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花燈,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是春節、元宵節渲染喜慶氣氛的標配。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元宵節鬧花燈就十分興盛。時代更迭,花燈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已有了極大的創新與發展,尤其近年來,現代科技燈光技術的應用,讓唯美浪漫、造型獨特的大型LED觀賞燈已然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璀璨著、亮麗著,妖嬈在城市、村鎮的街頭,驚豔著每年的元宵節,吸引著紛至沓來的遊人驚歎的目光。


然而,不論多漂亮、多炫麗、多現代的花燈都取代不了家鄉的“轉花燈”在我心中的位置與份量。


轉花燈的發展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轉花燈”是家鄉河津市僧樓鎮李家堡村村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俗語也叫“跑燈”,屬元宵節夜間集體表演的一項社火活動。就是把風車式樣的一個或若干花燈安裝在彩色的花燈架上,在燈內點燃蠟燭,由相應數量的表演者分別舉著踮起腳尖碎步向前跑動,在慣性與風力的作用下,“轉花燈”連同貼於燈罩上的各種剪紙圖案跟著快速旋轉“活了”起來。夜色中,人隨燈舞,花隨燈轉,流光溢彩,交相輝映,形成“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花市燈如晝,星月難分別”的美麗景象。

在我們村,幾乎每戶人家都會做轉花燈。從毛頭小孩到耄耋老人皆可各盡所能參與其中。熱愛文藝的小叔年年都是我們生產隊“轉花燈”牽頭人之一,他家經常是製作花燈的據點。我們小孩子常常跑去看大人們不計報酬、熱火朝天、男女協作、老少搭配、說說笑笑的製作場面,順帶幫點小忙,學點小手藝,好早日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小時候常聽父母說,這項活動之所以能在我們村傳承下來,是因為村裡“愛熱鬧的能人”多。在這些“好事者”的積極組織與帶動下,農閒時大夥便聚集起來鼓搗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遺產。經濟稍有好轉的年代,元宵到來之際,大夥便一呼百應、克服困難著手籌備“轉花燈”社火活動。沒有政府下拔的經費與企業贊助時,就家家出人、出力、出錢、出物,自給自足完成部分基本的小型花燈製作任務;大型“轉花燈”製作經費與其他必要的開支,則由村大隊想辦法解決,有時會倡議村裡在外工作與經商的人自願給予個人能力範圍內的資金贊助,來支持家鄉文化活動建設。然後元宵節把全村人制作的大大小小的轉花燈集中起來進行表演。這樣年年、代代傳承,生活日漸紅火後,家鄉的“轉花燈”表演也從小打小鬧的本村自娛自樂走向了外面更廣闊的舞臺。


聽村裡75歲高齡的僧樓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懷俊老人講,2011年家鄉“轉花燈”藝術活動申遺時,由僧樓鎮政府所在地我們李家堡村村民,向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們演示了“轉花燈”的全部製作及表演過程,研究中心主任陳竟教授觀摩後得出的結論是:“轉花燈,中國少有,世界罕見,是山西河津僧樓一帶獨有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至此,這項活動被正式列為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大增強了父老鄉親對轉花燈活動發揚傳承的決心,提高了人們對當地傳統藝術的熱愛與自信度。我多次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看到對家鄉轉花燈的相關報道,看到鄉親們經常受邀參加市、縣級政府與各村鎮、企業的轉燈表演,很為他們驕傲與自豪。


轉花燈的起源


說起轉花燈的起源,打小聽村裡的老一輩人講,河津轉花燈距今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一種傳說是在唐武德、貞觀年間,僧樓鎮一李姓商人元宵節前到京城長安做生意狠賺了一筆,高興至極!元宵節時難掩激動便別出心裁做了兩個能轉動的燈,安裝在自家店鋪門口的柱子上,一示慶賀,二祈來年能“賺”得更快、更多。說來也巧,自此他家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引得周圍商家羨慕不已,紛紛效仿,後來傳至村裡家戶並逐步得以發展演變;另一種傳說“轉花燈”源自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因僧樓鎮位於巍巍呂梁山南麓山腳之下,過山風光顧十常八九,村民晚上外出提燈照明時,一遇大風燈籠便會失去控制,被颳得上下翻飛,左右劇烈晃動,經常會導致蠟倒燈滅或火燒燈籠之災。於是,有獨具匠心的聰明人了研製出一種像風車一樣的燈。雙層風車式樣的燈罩轉動軸不動,然後在軸上設個U形彎,把蠟燭固定其中,這樣,颳風時燈體外罩無論如何轉動不會影響蠟燭燃燒,有效克服了風對燈內燭火的侵襲,它就是“轉花燈”的前身,在我們僧樓一代廣為流傳應用。後來,小孩子們以此為玩具,經常三五成群舉著轉花燈跑動玩耍嬉戲。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追溯村裡老人更早的說法:“跑花燈”正式被應用於表演是從僧樓寶勝寺開始的。史書與碑刻記載,寶勝寺是唐朝第二大寺院,興盛時僧侶達3000餘眾。相傳,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僧樓寶勝寺的和尚們在室外懸掛燈籠時,同樣遭受大風天氣影響損毀燈籠,於是僧侶們就從僧樓村將“轉花燈”技藝引進寺院,並根據兒童跑“轉花燈”遊戲的啟示,結合舞蹈編排了多種表演形式。由數人各擎一盞“轉花燈”,於寺院內外、在僧樓大街,配上鼓樂進行表演。開元元年,為慶祝國泰民安,玄宗皇帝號召全國上下張燈結綵鬧花燈,以通紅明亮的燭火象徵“彩龍呈祥、生生不息、民富國強”的盛世年景。是年正月十五這天,僧樓寶勝寺僧侶們的“轉花燈”表演被召調入京都長安助興,玄宗皇帝看後大加讚賞。從此,集體轉花燈表演被民間悉數效仿、發展、流傳。


轉花燈的特點


“轉花燈”最為奇特的地方,就在於花燈內蠟燭的燃燒與燈罩的任意轉動互不影響且相得益彰、相互映襯,充分展現了 “紙裡包火”的奇觀,是勞動人民多年來奇思妙想、勤勞智慧的結晶。


“轉花燈”區別於其它花燈的特點就在於它的“轉”,而它的轉動原理與“走馬燈”又截然不同。“走馬燈”是靠蠟燭燃燒形成熱空氣對流來推動燈體水平轉動的,而“轉花燈”主要是藉助自然風力與人力跑動的慣性,讓固定在燈架上的有風耳的彩燈飛速旋轉起來,形成華美的單燈獨秀或群燈共舞的熱鬧場面。


“轉花燈”從外型上看為扁圓形,中間部分像面小鼓,直徑有尺餘,周邊均勻分佈有五至七個同方向的風耳,像風車、亦像多瓣的雪花與晶亮的星星,可別小看這風耳,它可是用來控制花燈轉向的關鍵所在。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轉花燈的製作


家裡嫂子就是製作轉花燈的能手,她一個人能完成所有的製作工序,哥哥在一旁配合做些需要力量的擰、扎工作。“轉花燈”的製作並不十分複雜,而且取材方便、經濟、實惠,這是它能被長久流傳的主要原因之一。做花燈的材料均可就地取材,有竹條、細鐵絲與白粉練紙、大紅紙、蠟燭、還有漿糊等。見嫂子首先用竹條扎兩個直徑九寸至一尺二寸的等圓圈,每個圓圈內各用兩根寬約1釐米的竹板扎個十字交叉的肋條,再把兩個圓圈用5至7根寬1釐米、長約10至12釐米竹板支撐連接起來,用細鐵絲綁紮牢固,並在這個基本成形的圓形燈體周圍扎5至7個同方向的風耳;然後,找正中心鑽軸孔,孔內穿一根U型轉軸,並在其底部固定好玉米芯或用竹筒、鐵皮製作的蠟臺;最後用白紙糊裱,並在燈體表面與風耳的白紙上分別粘貼好提前精心掏剪的花、鳥、人物或十二生肖、動物圖案,轉花燈便製作完成。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轉花燈”的燈架根據一副燈架上承載花燈的數量,決定用多粗的竹竿或向日葵杆、桐樹杆等輕便的材料做主架,設計紮好框架後用各色的彩紙剪上流蘇纏裹裝飾,再配上各種扎花與小玩藝配飾裝扮,來襯托轉花燈的明麗與獨特。燈架的形狀也有各種設計,有二龍戲珠樣、有孔雀開屏、有鯉魚躍龍門,有五穀豐登、有富貴花開……充分發揮著人們的想象去設計披掛它,只要不喧賓奪主就好,一個目的:好看出彩就行。


轉花燈製作雖然不難,但要想做得精益求精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小小轉花燈,工序、工藝繁多,集美術、剪紙、裝裱、製作與跑動表演多種技能於一體,是亮把式與考驗全能人才能力的一門手藝。我們村現年四十多歲的衛效平因自幼受做紙紮生意的家庭薰陶,美術、裝飾、編制樣樣精通,他製作的轉花燈細緻美觀,無人能及。聽他說,2012年,就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二年,村裡為了激發大家的創新積極性,號召全村人發揮奇思妙想,在傳統基礎上尋求突破,來一場轉花燈製作比賽。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熱情很高。效平發揮他多年來家居裝潢、做各種紙紮模型的經驗與個人的聰明才智,做出了“燈裡套燈”獨具風格的轉花燈。就是在一個大的轉花燈裡嵌一個小的轉花燈,而且內外轉花燈利用周邊風葉方向的不同互作反方向轉動,讓全村人看後歎為觀止,堪稱最佳;還有我們廟合巷的李鎖旺做的球形轉花燈也是前所未有;堡子的李振明給轉花燈前方加上迷彩轉片,新穎獨特。他們都是在傳統技術上有所改進與突破的新一代“轉花燈”傳承人,深受村民讚揚與敬仰。


村裡大型的轉花燈表演規模,通常都是抽調全村各種能工巧匠組合完成製作,以達到快、美、炫的效果。另外轉花燈的跑動表演也不容小覷,因為花燈的轉彎、變向及跑動幅度、力量的把握都是相當有技巧的。一個好的跑燈把式能很好地掌握燈架的平衡,正確利用風力與慣性的原理,既省力,還能使花燈轉得歡快自然。


不論過去多少年,不論身在何處,家鄉的轉花燈永遠轉在每位家鄉人的心間,轉出我們無盡的鄉情,轉出我們身為故鄉人的自豪感。


轉花燈的表演


家鄉的元宵“轉花燈”社火,不單單隻“轉花燈”一項表演,而是有著一系列的配套節目相結合的,這樣才算是一場完整的“轉花燈”社火表演,就像唱歌需要有音樂與伴舞一樣。


元宵節前夜,僧樓鎮政府周圍的村子已是萬人空巷,人們早早吃畢晚飯,呼朋喚友,三三兩兩結伴有說有笑奔赴街頭。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街面已是人聲鼎沸、萬頭攢動。在人們焦急地、望眼欲穿地等待中,二十個手持響銃、頭戴鋼盔、腰挎銃藥壺、高大魁梧的壯漢全副武裝列隊於街道兩邊,他們在統一指揮下裝好銃藥,隨著一聲尖銳的哨音劃破夜空,“引索滋滋閃星光,點燃火銃震天響,數枚齊發顯威力,煙霧繚繞餘音長。”與此同時,街邊的小孩與大人們慌忙地低下頭去,或閉上眼、或掩上耳朵,待震得整條街似乎都在顫抖的最後一響銃聲結束後,重新擁擠到街邊最佳位置,等待著“轉花燈”社火表演的開始。前多年社火開始前放銃一是為了顯威風、增氣勢,另一目的是告訴遠近的村民社火表演這就要正式開始了,沒來的您趕緊的!後來,國家出於環保與安全考慮,禁止燃放鞭炮,銃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這首當其衝的二十發響銃是拉開家鄉正月十五“轉花燈”序幕的禮炮,它點燃了人們行將作別新年繼而投身春耕、開工、復學前的興奮情緒。


銃聲的餘音中載有高達兩三米的“前行牌”花車緩緩向人們駛來,它是整支表演隊的“門牌”,每年由村裡的智囊團精心設計出能代表本村風貌的式樣,有象徵“僧樓”悠久歷史的古建築樓閣造型、有二龍戲珠的圖騰標誌,中間的彩色燈箱印有“河津市僧樓鎮李家堡村”的字樣,告訴大家這支花燈隊的主人是誰。


前行牌駛過後,幾個頭戴安全帽、手臂輪著兩個“火球”的青年閃亮登場,來回往返穿梭於街道兩旁,這是用於清障的流星隊。他們肩上分別搭著一根繩子,繩子盡頭拴兩小盆燃燒著的木炭,兩臂前後渾圓地輪開,形成兩個巨大的火圈在街邊滾動,“火球”不時有火星濺出來,擁擠在街道兩邊的人群見狀紛紛往後躲閃,生怕燙著自己,讓出寬寬的街道。一小會功夫後,人們便聽到由遠即近的鑼鼓聲,清脆響亮的鼓點直撲人心,興奮再一次被點燃,人群又慢慢向前移動。


夜幕低垂,在隱約的鑼鼓聲裡,一顆顆轉動的花燈閃亮登場,它們彷彿從天而降身披紗衣的仙女,旋轉著舞動著白色的水袖紛紛飄至人們眼前,顧盼生輝,歡快靈動,而後又輕輕地、翩然轉身遠去,接著又有新一輪的“轉花燈”笑臉盈盈撲面而來,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心旌搖曳、連連叫好。一時間,街道上一架架花燈在飛旋,在閃爍,像萬花齊放,像雀屏盛開,像一棵棵高低錯落、掛滿星星的彩樹閃爍移動,又像一個個排列密集的大風車組合,燈火輝煌地在夜幕中飛舞。有活潑可愛的兒童單燈隊、有成人手持裝有雙燈或三五顆、十幾顆、甚至二十幾顆轉燈的大燈樹,蔚為壯觀。轉花燈的表演者們各個身著綢緞綵衣,身上挎著數枚銅鈴,口裡含著哨壺,鈴鐺清脆、哨聲嘹亮,這樣在跑動的過程中可以提示前後的人注意保持適當距離,以免發生碰撞,更是增添了音效的趣味。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轉花燈後面是幾十個身著統一服飾,手擎各種彩燈的花燈隊,女孩們手提自家制作的花燈,儼然自家花燈的形象代言人,集體亮相媲美,有西瓜燈、蓮花燈、花籃燈、鯉魚燈、八角燈……在此方陣後有時還會有龍燈、跑旱船。它們與最前方的“前行牌”、中間的轉花燈隊伍動靜結合,把街道裝扮得五彩繽紛,靚麗非常。


整個“轉花燈”社火的配樂是最有氣場的鑼鼓隊。夜色中,“十不閒”鑼鼓隊在統一的指揮下排著整齊的隊伍、敲著鏗鏘有力的節奏緩緩走來。方陣中每個表演者的頭頂、肩頭都戴著包裹在彩色蓮花瓣中的小燈炮,遠遠看去粉色的花苞隨著他們敲擊的動作一閃一閃的,像夜幕上彩色的星星在眨巴著眼睛。鑼鼓隊後還會有8人一組,樂聲緊湊、動作活潑、鼓聲清亮的花鼓隊,人們圍成一圈擠著看,在大鑼、小鑼與即興現編唱秧歌高手的配合下別有一番風味。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夜未央,燈未滅,樂聲猶在耳。家鄉的轉花燈,一直在向前飛轉、飛轉著……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轉花燈的意義


“轉花燈”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農村百姓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在物質匱乏、文化生活凋敝的年代,給人們單調、貧困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快樂與信心;其次,它寓情於物,代表了人們希望生活的車輪永遠不停地向前飛轉的美好願望;再就是它能讓人人參與其中,大家通力協作,互幫互助,增強了大家的團結心、凝聚力,形成良好的風氣;“轉花燈”活動促使村民人盡其才,各顯神通,實現自我價值,擁有存在感與幸福感,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技藝得到更好地傳承、保護與發展,給後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轉花燈”鬧在元宵,舞動在春天,讓老百姓心中懷著光明,迎接希望,共建鄉村和諧大家庭,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


“皓月碧空星少陪,下凡約舞不需催,龍騰彩閃何仙陣,樂壞老君飛白眉。”家鄉的轉花燈,轉在每位熱愛生活的家鄉人的心裡,把吉祥如意的幸運轉給所有遇見它的人。

如今,家鄉的轉花燈正與偉大的中國夢、與時代的車輪一起紅紅火火地向前轉動著、轉動著......


責任編輯:張振東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作者簡介:張冰梅,山西運城人,70後,中級會計師,現就職於金融行業。閒暇時喜歡朗誦、寫文以裝點生活、潤澤人生。有數篇散文、詩歌散見於多個報刊雜誌與文學平臺。願於有溫度的文字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張冰梅:河津的轉花燈

作者語

zuozheyu

盛世文人,詩詞為冠!為花落而悲,為鳥徙而傷,為水流而嘆,為明月而歌,為佳人而唱,為蜉蝣而哀……;天下興亡,血淚無憾!以筆為劍,不平則鳴,不唯上,不媚俗,只唯實。讓生活有厚度,人生有高度、歲月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