著力方向,以一體推進“三項改革”為先導和動力,以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深化“三轉”為重要保障,創新監督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聚焦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堅持把監督挺在前面。

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要在一體推進“三項改革”上下功夫,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一體推進“三項改革”,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任務。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不斷健全,充分發揮了黨領導下的反腐敗工作機構作用,強化了紀委監委的政治機關和監督專責機關定位。紀委監委按照黨中央部署,一體推進“三項改革”,推動職能、人員、工作深度融合,實現“形”的重塑、“神”的重鑄。在今後一個時期,紀檢監察機關仍需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提高規範化法治化水平,促進黨內監督、國家監察與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相適應、相協調,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盡責。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按照工作報告要求,“推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三轉’,增強‘主動轉’的自覺。”切實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不斷提升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盡責水平。要在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上做表率,牢固樹立制度意識、紀法思維、規矩意識,提高按照制度履行職責、開展工作的能力水平;要用好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兩把尺子”,切實做到行使權力慎之又慎、自我約束嚴之又嚴;要健全統一決策、一體運行的執紀執法工作機制,完善自身權力運行機制和管理監督制約體系,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運用制度能力建設,不斷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