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上一次的文章中,我們分享了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創始人——馮志強先生的一些練拳理念:

一代太極宗師馮志強先生的7個練拳理念,看完受益終生!(點擊查看文章)


眼尖的朋友發現,馮志強先生曾公開發表過的這一套練拳理念,不止7個。
是的,馮老先生總結的這一系列的練拳理念,一共有16個要點。
但由於微信文章篇幅不宜過長,我們便將這套理念分為上、中、下三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其中的第八~第十一點練拳理念,希望對各位同學的修煉、提升有所幫助。

八、練拳似游泳


練太極拳好比是在空氣中游泳,通過練內功使內氣充瀛,氣流壓力增強,血液的循環流量隨之增大。


所以在練拳時氣血隨著外形的動作協調一致,就會感覺到四肢百骸蕩然無存,不知我之為身,身之為我,惟有意氣在流動。 此即真正做到了內外合一,周身一家,飄緲欲仙,似脫胎換骨一樣,處處虛靈。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此時內氣似與空氣融合為一體,如同在空氣中游泳一般,進退沉浮,左右盤旋,忽上忽下,一片神行。
修煉至此感覺到是最佳狀態,是高級運動的享受。

九、練拳練功似修煉


練拳練功的過程是修心養性,靜養身心的全過程。
求無極,養內氣,練樁功,調陰陽,通經絡,運開合,吐故納新。這些都是與修心養性分不開的。
人有三寶,精、氣、神,又有七情六慾。三寶無損身健康,三寶有損則生病,耗盡則死。
人在幼年,不受七情六慾之擾,可以保持人身先天之三寶,到成年後,人體之眼、耳、口、鼻、舌、心意等七竅的活動逐漸增多,太過了則三寶精、氣、神逐漸有所損傷,導致陰陽之氣不平衡,陽盛陰衰,身體漸衰,抵抗力減弱,若受到六邪外感與七情內傷,就會生病。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六邪外感首是風,一風可生百病,由皮膚毛孔侵入肺,再轉至其它各經絡與臟腑,受風后極易感受其它五種邪氣,亦可同樣傳入體內各部位,產生病症。 內傷之七情都是由氣引起的,氣能生病,氣不順則血凝,氣血不通暢即生病,所以要外避風寒內避橫氣,以修心養性之法靜養三寶,煉化三寶。
清心寡慾,心胸開闊,遇事能容人。修太和元氣,養浩然正氣。修心養性全憑心意用功,鎖心猿,拴意馬,四門緊閉,〔指眼、耳、口、鼻〕,靜心修煉。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意者心也,心者神也,神者性也,四者為一體也。 練拳以養為主,練拳不懂養,百練功不長,練拳無有功,到老一場空。
不懂養就不能出功,不養即傷,養貫穿練功的始終,處處無過不及,恰到好處。此法包羅萬象,適用於萬物。

十、練拳練功通經活絡


練拳練功使內氣做螺旋環繞運動,可打通人體的經絡。
人體是一個以臟腑經絡為內在聯繫有機整體,經絡遍佈全身,是人體氣、血、津液運動的通道,有如網絡一樣聯繫周身,將人體所有的內臟器官,孔竅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組織緊密聯繫起來,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而且又有陰陽之分,各有所繫和循環位置,宛如一陰陽太極球體。 經絡具有通行氣血、營衛全身、溫養臟腑、組織器官、濡利筋骨關節、調節陰陽平衡、抗禦外邪和保衛肌體的作用,經絡通暢百病不生。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太極拳混元開合,螺旋環繞的氣流運動可加速通經活絡。
經絡又是細微氣血的通路,內氣不足氣血流量不易通順,內氣充足加之環繞鍛鍊,使氣血暢通無阻。經絡又來源於臟腑,經絡通暢臟腑亦即健壯,人亦達到長壽。

十一、練拳練功似平衡陰陽


陰陽平衡可造福世界萬物,陰陽不平衡可帶來天災人禍,偏陰偏陽都是災禍。
人體亦是如此,陰陽平衡可健康長壽,陰陽不平衡則疾病纏身。練太極拳的過程就是平衡陰陽,轉換陰陽,調濟陰陽的過程。
從事物屬性來看,“天為陽,地為陰”,故上為陽,下為陰,火為陽,水為陰;故氣為陽,血為陰,心火為陽,腎水為陰;剛為陽,柔為陰。 從事物運動來看,動為陽,靜為陰;開為陽,合為陰;虛為陽,實為陰。
練拳時必須陰陽相交,上下相隨,氣血調合,心腎相交,剛柔相濟,虛實分明,不可過陰,過陽,過實,過虛,過剛,過柔。不偏不倚,無過無及。
陰陽虛實互換,開合、鬆緊、剛柔、曲伸、升降、吞吐、收放是呼吸引導平衡陰陽的動作。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通過修煉達到一粒混元氣,它是太極拳的上乘功法,旋轉中求陰陽虛實開合剛柔收放的變化,從而達到一動一太極的妙景,進一步達到蟲蠅不能落,羽毛不能加的虛實階段。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來:馮志強先生經典練拳理念四則

點擊鏈接學習簡單有效的12式太極拳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