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探源之遼

蔣志格


姓氏探源之遼

太宗大同元年,賜小漢姓名為蕭翰。

按《遼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外戚表》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審密氏,曰拔裡,曰乙室已。至遼太祖娶述律氏,述律本回鶻檽思之後,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還,留外戚小漢為汴州節度使,賜姓名曰蕭翰,以從中國之俗。由是拔裡乙室已述律三族皆為蕭姓,拔裡二房曰大父少父,乙室已亦二房曰大翁小翁。

按《五代史契丹附錄》漢高祖起太原,所在州鎮多殺契丹守將歸漢。德光大懼,乃以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翰契丹之大族其號阿□,翰之妺亦嫁德光而阿□本無姓氏。契丹呼翰為國舅,及將以為節度使。李崧為制姓名曰蕭翰,於是始姓蕭。德光已留翰守汴,乃北歸。

聖宗統和二十二年,賜韓德昌姓耶律氏。

按《遼史聖宗本紀》統和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太后賜大丞相齊王韓德昌,姓耶律,徙王晉。 按《耶律隆運傳》隆運本姓韓名德讓,西南面招討使匡嗣之子也。統和十九年賜名德昌,二十二年賜姓耶律,二十八年復賜名隆運。

開泰五年,賜陳昭袞,姓耶律氏。

按《遼史聖宗本紀》不載 按《陳昭袞傳》昭袞勇而善射,統和中補祇候郎君為奚拽刺詳穩,累遷敦睦宮太保兼掌圍場事。開泰五年秋大獵,帝射虎以馬馳太速矢不及發,虎怒奮勢將犯蹕,左右辟易,昭袞舍馬捉虎兩耳騎之,虎駭且逸。上命衛士追射,昭袞大呼止之,虎雖軼山,昭袞終不墮地,伺便拔佩刀殺之。輦至上前慰勞良久,即日設燕悉以席上金銀器賜之,特加節鉞遷圍場都,太師賜國姓,命張儉呂德懋賦以美之。

開泰六年,賜王繼忠姓耶律氏。

按《遼史聖宗本紀》不載 按《王繼忠傳》繼忠仕宋為鄆州刺史,殿前都虞候。統和二十一年宋,遣繼忠屯定之,望都以輕騎覘我軍,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獲之。太后知其賢,授戶部使。二十二年加左武衛上將軍,攝中京留守。五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封琅邪郡王。六年進楚王,賜國姓。太平三年,致仕卒。(按傳中五年六年失載年號,因前有統和後有太平,故定其為開泰雲。)

道宗鹹雍七年,賜李仲禧、劉霂、王觀、楊興功姓耶律氏。

按《遼史道宗本紀》鹹雍七年十二月丁巳,漢人行宮都部署李仲禧,北院宣徽使劉霂,樞密副使王觀,都承旨楊興功各賜國姓。 按《耶律儼傳》儼本姓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寧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鴨子混同二水間,拜北院宣徽使。鹹雍初坐誤奏事,出為榆州刺史。俄詔復舊職遷漢人行宮都部署。六年賜國姓封韓國公。 按《王觀傳》觀南京人,博學有才辯。重熙七年,中進士乙科除給事中。鹹雍初遷翰林學士。五年兼幹文閣學士。七年改南院樞密副使賜國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