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主動基金標準之「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這個是比較基金評價的標準化指標之一,也叫作風險調整後的收益,往往用來衡量基金每承受一份風險所能獲得收益是否具有性價比。


如果夏普數值為正值,說明收益大於風險,該基金平均淨值增長率超過了無風險利率(一般以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基準),意味著投資該基金要比存銀行性價比高。


正值越大則說明每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越高。但如果夏普數值為負值,說明收益小於風險,那麼買基金還不如存銀行呢。

這個指標反映的是歷史數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據也是動態變化的。當基金表現好的時候,夏普比率就大,而當基金操作不佳的時候,夏普比率就小。


夏普比率沒有基準點,其大小本身沒有意義,所以夏普比率不適合自己跟自己比較,只有在同時間段同類型基金橫向比較才有價值,如果拿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相比則沒有任何意義。

夏普比率是用來衡量基金管理人的風控能力,所以它是主動管理基金的指標,被動的指數基金不適用於該指標。主要解決的是我們能否長期、穩健、比較舒服地賺錢的問題。


用專業基金經理的話來講,一隻基金漲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冒了多大風險的情況下漲成這樣,畢竟,如果為了得到一點回報而付出的風險太高,不但在熊市時有“翻車”的風險,整個持有過程也會提心吊膽,投資體驗極差。

這個指標也不是萬能的,並不意味著夏普比率越大,買入後收益就一定越多,用夏普比率來輔助我們在選擇主動基金的決策上,其意義還是在於對比無風險收益利率相對哪個可能會更好。



提示:文章內容僅為作者投資筆記,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