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下買房,過5年後能不能“大賺一筆”?內行人給出答案

還記得前段時間一個比較火的詞,就是內循環。最近,剛好有讀者問到我,關於對於內循環下買房的看法。他是一名投資客,想知道,今年如果買的話,5年後還能不能像過去一樣,大賺一筆呢?為了解決他的問題,我找到了一位內行專家,讓他來幫我們一起分析下。

經濟內循環下買房,過5年後能不能“大賺一筆”?內行人給出答案

首先,我們得明白什麼叫做內循環。

關於內循環,這方面的解讀頗多,這裡就不贅述了,但有內行專家總結了兩句精闢的話,筆者比較認同,即“窮人國家補,富人國內花;科技要突破,進口要替代”以及“短期靠轉移,長期靠科技”。這兩句話是何意呢?

說白了,一個國家要壯大就需要科技和人民,缺一不可。科技的話,就是要多領域的體系建立起來並升級,形成核心競爭力,隨著時間推移,關鍵技術和產品就不用進口了,同時還不用受制於別人。而人民的話,則是通過類似“扶貧攻堅”以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完成財富的轉移支付,讓他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消化產品庫存,讓我們國內自己的市場能夠形成循環,就算國外的人不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自己也能買。

說到底,內循環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消費中,且通過各種措施,讓大多數人消費得起,要建立這一套消費體系,還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產業科技體系。想想這樣的巨大的工程,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5年、10年,甚至更久。

經濟內循環下買房,過5年後能不能“大賺一筆”?內行人給出答案

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房地產,對於內循環是否有影響?

對於這個觀點,分為了兩派人,有人認為房地產必須制約,因為不制約的話,大家都把錢拿去買房了,每個月都是房奴,要還房貸,哪裡還有錢來消費呢?那內循環這個大工程也就無從談起了。

但也有人認為,如果房地產製約的話,大家都不買房,房地產的上下游行業怎麼辦呢?畢竟房地產已經是關聯建材、建築、綠化、裝飾、家電、金融等數十個行業,僅商品房銷售額,在2019年一年就近16萬億元,加上其關聯行業就更多了。所以,房地產反而是在幫助實體經濟,促進內循環,不能制約。

經濟內循環下買房,過5年後能不能“大賺一筆”?內行人給出答案

那到底誰的觀點對呢?對此,國家原房改課題組長孟曉蘇近期表示,政府沒有必要揹負完不成的降房價目標,房地產仍舊是最大內需,它能促進國內循環。但最好是讓房價以一個平穩的姿態運行,不大漲也不大跌。

對此,參事仇保興也表示出一樣的觀點,他認為房價上漲到今天這麼高的一個高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對於燙平房價泡沫,我們也不能急,要從長期入手。尤其是即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老百姓積累財富不易,房價大跌其實是財富的巨大流失,也會引起恐慌,沒必要。

經濟內循環下買房,過5年後能不能“大賺一筆”?內行人給出答案

所以,大家要明白一個點,發展“經濟內循環”與“發展房地產”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只不過目前房地產的發展方向出現的問題,目前要做的就是引導其迴歸正確的方向。

那麼現在買房5年後,還能大賺一筆嗎?我個人認為是不現實。當然,漲還會漲,只是更多以一種微小的漲幅呈現,不會再出現以前那種一年漲個百分之幾十。同時,隨著城市的分化,有一些失去流動性的城市,說不定反而會不漲反跌,成為鶴崗、玉門的存在。

經濟內循環下買房,過5年後能不能“大賺一筆”?內行人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