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形式主義榨乾了教師的激情 摧毀了教師的理想

本文作者李鎮西,轉載自鎮西茶館

李鎮西:形式主義榨乾了教師的激情 摧毀了教師的理想

其實在寫《把教育當愛好》一文時,我就知道,許多老師並非不愛好教育,而是他們的激情漸漸被榨乾,他們的理想慢慢被摧毀,最後本來就有的教育愛好也被吞噬了。

那麼,是誰榨乾了教師的激情,誰摧毀了教師的理想呢?

這個問題很複雜,涉及到社會環境、教育體制、學校管理、評價方式……但表現出來的現象,其實很簡單——

是越來越不純粹的“教育”侵蝕了教育的純粹,讓本來很簡單很沉靜的教育日漸複雜而喧囂,讓本來很樸素而真實的教育變得華麗而虛假,甚至噁心!

為了這些複雜、喧囂、華麗、虛假和噁心,老師們毫無意義地耗費的熱情與青春,汗水與淚水,最後,心靈漸漸麻木,對教育漸漸厭倦!

難道不是嗎?

——各種檢查、驗收、展示、彙報、評估、創衛(文)……讓老師們在認認真真地弄虛作假中疲於奔命,在“引導”甚至“培訓”學生作假中自己厭惡自己,可還得以崇高的名義去讓學生心甘情願作假;

——動輒“痕跡管理”,動輒“過程資料”,老師們喘息著拍照、填表、做PPT、發微信公號(其實也沒幾個人點擊),還有各種打卡……而這一切都和考評有關,和績效有關,老師們明知沒用意義,也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

——“教壇新秀技能大賽”“××教學模式大賽”“勞動教育班會大賽”“班主任技能大賽”“做新時代四有教師演講大賽”……有時候類似大賽又通過視頻方式呈現,一場接一場,一撥接一撥,馬不停蹄,撲爬跟斗,近乎窒息;

——還有沒有實質內容而純粹是“到此一遊”的“課題研究”“繼續培訓”“論文寫作”……這些本來是很好的,也是必須的,可一旦成為強迫而且成為學校的“成果數據”,就變味了,老師們不得不為此憑空編造、冒名簽到、網上抄襲……不這樣又能怎樣?

——現在越來越先進的信息技術,包括筆記本和手機的各種新功能,都成了壓榨老師們的幫兇,無數個QQ群和微信群需要參與,但又不能說真話,必須“政治正確”,否則領導會提醒你“注意影響”,寶貴的青春便毫無意義地拋灑在流量中……

……

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八十年代初從教,而是現在參加工作,我會熱愛教育嗎?

那時候幾乎沒有人管我,我不也成長起來了嗎?

我常常在想,三十年前,沒有繁瑣的評估檢查,沒有信息技術,沒有QQ微信,難道就沒有教育嗎?

那時候,僅僅靠著一支粉筆,老師們的課不一樣上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嗎?

現在,每天都披星戴月,每時都嘔心瀝血,每一件領導說“意義重大”的事都以“教育”的名義被佈置下來,可累死老師們的大部分工作,都不是教育!

主任何嘗不是這樣?校長何嘗不是這樣?局長何嘗不是這樣?

為什麼人人都知道這一切是“假的假的”,可都還得裝作心悅誠服地認真去做?明明大家都在心裡詛咒這一切,但嘴上卻還得說“有有必要”“很有意義”“很有價值”“促進了學校發展”“提升了專業水平”?

中央三令五申破除形式主義,三番五次發文要減輕各種負擔,可為什麼形式主義依然春風得意,教師負擔仍舊沉重不堪?

請不要把我今天這篇吐槽的文字,視為“負能量”,雖然蒼白無力,我還是要說出我想說的話。我想以此提醒……提醒……對了,我能提醒誰呢?

不管了,反正我想說——

請教育回到純粹,回到誠實,回到簡單,回到樸素,回到真實,回到風清氣正,回到一塵不染,回到明亮通透……

“教育”,請保護年輕人的職業理想,不要榨乾青春的激情!

我這難道不是“滿滿的正能量”嗎?

溫馨提示:本號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通過私信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