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教学三部曲

南充市五星教育集团 谢芳

都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说:翻开书页,目光所及之处,美无处不在,最是低头唇齿轻启那一瞬间。

接触“主题阅读”是在2017年冬季,南充大剧院的会场内座无虚席,温暖如春。一位叫邢淑红的老师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别说孩子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听入了迷。

我喜欢语言,喜欢朗读,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朗读不着痕迹地带入课堂,让孩子们乐于学习,且学有所获。接触到主题阅读中的美读后,我认为找到了方向。

在疫情带来的宅家时光中,我跟随工作室的步伐,再次轻轻翻开“主题阅读”,细细品味,重新认识它、走进它,被主题阅读中的“美读”深深吸引。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于永正老师也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主题阅读的美读,以读代讲,优化语文课堂,六大版块三十种读法,渗透在一堂课初读课文、梳理脉络、品词析句、情感渲染、语用实践等每一个基本环节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张嘴朗读中就能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浓浓的语文味,兴趣盎然、自然不造作。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在美读教学中我有一些初步感悟:

三十种美读策略并非随意堆砌使用,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流程的逐步推进、学生年段的高低差异,采用恰当的美读策略,有效达成目标,让“以读代讲”得以有效实施。

美读教学三部曲

美读教学第一步:读准字音,读通句段

“强调重复读”、“承接读”可用于扫清阅读障碍、梳通句段,在初读课文时,使用较多。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古诗《画》时,可这样读:

师:远看山有色

生:色色色,山有色,远看山有色。

师:近听水无声

生:声声声,水无声,近听水无声。

师:春去花还在

生:在在在,花还在,春去花还在。

师:人来鸟不惊

生:惊惊惊,鸟不惊,人来鸟不惊。

运用“强调重复读”,学生对文段中的字词通过反复朗读记忆,有了初步认识,读通文段熟悉了文本也感知了内容,达成了初读课文时的朗读教学目标。

美读教学三部曲

美读教学第二步:理解文意,读懂文本

1.“师生问答读”可用于积累词语、梳理信息,降低低年级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我曾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时这样运用:

师:什么样的月儿什么的船?

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师:什么样的船儿两头尖?

生: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

师: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通过“师生问答读”,让学生学会了提问。“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师生问答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积累了重要的叠词短语,也为下面环节的叠词短语拓展积累做好了铺垫。

2.“译诗解文读”主要用于古诗文教学中。

邢淑红老师说过:传统的古诗文学习,主要借助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本义,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则建立在字词的基础上,采用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方法,组合式理解诗句,这种理解缺少诗境诗情。更何况,现代人要完全走进古人的世界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心境,不免有些强人所难。现代人读古诗,更可以融入现代人的眼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与古代诗人展开对话。主题阅读中的“译诗解文读”对学生理解古诗词效果非常显著,既让学生融情入境,又有对古诗文的诵读,既理解了诗文意思,又进行了阅读训练。

在观摩一位老师教学三年级上册《敕勒歌》时,他是这样带领学生读的:

诵: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读:敕勒川,阴山下。

诵: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诵: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读:天苍苍,野茫茫,

诵: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读:风吹草低见牛羊。

美读课堂中提倡的译诗解文,是一种以诗带文或以文融诗的方法,以一种素描古诗的方式展开学习,因为有文相配,大大降低了解诗的难度,反过来,又用诗意提升了文章段落的意境主旨。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真正向往和应该得到的课堂。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的阅读量,选择生动、易于理解的教学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

美读教学三部曲

美读教学第三步:

读中感悟,体会情感,驾驭文字

语文课堂要书声朗朗,也要动笔创作,美读同样可以在读写板块进行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主题阅读的各种课型中。

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可以这样安排:

在熟读课文之后,首先通过“词句对比读”体会小动物们见到下雪后的兴奋感情:

下雪啦,下雪啦。

下雪啦,下雪啦!

再师生进行“创设情境读”:

师:纷纷扬扬的小雪花,从高高的天上,轻轻地、自由自在地飘舞下来…

生:下雪啦,下雪啦!

师:我们仰着脸,不住地挥着小手,欢迎小雪花到地上来做客。

生:下雪啦,下雪啦!

接着,进行“角色体验读”:

生1:嘎嘎嘎,嘎嘎嘎,下雪啦,下雪啦!

生2:汪汪汪,汪汪汪,下雪啦,下雪啦!

生3:嗒嗒嗒,嗒嗒嗒,下雪啦,下雪啦!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在充分熟悉文本后,进行了角色体验,相信孩子们已经融入了这首充满童趣且有规律的儿歌当中了。此时,老师相机出示沙滩上的动物图片,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随机进行读写联动训练:

蓝天下,沙滩上,

小画家们来画画。

____画____,____画____,

____画____,____画____。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在几番美读之后,结合图片,一首首稚嫩却不失童趣的儿歌跃然纸上,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与成就感。

美读教学三部曲

以上几种美读方式仅仅是主题阅读美读的三十种方式这块“冰山”的一“小角”,却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美读教学一定要理清美读策略运用的先后顺序,加强朗读的层次性,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尽情、尽兴的朗读来感受文字的魅力,深化理解从而进行简单的读写创作,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语文课真正教会学生读中国美文、作中国美文。

邢淑红老师说,美读之“十全十美”:在课堂中要成就学生的诵读之美、欣赏之美、理性之美、想象之美、生活之美、发现之美、安定之美、心灵之美、创造之美、探究之美。作为老师,我愿意奏响美读教学“三步曲”,成人之“美”,带领学生诵出别样的美!

文字:谢芳

编辑:凡文娟

审核:郭林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