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民眾沒有激烈反抗?

引言

新航路開闢後,英國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不斷髮展,開拓的殖民地幾乎遍佈全球的所有時區,成為殖民地面積最多的國家。

在英國的眾多殖民地中,面積較大的有現在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但是與其他殖民地不同的是,英國在征服印度之前,印度有廣闊的國土和大量的人口,並不像澳大利亞那樣幾乎沒有人。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沒有進行激烈的反抗?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民眾沒有激烈反抗?

分崩離析的印度,內鬥不止

歷史上,印度長期處於分裂狀態,這就造成了印度內部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向心力,國內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城邦部落。

在英國殖民印度之前,完成印度統一的莫臥兒王朝,正在不斷的衰落,無力控制轄區內的各個勢力,印度實際上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內鬥不斷。

內部的各個勢力間的不斷爭鬥,給了英國趁機入侵的機會。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民眾沒有激烈反抗?

借力打力,各個擊破,以印製印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如果想征服需要派遣多少軍隊?其實,英國政府並沒有派遣大量的軍隊強行征服,對印度的殖民主要是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操作。

印度被稱為英國女王王冠上的明珠,但是英國在印度獲得第一塊殖民地後,英國政府並不想要,把他送給了東印度公司打理。東印度公司打理後發現,收稅等項獲得的利益豐厚,比做貿易來錢更快,這才有了走殖民擴張的道路。

當時的莫臥爾帝國已經衰落,已經無力控制整個帝國,莫臥爾帝國內部的各個勢力之間爭鬥不斷,這給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可乘之機。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民眾沒有激烈反抗?

在征服印度的過程中,東印度公司並不是把奪取的土地自己來管理,而是把他們交給當地的舊王公貴族來管理,自己只抓主要的軍隊和財政大權。

這樣,印度民眾的統治者仍然是原來的王公貴族,印度民眾並沒有感到太多的不同和被侵略,這就減輕了印度民眾的反抗和抵制,同時,把奪得的土地交給印度舊王公貴族,他們對東印度公司也心存感激,沒有財政大權和軍隊的印度舊王公貴族,只能依賴東印度公司。

在印度各勢力爭鬥中,英國東印度公司拉一方,打另一方,在表面上,東印度公司扮演著類似“僱傭兵”的角色,好像自己只是“客”。

在借力打力過程中,英國經常採用賄賂對方將領等辦法,讓其倒戈或者觀望怠戰。由於印度各部族的相對獨立性,國家意識弱,這一招在印度很管用。

借力打力,各個擊破,以印製印,東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過程中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效果。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民眾沒有激烈反抗?

土兵制度

英國東印度在征服印度過程中,僱傭了不少印度當地人當兵,稱之為土兵。這種辦法在西方各國殖民過程中,都有采用,不過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軍事組織形式上要優於其他國家。

比如,法國的辦法是把土兵和法國士兵分開組織,這在戰爭中,很容易出現印度土兵調度失靈的情況。

而英國東印度公司則不是,他們只讓印度土兵擔任士兵,軍官則是受訓的英國人,這樣在戰爭中,英國對軍隊的調度比法國人的方式更有效。

合理利用土兵,減少了英國人的傷亡,在征服印度過程中,印度土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國進行的其他地區的殖民戰爭中,也時常出現印度土兵的身影。

偌大一個印度,英國是如何征服的?為何印度民眾沒有激烈反抗?

結語

莫臥爾帝國的沒落,印度各個勢力間的內鬥,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印度提供了很好的時機。

英國人善於利用印度已有的統治秩序和當地人,善於借力打力、以印製印,減少了征服印度的阻礙。

偌大一個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就這樣被英國東印度公司一步步征服。

從印度的命運我們知道,內部的爭鬥會為外來侵略創造時機,被外來侵略者利用,到最後只能聽命於人。

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征服過程中我們學到,要學會借力打力,充分利用原來的結構來管理,減少阻礙,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

大家認為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隨手關注,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創,嚴禁洗稿抄襲,侵權必究!】

參考文獻:

《印度史》,

《帝國》,

《東印度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