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可恨的一對兄弟,臨死前在房頂上怒斥司馬昭,卻無人同情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三國裡也有許多親兄弟,比如著名的諸葛亮和諸葛瑾,兩人分效力於蜀國和吳國,當然更著名的便是司馬師和司馬昭,橫行曹魏。就在司馬昭時期,曹魏集團內卻又出現了一對兄弟,可謂三國中最可恨的,這便是:成倅、成濟兩兄弟。其中成倅是哥哥,在司馬昭手下任偏將軍,曾跟隨司馬昭,作為誘敵的前鋒,大戰過東吳的諸葛誕。而成濟是弟弟,在司馬府裡任太子舍人。從兩人官職來看,顯然都屬於司馬昭的鐵桿心腹類,按理說本應在西晉建立後,擁有大好前途,但奈何這對兄弟,卻幹出被唾罵至今的事情。這便是弒殺曹魏的皇帝曹髦。

三國中最可恨的一對兄弟,臨死前在房頂上怒斥司馬昭,卻無人同情

曹髦是曹丕的長孫,在曹芳被廢后接任了皇帝,那句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便是曹髦說出的。當然他在說出這句成語時,已下了決心,誓死拿回屬於自己的一切,要御駕親征司馬昭。於是召集起皇宮內的衛隊等,曹髦受持寶劍上車,指揮著這支"天子部隊",殺向司馬昭府。半路上,先遇到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面對曹髦親自衝鋒,司馬伷連忙躲了。就這樣曹髦衝進了司馬府,卻被賈充帶人阻攔住了。可問題是,司馬昭再牛逼,但他不是皇帝,曹髦再傀儡,卻是如今萬歲。眼看著曹髦衝鋒,哪個士兵敢阻攔?都紛紛後撤,不敢傷害曹髦一根汗毛。

三國中最可恨的一對兄弟,臨死前在房頂上怒斥司馬昭,卻無人同情

賈充急得夠嗆,萬一曹髦跟司馬昭見了面,那事情就無可挽回了,因為兩人必有一人會被殺,這是肯定的。無論曹髦死還是司馬昭死,自己的榮華富貴就全泡湯了。也是該著曹魏滅亡,正這時成濟及時出現了,但這裡卻有兩個版本。其一是《晉書》載:相府兵將止不敢戰,賈充叱諸將曰:"公畜養汝輩,正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濟抽戈犯蹕,刺之,刃出於背,天子崩於車中……即,賈充看著手下人都紛紛後退,不敢前去阻攔,便大聲怒斥:"司馬老大平時養你們幹啥啊?不就是為了今天嗎!"成濟頓時生出報恩之心,衝上去把曹髦殺掉了。

三國中最可恨的一對兄弟,臨死前在房頂上怒斥司馬昭,卻無人同情

而《魏末傳》中,卻出現了另一詳細版本:賈充呼帳下督成濟謂曰:司馬家事若敗,汝等豈復有種乎,何不出擊?倅兄弟二人,乃帥帳下人出,顧曰:當殺邪?執邪?充曰:殺之。兵交,帝曰:放仗!大將軍士皆放仗。濟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車下。即,賈充面對咄咄逼人的曹髦,點名叫成濟,說:"司馬老大今兒要危險!若一旦司馬老大垮臺,咱有一個算一個,誰也別想活,為何你們還不出擊?於是這哥倆就挺身而出,回頭還問賈充:"是殺,還是活捉?"賈充說:"殺掉!"於是這哥倆就衝過去了,曹髦說:"開戰!"兩軍交戰中成濟兄弟,殺到曹髦車前,殺死了曹髦。

三國中最可恨的一對兄弟,臨死前在房頂上怒斥司馬昭,卻無人同情

在對這兩個版本的對比中,可以看出《魏末傳》記載的更為詳細,其中賈充的誘導和決定作用是非常明確的。而成濟兄弟也曾出現過猶豫,還回頭問"殺死,還是活捉"。得到賈充的明確回覆後,才殺死的曹髦。而從《晉書》中,曹髦被殺後,陳泰強烈要求司馬昭,殺賈充謝罪的情況來看,顯然《魏末傳》的記載應屬實,即,此事賈充才是主謀。而成濟兄弟是具體的實施人。但賈充最終被司馬照保了下來,反而派兵前去緝拿這倆"弒君反賊"。

三國中最可恨的一對兄弟,臨死前在房頂上怒斥司馬昭,卻無人同情

《魏氏春秋》載:成濟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醜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即,成濟兄弟根本沒料到會得到這結果,不認罪,在絕望中赤身跳上房頂,開始怒斥司馬昭,最後被士兵站在房下,用亂箭射成刺蝟。成濟兄弟死了,並被誅了三族,卻無人同情!因為這對兄弟太可恨。之所以弒殺曹髦,並在最後跳上房頂怒斥司馬昭,究其原因,即不是他倆無腦,更不是出於對司馬家族的忠心,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富貴,可謂死不足惜!

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感興趣,不妨關注一下,有好意見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小編溝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