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方剂学各论之理血剂(三)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三)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14道)


具体内容


(1)止血剂


黄土汤


【方歌】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组成】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义】

①灶心黄土(即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止血,用以为君。


②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共为臣药。


③然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每亦亏耗,故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与苦寒之黄芩合用,又能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而生地、阿胶得术、附则滋而不腻,避免了呆滞碍脾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


④诸药合用,共呈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的配伍特点。此方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故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加减应用】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及等以止血;若气虚甚者,可加人参以益气摄血;胃纳较差者,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脾胃虚寒较甚者,可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


【注意事项】凡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


十灰散


【方歌】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黃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用法】烧炭存性,为末;亦可作汤剂。


【功用】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配伍特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寄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为急救止血方剂。


胶艾汤


【方歌】胶艾干地草芍药,当归川芎共成方。


【组成】川芎、阿胶、艾叶、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功用】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淋漓不止,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


【配伍特点】诸药合用,以补血止血为主,兼以调经安胎,标本兼顾,为治疗血虚崩漏以及安胎的常用方剂。

中医考研——方剂学各论之理血剂(三)

(2)止血剂


小蓟饮子


【方歌】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方义】

①小蓟甘凉入血分,功擅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尤宜于尿血、血淋之症,是为君药。


②生地黄甘苦性寒,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共为臣药。


③君臣相配,使血止而不留瘀。热在下焦,宜因势利导,故以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尚有防诸药寒凉滞血之功,合而为佐。使以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共成凉血止血为主,利水通淋为辅之方。


④本方是由导赤散加小蓟、藕节、蒲黄、滑石、栀子、当归而成,由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方变为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剂。其配伍特点是止血之中寓以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使利水而不伤正。这是治疗下焦瘀热所致血淋、尿血的有效方剂。


【加减应用】方中甘草应以生甘草为宜,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若尿道刺痛者,可加琥珀末吞服,以通淋化瘀止痛;若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者,可减木通、滑石等寒滑渗利之品,酌加太子参、黄芪、阿胶等以补气养阴。


【注意事项】方中药物多属寒凉通利之品,只宜于实热证。若血淋、尿血日久兼寒或阴虚火动或气虚不摄者,均不宜使用。


槐花散


【方歌】槐花侧柏荆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清肠止血又疏风,血热肠风脏毒疗。


【组成】槐花、柏叶、荆芥穗、枳壳


【用法】上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肠风、脏毒,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方义】

①槐花苦微寒,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药。


②侧柏叶味苦涩微寒,清热止血,燥湿收敛,可增强君药凉血止血之力,为臣药。


③荆芥穗辛散疏风,微温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盖大肠气机被风热湿毒所遏,故用枳壳行气宽肠,以达“气调则血调”之目的,共为佐药。


④诸药合用,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肠疏风,俟风热、湿热邪毒得清,则便血自止。本方具有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


【加减应用】若便血较多,荆芥可改用荆芥炭,并加入黄芩炭、地榆炭、棕榈炭等,以加强止血之功;若大肠热甚,可加入黄连、黄芩等以清肠泄热;若脏毒下血紫暗,可加入苍术、茯苓等以祛湿毒;便血日久血虚,可加入熟地、当归等以养血和血。


【注意事项】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虚者,以及脾胃素均不宜使用。


咳血方


【方歌】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萎海粉山栀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组成】青黛、瓜蒌仁、海粉、山栀子、诃子、蜜、姜


【用法】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义】

①青黛咸寒,入肝、肺二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栀子苦寒,入心、肝、肺经,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两药合用,澄本清源,共为君药。


②火热灼津成痰,痰不清则咳不止,咳不止则血难宁,故用瓜蒌仁甘寒入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粉(现多用海浮石)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共为臣药。


③诃子苦涩性平入肺与大肠经,清降敛肺,化痰止咳,用以为佐。


④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宁肺之功,使木不刑金,肺复宜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⑤本方的配伍特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虽不专用止血药,火热得清则血不妄行,为图本之法。


【加减应用】火热伤阴者,可酌加沙参、麦冬等以清肺养阴;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等以清肺化痰止咳。


【注意事项】因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