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公廁”專坑遊客,景區宰客亂象何解?

不少人到了敦煌,都會去那“長河落日圓”的沙漠中行走一次,感受輾轉千年的孤獨與壯美。

除了如畫的風景,沙漠景區內往往設有騎駱駝、玩滑沙、滑草等娛樂項目,也吸引了不少遊客駕車前往。

然而近日,一遊客在敦煌的沙漠旅途中卻發現了一個以公廁為餌的陷阱。


專坑遊客的路邊公廁

9月13日,一位微博名為“小粉擺攤旅行”的旅遊博主發佈的一段甘肅敦煌“專坑遊客的公廁”的系列視頻引發了網友關注。

據博主描述,在他自駕經過甘肅阿克塞縣和敦煌交界時,發現一處“公共衛生間”旁有一輛房車陷入了沙中,博主上前幫忙卻遭到了公廁旁一家店鋪的工作人員阻攔。

“陷阱公廁”專坑遊客,景區宰客亂象何解?

雙方因此發生爭執,從視頻中看到,阻攔者氣勢洶洶,辱罵,甚至還動手砸車窗,向博主索要救援證。被困房車司機也提出質疑:“他幫我拖一下不行嗎?你為什麼要攔著他?”

據瞭解,這附近方圓幾十裡內,只有這一個公共廁所,但廁所門口的沙子細軟,車輛很容易陷入。在車輛不小心陷入後,上述店鋪人員就向車主表示,他們可以幫忙拖車,但要收取1500元的費用。

該事件曝光後,遇到類似情況的網友還表示,“店家當時還說過玩滑沙項目就免費幫忙拖車。”“我知道這個地方,我交了500拖車費。”

對此,部分網友認為:“這些都是專坑遊客的沙漠公廁,在容易陷車的地方設立一個公共廁所,遊客尋到公廁停車後,車很大幾率就會陷進沙坑,之後黑救援就可以明碼標價賺取拖車費。”


這樣賺錢並不長久

整件事瞭解下來,“陷阱公廁”跟早年修車行旁放碎玻璃渣子的套路如出一轍,就是在沒有需求的基礎上創造需求。

就算深知掉入了陷阱中,但苦於茫茫沙漠,四處無人,遊客也別無選擇,只能妥協。但敦煌的陷阱公廁,不但“宰生”,而且還用辱罵、恐嚇的方式阻止遊客之間相互幫助,比放碎渣子的修車行有過之而無不及。

“陷阱公廁”專坑遊客,景區宰客亂象何解?

“陷阱公廁”專坑遊客,景區宰客亂象何解?

不得不說,500至3000元的拖車費,確實為店主帶來了不少利益,但有句話說得好:“最賺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上。”公廁負責人這種多次通過故意給遊客挖坑,強迫遊客接受拖車服務的行為,其實已經涉嫌構成強迫交易罪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樣的賺錢方式註定不長久。一次兩次還好,時間長了,總會有人發現不對勁,何況事發地還是在大熱門景點敦煌附近,在網絡平臺的推動下,被曝光的機率其實很大。

而且,在地方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這樣的“賺錢”方式,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破壞了當地的整個旅遊產業的口碑,更不利於經濟的長期發展,十分不明智。


對“宰客”零容忍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更夠被曝光,還多虧了旅遊博主拍攝下了現場視頻。正是有了這樣勇於仗義執言的自媒體作者,敦煌的“陷阱公廁”才會被整頓。

事實上,這樣的宰客現象在很多景區都時有發生,不少遊客被“宰”也往往選擇了默默接受,但這樣的容忍只會助長宰客者的氣焰。所以,在受到不合理的強制式消費時,需要像上述旅遊博主一樣,留下證據,不然真的就是被坑了也沒法解決。

“陷阱公廁”專坑遊客,景區宰客亂象何解?

對於已曝光的“陷阱公廁”,相關部門一定要查清事實,嚴懲不法獲利者。而且,在一些偏僻、缺乏監管的環境下,往往還隱藏著更多同類不法行為。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能順藤摸瓜,查擺問題,莫讓不法者逃脫。

雖然這種“黑店”只是少數案例,但此次事件對敦煌景區所造成的形象損失,也只能靠全方位提升旅遊服務水平來慢慢修復。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