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文/Ryan

人们往往会记住,自己做重大决定的那一刻。

2月25日,一切的起点,到今天也不过四十多天,但是现在想来,感觉无比漫长。

01 从泰国曲线回澳

当时所有人都期待,2月27号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会宣布禁令解除,允许中国学生返回澳大利亚,毕竟已经有无数利好的消息:中国患病人数开始下降,而且大学即将开学……

那时的我左思右想,为保险起见,买了一张去泰国的机票,准备曲线回到澳大利亚。

和还在观望的同学不同,我着急的原因很简单,自己年龄比较大了,实在不想延期;按时毕业的话,还能赶上秋招。

果然,2月27日,禁令没有解除。第二天,我踏上了未知又曲折的旅程。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飞机上的落日

到达曼谷,我们看到了机场外用中文和泰文书写的标语,“武汉加油”,这些标语和热情的笑容都冲淡了我的不安。

在泰国的大多数时间,我都在酒店进行自我隔离,偶尔会和学姐一起去周围逛逛,前提是做好防护措施。虽然中国游客少了,但是商场依然是游人如织。只是原本可能会刷屏朋友圈的鼠年装饰,如今只能孤零零地迎来几个合影的游客。

走在街上,街边的小贩和按摩店的员工会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但和闹市区的商场相比,他们的生意冷清了许多。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还是那句“武汉加油”,甚至去超市买菜,货架上也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每次看到这些标语,我都会和学姐相视一笑,心里感觉十分温暖。

直到离开泰国,这种温暖始终陪伴着我。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泰国街头的标语

自我观测期结束之后,我曲线回到了澳大利亚。

02

在澳大利亚隔离

回到澳大利亚的第一个考验还是隔离。根据新的入境禁令,从其他国家回到澳大利亚的人员要隔离十四天,我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被送到专门的隔离地点。

最开始的几天,我十分不安,甚至害怕。在我回来的几天里,澳大利亚的感染人数成倍增加,从100多人跳到了200多人,最后跳到4000人。短短数天,澳大利亚从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变成了疫情高发区。就在这个时候,还爆出了很多人群聚集的新闻,例如大量市民涌入Manly海滩等等,让我越来越担心澳大利亚的疫情发展。

唯一的安慰是,悉尼大学提供了不错的隔离地点。虽然房子稍微老旧,但是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一个独立的院子。每天上午,我都会到院子里散步,透透气,看看花草。有时候仔细观察,还能看到草丛里的蜜蜂、蚂蚁甚至壁虎。恍惚间,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悉尼大学的隔离点,我的“百草园”

在“百草园”里时光漫漫,我甚至会忘记网课的时间。每次匆匆忙忙地赶回屋子,打开网课软件Zoom,我都会自我吐槽:“下次在桌子上写个‘早’,不,写个‘early’吧。”

另一方面,疫情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最大的超市Coles和Woolworth宣布停止配送,物资缺乏的新闻此起彼伏;平时居住的学生宿舍变成了新的隔离宿舍,我们被迫转到其他公寓;更不凑巧的是,我的牙齿坏了,我必须小心地把食物切成极小的块才能吞咽,因为这种时候去看牙医,很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真正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我最常用的外卖软件崩溃了。饥饿感无法作假和忍耐,每天都备受折磨,在焦虑和矛盾中,饥肠辘辘的我做了一个决定:回国。

未来我无法预测,这是我当时唯一的选择。

当时的新闻舆论沸沸扬扬,让我担心自己被说成“千里投毒”,可当我把自己的隔离经历和担心发到微博和论坛时,收到的回复几乎都是:回来吧,做好防护。

虽然网络上各种言论很多,有些可能没那么友好,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远在他乡的游子能够平平安安。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当我买好机票后,3月26日,中国民航总局宣布,每个航司每周来往澳大利亚的航线缩减为一天,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每周将只有三趟航班回国。在等待宣布具体航班的时候,回国群里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安慰,感觉像是在等开奖。

幸运的是,我回国的航班在每周往返的三趟航班之中。

确定能够回国后,我慢慢定下心来。澳大利亚的疫情也开始慢慢好转。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关闭大量公共场所,禁止民众无故外出。澳大利亚人也越来越配合,大多数人不随意外出,不再抢购物资。甚至有人发起活动,在货架上留言感谢每天为大家服务的售货员。

隔离结束,我寄存物品,提交退房申请,准备回国的一切。很快就到了4月5日早上,我走出了公寓大门,正式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03

嗯,我要回家了

当我坐在出租车后座上,明媚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在我看来,相比于袋鼠、悉尼塔或者歌剧院,这样的阳光更像是悉尼的标志。

想到未来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继续学业,我对悉尼有些恋恋不舍。除了阳光,这个城市曾经带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学生公寓的老师主动帮我准备隔离的一切;街上的少年会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餐厅里的同学会向我问好;买明信片时,大叔会主动帮我盖章。

的确也存在歧视,每天新闻都会报道,有的同学甚至被直接辱骂。但是,毫无疑问,这里依然有很多的善意存在。

“诶,你来过这里吗?” 前排的大叔突然向我搭话。

“IKEA?” 我看着外面蓝色的建筑。

“是的,如果你回来,我建议你来这逛逛,非常适合打发时间,我每次不知道干什么就会来这里,哈哈。"

“你知道吗,在中国,IKEA被叫作宜家(YIJIA),意思是舒适的家。”

“哦,真是个好名字,中文的确很神奇。”

大叔开启了聊天模式,一路欢声笑语。我一边和大叔畅谈,一边感到淡淡的离愁。

留学生活|这两个月,我在“囧途”

我在澳大利亚的宿舍

和大叔告别后,我开始漫长的登机过程。

一切都超乎想象的顺利,随着队伍的前进,我仍然有些不能置信:“我是要回家了吗?”

即将登上飞机的那一刻,我看到乘务员的防护服上写着:“欢迎回家。”

眼泪突然湿润了我的眼眶。

疫情改变了太多事,也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回想这两个月的经历,恍如隔世。

嗯,我要回家了。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刘博文 tamak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