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藍馬甲”進校園 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知識宣傳

9月7日,由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海口市海瑞學校主辦,海南省老陶義工服務社等協辦的“2020年秋季交通安全開學第一課”在海口海瑞學校舉行,活動以“知危險 會避險”為主題,全校學校師生、家長、交警、海南省老陶義工參加。

海口“藍馬甲”進校園   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知識宣傳

當天,活動現場向師生和家長派送交通安全知識宣傳單。此外,海口交警現場講解交規,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獻上一曲《給你安全感》,同時現場進行一場“西瓜實驗”,模擬車禍現場,對兩個西瓜進行重擊,正確佩戴質量合格頭盔的西瓜,在重擊下完好無缺,一個不以頭盔來防護的西瓜,嚴重開裂,該實驗旨在警醒電動車駕駛員,騎車上路必須戴好頭盔。

“西瓜好比人的大腦,戴上頭盔和不戴頭盔,當出現突發狀況時,結果不一樣”現場交警強調,佩戴頭盔可關鍵時刻救自己一命。

海口“藍馬甲”進校園   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知識宣傳

海南省老陶義工服務社交通總隊隊長肖軍行與十名隊員參加活動,作為一線交通督導員,他們在海口各路口規勸不文明的行為。“不戴頭盔是其中的一種,這事對自己很不負責任的行為”肖軍行說,一些車主自己戴頭盔但沒有給小孩子戴頭盔,這樣危險來臨時,孩子便沒有了安全防護。肖軍行還強調,戴上頭盔後,必須要繫好頭盔的安全繩,否則危險來臨時,頭盔飛走了,相對於沒有戴頭盔。

對於車主戴頭盔不繫牢安全繩,志願者楊志龍告訴記者,海南天氣熱,不少車主認為系安全頭盔的繩子很束縛,為了涼快就不繫安全繩,甚至是摘下安全帽,等到路口看到交警才急急忙忙套上。“自欺欺人是很可怕的,這樣一旦出事,是自己承擔後果”。

海口“藍馬甲”進校園   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知識宣傳

為了讓交通知識深入學生心裡,海南省老陶義工社製作了交通飛行棋,吸引不少學生參與“下棋遊戲”,通過交通飛行棋遊戲,加深學生對交通知識理解,在心中時刻敲響安全的警鐘。

老陶義工一直堅持為城市的交通作貢獻,其宗旨為“傳播文明,服務社會”,這也吸引越來越多熱心公益人士加入“藍馬甲”的隊伍。老陶義工張立忠說,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在思想意識上,為學生構築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海口“藍馬甲”進校園   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知識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