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遭多名法國專家實力“打臉”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 歐時大參】16日,法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病毒學家蒙坦尼耶(Luc Montagnier)在接受歐洲第一電臺(Europe 1)採訪時,表示自己在數學家佩雷斯(Jean-Claude Perez)的協助下,分析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確認了之前印度學者提出的“新冠病毒有艾滋病基因序列”的發現。

蒙坦尼耶接著表示,他由此認為,新冠病毒是武漢P4實驗室“在研製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時的意外產物”。

蒙坦尼耶的合作者、數學家佩雷斯還補充道:“在新冠病毒出現後,我們對其進行了研究,發現與以前的SARS相比,它的進化很大”;“更全面、深入的研究還在進行中”。

法國總統府17日直接否認了蒙坦尼耶的說法:馬克龍辦公室一名官員表示,“迄今為止,沒有證據可證實近期在美國媒體流傳的消息,即新冠病毒源頭與中國武漢P4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有關聯。”

1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袁志明也對“病毒源於武漢研究所”的說法進行了明確回應:他表示“洩露”病毒說都是謠言,並指出華盛頓郵報等發表的“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的文章沒有任何證據、任何邏輯關係,完全是憑自己的猜測。

那麼法國科學界對諾獎得主蒙坦尼耶的說法態度又是如何?快和我們來一探究竟!

法國專家怎麼說?

一句話概括,主流法媒採訪的多名法國專家都否定了蒙坦尼耶的假設。

他們的結論是:目前所有線索都表明,病毒來自自然、並非人為合成!

甚至有人直接將諾獎得主的說法判定為“初學者的錯誤”!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看,他們的依據分別是什麼。

首先,來聽聽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西蒙-洛里爾(Etienne Simon-Loriere)的看法:

用事實說話:給病毒找“親戚”

追溯病毒根源的大部分“證據”都可在它的基因中找到。

通過比對新冠病毒基因組與其他已知病毒的基因組,科學家可識別其“祖先”,從而對其演變軌跡做出科學假設。

按行話,這種做法叫“種系發生分析”。

西蒙-洛里爾也這麼做了:

他將新冠病毒的遺傳密碼與上百種其他病毒進行了比較。

通過“序列比對”,西蒙-洛里爾給新冠病毒找出了20多個“親戚”:根據相近程度來說,它們可稱作新冠病毒的“祖先”或“表親”。

結論是?西蒙-洛里爾的說法:“新冠病毒與在雲南蝙蝠攜帶的一種冠狀病毒共享了很大一部分的基因組”,“其他的序列似乎來自穿山甲攜帶的另一種冠狀病毒,穿山甲也許充當了中間宿主”。

“在實驗室裡複製黏貼”?“不太可能”

那麼,不同部分的基因組究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在西蒙·洛里爾看來,在實驗室裡通過“複製粘貼”手段,進行基因編輯的假設是“幾乎不可能的”(plus qu’improbable)。

為什麼?

西蒙·洛里爾認為,雖然理論上一些酶使得“人為製造“成為可能(例如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知名度很高的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但要注意的是,這種類型的操作每天都在自然界中上演。

換句話說,大自然是這種重組現象最“名正言順”的“操盤手”:

大自然常上演的重組現象

當兩種病毒感染同一細胞並交換遺傳物質時,就會發生“重組”現象。

西蒙·洛里爾拿了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來打比方:“對流感病毒來說,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流感病毒是由一連串‘像車廂一樣’排成一列的小碎片組成的。”

這種重組現象是很常見的:“流感病毒的重組現象發生得非常頻繁,這就是為什麼每年都會出現新的流感變種”,“同樣,艾滋病病毒也很容易發生重組現象,這也使得其疫苗開發至今仍困難重重“。

由於重組, 通過激活ACE2(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這把“鎖”,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有效地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這個重組真的太像自然演變了,以至於不大有理由懷疑是‘人造’的”(Cela ressemble beaucoup trop à quelque chose de naturel pour qu’il y ait un doute que ce soit quelque chose d’artificiel)。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它是合成的”

不僅如此,西蒙·洛里爾還強調,從實際操作角度來看,“人為製造”也不怎麼說得通:“如果要製造一個這麼大的病毒,必須要具備全球不到十幾家實驗室才有的技術。而且科學家要製造出一個能與人類受體ACE2結合得這麼好的病毒,實際上也是不太可行的。截至目前,我還從未觀察到這種機制。”

實際上,如果科學團隊想要創建新病毒,那最可行的辦法應是使用“現成的”解決方案,修改病毒的某些“功能”:2011年,荷蘭病毒學家Ron Fouchier就是如此將H5N1流感病毒轉化為具有傳染性的突變體。

總體而言,西蒙·洛里爾的發言可總結為——新冠病毒沒有任何人工合成病毒的特徵、也沒有任何可疑的基因痕跡:

“整個基因組中的突變特徵似乎與自然病毒的進化過程相符,沒有證據顯示它是合成病毒”,“沒有可疑的基因痕跡-特別是蒙塔尼埃教授提到的艾滋病病毒基因-來讓我們認為存在著人為干預 “。

接下來,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員、人類遺傳學研究所長本基哈那(Monsef Benkirane)同樣斬釘截鐵地駁斥了諾獎得主的“人工合成論”:

“新冠病毒基因組絕不含艾滋病毒序列”

援引已發表研究,本基哈那非常直白地駁斥道:“不,新冠病毒基因組絕對不含艾滋病毒基因序列。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和另一篇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文章,都否認了新冠病毒在實驗室合成的可能性“。

他還不留情面地說道:“這個論點沒有生物學意義,完全是錯誤的”。

“我們非常瞭解新冠病毒經歷過的突變,它們在何層級發生、如何使得病毒跨越了物種的壁壘。毫無疑問,這種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合成的”。

簡單說清,為什麼會“打臉”?

本基哈那進一步解釋道:“如果我們在不同的基因組中,去尋找2-3個字母的相同短序列,那是一定能找到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這2個基因組就是相同的,或其中一個來源於另一個”。

怎麼理解呢?

以“我看電視”和“我讀書”這兩句為例:這兩句都有一個“我”,但顯然這不是相同的2句話;此外,在不同文本中,我們肯定避不可免地會找到相同的單詞。

同樣,如果在艾滋病毒基因組中發現了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的某些連續詞,那麼我們也可在別的病毒中發現這些連續詞,但這並不意味著2種病毒有什麼特殊的關聯。

這是個“初學者的錯誤”

同樣的道理,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者哈伯森(Simon Wain Hobson) 在採訪中也重申了。

哈伯森還將這劃歸到了“初學者的錯誤“範疇:“蒙坦尼耶的論據主要是建立在數學家佩雷斯的研究結果上,佩雷斯的研究結果是錯誤的……對我來說,這是初學者的錯誤”。

為什麼?“其實很簡單,新冠病毒基因組有許多U和A組鹼基,而HIV基因組中也有許多A組鹼基,於是他就認為這兩種病毒有相近之處。其實他還可能會發現別的病毒的基因片段……自從我80年代開始學術生涯後,見識過許多類似錯誤。”

諾獎得主援引的“印度研究”,是怎麼一回事?

實際上,早在2月初,英國病毒專家特雷弗·貝德福德(Trevor Bedford)就用我們剛剛提到的這個道理,駁斥了諾獎得主近日引用的 “印度研究”結果。

這個“印度研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的可信度有多高?

1月31日,印度理工學院9名研究人員在生物醫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公開的一份預印本聲稱,在新冠病毒突刺蛋白中,發現了4個插入物與艾滋病病毒-1 gp120和Gag高度相似,新冠病毒(Covid-19)與艾滋病病毒具有“異常的”相似性。

不過十分尷尬的是,這篇論文在刊出48小時內收到90條批評意見,作者迅速撤稿,並表示“沒有製造陰謀論的意圖”。

多國獨立研究員也來“打臉”

在里昂CIRI國際傳染病研究中心工作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 病毒演化生物學研究員艾蒂安Lucie Etienne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重申:

“SARS-CoV-2病毒不含艾滋病基因序列。種系發生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已證實這一點。”

“來自不同國家的獨立研究員發表的這些分析,已被其他獨立研究員認可。因此,新冠病毒為人造、新冠病毒含有艾滋病基因序列等說法已被否定。”艾蒂安補充道。

此外,法國艾滋病防治行動協會(Sidaction)也明確表示:“截至目前,協會沒有資助任何新冠病毒相關研究,也沒有任何接受協會資助的艾滋病研究員通知協會,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發現艾滋病基因序列。”

看完了這麼多科學家的解讀,再回過頭來看看諾獎得主蒙塔尼耶的研究方法和論據,讓人不得不想起了本基哈那在駁斥後補充的那句話:“我很敬重蒙塔尼耶教授,不過近幾年他已遠離科研,可能並沒有跟進最新研究。”

據報道,蒙塔尼耶在2010年後,提出了一些“離經叛道”的學說,至今幾乎與主流科學界處於決裂狀態。巴黎大學科學史學家Alexandre Moatti如此總結道,蒙塔尼耶在艾滋病領域的才能,反而成了一面扭曲事實的稜鏡:“科學精神在於努力鑑別各種有時會互相矛盾的數據,從事實出發、去謹慎地推理。而另類科學家則把所有的事實都拿來為自己偏好的主題服務,最後難免劍走偏鋒。”

看來,諾獎獲得者更是要注意自己研究的嚴謹性與公共場合的言辭,不要犯下同行口中“初學者的錯誤”呀!

老實說,相比關注此類捕風捉影、無根無據的陰謀論,人們應該將目光投向一些更“實在”的話題,例如:“病毒來源到底來自蝙蝠,還是穿山甲?”、“新冠病毒如何損壞免疫和神經系統?”、“為何一些人症狀嚴重、而另一些人卻很輕微?”……只有去不斷了解這些問題、找到有效治療方法、研製疫苗,才能更理性地抗擊這個已使得全球超過16萬人死亡的大流行病。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遭多名法國專家實力“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