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yte of Python》閱讀記錄——Python中的數值運算與賦值

本節內容,我們來討論一下關於Python中如何進行數值運算與賦值的操作:

首先,對於簡單的操作方式,自然可以這樣去寫:

a = 2

a = a * 3

這樣可以明確的表達,第一步我們將2賦值給a,第二步我們又將a * 3的值再次賦值給a。這是一種可行的描述方法,但並不是我們習慣的。因為Python可以讓我們把它寫得更加的簡潔和美觀。所以我們還可以這樣去描述:

a = 2

a *= 3

這樣的描述方法和前面的效果是一樣的。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需要進行將某個變量自身加個數、減一個數、乘一個數、除一個數等等的操作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寫成這個樣子:

a = 16

a += 1

a -= 3

a *= 2

a /= 7

我們去試試會有什麼效果呢

《A Byte of Python》閱讀記錄——Python中的數值運算與賦值

不好意思哦,開始把除號打成了反斜槓,系統自然要報錯了。經過驗證,乘方(**)、整除(//)和求餘數(%)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法去寫。

《A Byte of Python》閱讀記錄——Python中的數值運算與賦值

也就是,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果:

變量 = 變量 運算符 表達式 可以演變為 變量 運算符 = 表達式 。

當然,我們也知道,任何的運算都是有優先級的。我們在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過我們要先乘除後加減。對於Python來說,規則也是一樣的,先乘方,再乘除、後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

接下來,來看一個案例,我們在pycharm裡面去建立一個expression.py的Python文件,並輸入以下代碼:

<code>

length

=

5

breadth =

2

area =

length

* breadthprint(

"area is "

,area)

print

(

"perimeter is"

,

2

*(

length

+ breadth))/<code>

輸出結果為:

area is 10

perimeter is 14

我們來看一下它是如何工作的:

矩形的長度(length)與寬度(breadth)存儲在以各自名稱命名的變量中。我們使用它們並藉助表達式來計算矩形的面積(area)與周長(perimeter)。計算面積的時候我們將表達式length * breadth 的結果存儲在變量area中並將其通過print函數打印出來。計算周長的時候,我們直接在print函數中使用了表達式2*(length + breadth)的值。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到Python是如何漂亮地打印出輸出結果的。儘管我們沒有特別在area is 和變量area之間指定空格,Python函數也幫我們自動加上了。所以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整潔的輸出結果。同時程序也因為這樣的處理方式而變得更加易讀。這便是一個Python是如何讓程序員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美好的範例。

通過前面學到的內容,我們已經瞭解瞭如何使用運算符、操作數與表達式,這些都將是我們以後構建任何程序的基本塊。或許我們不需要特別去記憶這些都能夠編寫出一些程序出來,但是通過對這些的瞭解,我們可以更好的去設計我們的算法,編寫出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的程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去學習Python基礎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