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在经济危机中更倾向于把牛奶倒掉而不是低价卖出

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 美国的穷人饥寒交迫, 农场主却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愿将牛奶低价售出。 当时我就在想, 金融危机的产生症结就是供需不再平衡,所以解决办法也是使供需再次平衡。但是,在危机期间, 富人可以供应牛奶, 穷人也需要食物, 可中间的供需链却被神奇的打断, 这个问题一直令我疑惑不解;另外, 在2020年疫情期间, 原油期货的价格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负值。其实这一切的一切, 都在于无论是食品还是原油, 他们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都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 存储以及运输等过程, 而他们的成本占售价之中的大头, 很有可能大于原料的价格, 所以, 才出现了前面叙述到的那些看起来奇怪的情况。

先从原油价格为负说起。 大家都知道原油需经过提炼、加工, 最后才能转化为汽油、柴油等产品供人使用。但今年由于疫情, 人们的出行大大减少, 汽车、飞机行驶的减少导致对汽油, 航空煤油需求的下降, 从而导致了全球石油需求的疲软;再加上沙特和俄罗斯趁机找美国算账, 在需求下降时增产, 使国际原油价格下降至页岩油开采成本之下, 导致美国页岩油企业纷纷破产, 石油供大于求, 价格不断下降。 于是, 平常对外石油依存度大的国家例如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纷纷趁石油价格下降开始大量囤积石油, 可是, 仓库再大, 也有满的一天。各国的战略储备石油库很快爆满, 石油再也没有了存放之地。 可石油的生产不是想停就能停下来的, 它关系到设备的运行, 沙特, 俄罗斯等依赖于石油出口赚取外汇的国家的大于一半的人民的工作等等,就如同美国F-22的生产线, 在战忽局的忽悠下生产187架后关闭,直至现在也没有重新开启;原因并不是由于F-22已经落后于时代;相反, F-22至今仍是最先进的战机, 但因为重启生产线的成本太高, 这个决定始终难以被国会批准。所以, 石油只能继续生产, 而为了能够继续生产并售出, 只能将价格不断降低, 甚至降至负值。这就意味着, 你买石油, 生产商还会给你钱,买的越多, 你赚的钱越多;这时, 会有人天真的认为靠卖石油就能发家致富, 但这是不现实的。 你购买的石油期货必须在期限来临之前将石油从生产方那里运走, 在加上另建储存设备, 实际的花费可能远远大于你靠买石油赚取的钱。所以, 中行的原油宝事件, 购买负值原油的人实际上最后非但没有赚钱, 反而赔的血本无归。

牛奶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牛产奶到消费者买到牛奶, 同样要经过多道工序:冷藏, 运输, 存储, 包装, 这一套工序同样成本不菲。 资本家之所以选择忍痛把牛奶倒掉, 是因为售卖的低价不足以支付这套工序的成本, 所以, 最终的结果就是卖掉的牛奶越多, 赔的也越多。所以, 既然这样, 他们选择把牛奶倒掉,损失的只是牛奶的成本, 比低价售卖牛奶最终的损失要小得多。

从以上的石油以及牛奶的案例, 可以看出, 在现在的工业化社会, 不光是工业产品的生产需要供应链, 即使是农副产品, 也需要产业链去包装, 运输, 自己搞定全产业链的神话已很难再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后续的工序中也有很多的利润可以赚取, 所以, 快递、物流公司便由此诞生, 京东也由此自建京东物流, 把更多的利润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牛奶的问题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看。 大家知道, 作为消费者, 我们总是希望物美价廉, 而且人们更倾向于买低价的东西。 所以, 每当市场上商品打折时, 即使不需要, 我们也要凑上前去看一看; 而对于网购这种看不到现金流出的购物方式, 我们更是控制不住自己, 纷纷剁手, 买了许多自己用不着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样, 如果一件商品曾经打过折扣, 后续的人们便不愿原价购买, 希望着有一天能够再次降价, 或者通过与店主讨价还价而获得折扣价;更有甚者, 认为店主即使打过折后售卖都有钱赚, 所以, 商品的成本价肯定更低, 自己趋向于以成本价去购得商品, 如果不能成交, 就去购买其他家的商品。 可能有些复杂, 下面举一个实例。 假如我买了一双耐克鞋, 店主因为缺号少码和旧款就给我打了8折出售, 我便认为即使是8折店主还依旧有很大的利润可以获取。 所以, 下次再到耐克店时, 我便要求店主打8折或更低, 只有这样, 我才能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获得满足感, 感觉自己斗赢了店主, 相较于其他原价消费的顾客占了便宜。如果店主8折不愿售卖, 即使给自己打了9折, 因为与自己的理想价位有差距, 所以即便自己还是比其他原价购买的顾客享受到了优惠, 但最终也会选择放弃交易。

所以, 将这个故事套在牛奶上便是, 一旦在经济危机中牛奶以5折售卖, 即使是人们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之后, 即使人们的钱包中有钱, 因为习惯了享受优惠, 便不愿多付更多的钱去购买同样的商品。由此,虽然从表面看上去商人在经济危机中把牛奶低价售出, 既可以解决自己的库存问题, 又可以降低贫苦人民的饥饿程度, 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但事实上是, 低价售出的牛奶可能卖的越多, 亏得越多;而且价格一旦上涨乃至恢复, 牛奶便再也无人问津。 所以, 无论从亏损角度还是从长远来看, 资本家都宁愿把多余的食品倒掉。

其实世界上就是充满着矛盾。 所以, 在经济危机中, 往往需要国家的介入, 去分别补贴企业和群众, 去保证企业商品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以及群众能够有钱去消费。只有这样, 国家才有可能摆脱经济危机。 中国的新基建计划, 就是国家出钱去购买企业的产品, 从而给员工提供工作, 促进消费; 而像美国一样只靠印钱, 只会将国家未来的经济引向深渊。

中国,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