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在亞洲南部,有一個獨特的文化遺址,那就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古代的印度起源於哈拉帕,如今屬於巴基斯坦領域,因此以"印度河流域文明"而在世界上著稱。

古印度文明,不管是琳琅滿目的城市建築,還是與眾不同的地質風貌 ,不管是獨具特色的文化遺址,還是匪夷所思的創建者之謎。

都引起了世界領域考古學家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開始探索這段文明背後所傳遞的精神。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得這個曾經璀璨八百年之久的古印度文明,瞬間裡變成一片廢墟,在世界歷史傳承中徹徹底底地消失呢?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座文明之城,共同探索印度文化的秘密?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古印度建築

一、文明之源—印度河流域的地質風貌

  19世紀中期,代表人類文明象徵的印度河流域被人類所發現,但卻並未找到它的源頭和遺址。直到1974年,考古學家才終於找到了該項文明的發祥地。這個遺址是來自於伊朗高原東部地區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促進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聯結和紐帶。在一段時期內,伊朗高原的東南地區以丘陵地帶而聞名,人們將它的存在歸屬於伊朗高原沿海一帶。

接著,各種專家學者們開始對伊朗高原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們發現,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都保持了地理環境史上的完整性和統一性。由外圈的山脈和內部的陸地之間的地理差異,使這個地方降水量充足,土壤肥沃。廣大農民在壓迫的條件下,開始以廉價的勞動力形式進入了經過了沖洗的平原地區,於是這種具有少雨量的坡帶地區之間的傳播顯得更加的困難。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印度河流域遺址

他們的房屋採用已經曬乾的泥磚,以此來作為建築的材料,然後,實現了這種陶瓷藝術文化的廣泛發展。之後又開始使用了一些農業的工具,經過打磨之後的石器製造業也開始廣泛的運用到社會工作當中去。隨著一些裝飾品的出現,人們也開始收集起各種首飾。

後來,梅爾嘎赫迎來了金石並用的時期,據歷史學家發現,在開發的三千多個牙齒之中,有11顆是有被動過手術的跡象。一位來自於羅馬的專家,根據當時博物館的牙齒痕跡還原了那時期所使用的牙鑽。之後,隨著時間的變化,這個牙鑽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牙醫證據。

農耕產業的不斷壯大發展,梅爾嘎赫終於迎來了青銅時代,進入新世紀的曙光時代,陶瓷產業得到了大量的推廣,應用於墳墓等領域。

與梅爾嘎赫文明齊名的哈拉帕文明也發展起來,其核心區域是印度平原一帶,這個文明的特點是各地的文化特徵,整合成一個"文明"的象徵,這也意味著哈拉帕文明逐漸走向了成熟。哈拉帕各地的城市之間規劃嚴明有序,建築井井有條,讓人看到了這個城市整齊劃一的佈局。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古印度文明城堡

二、革命聖地—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建築

哈拉帕文明所呈現的城市化格局,一定意義上也加強了各領域的政權之爭,各大城池之間開始了廣泛的革命運動。

而印度河流域的遺址根據地,分為澤點發掘和密集發掘兩個方面。以泥磚為主要原材料,通過人工構築的方式,來建造城堡、堤防、聚會堂等建築,而下城和衛城個兩大結構分別有著疏通下水溝和防禦外來侵犯的功能。

哈拉帕遺址的創建,象徵著印度河流域建築物的一種廣泛傳播,於是在世界各地紛紛興起。

他的衛城和穀倉在分開的小丘上,中心是一個水井,用來防禦軍事襲擊。而在這個遺址中所出土的墓陵,有骸骨以及各種陶瓷和珠寶裝飾品。建築物的下層部分,是由現代的類似城鎮組成的,基於其特性並不能夠進行深入的發掘,但是它卻也可以復原古代遺址的樣貌。而城池的大街小巷,也是以整齊排列建築的風格為宗旨,中間設有有排水溝,體現了這個城池的秩序性。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印度的農耕文明

羅索爾,作為該領域唯一的海港城市,不僅有排水溝遺蹟設計,也有碼頭等建築形式的存在。而提到當時社會最華麗的城市,朵拉維城市當之無愧。他所在的位置是屬於內陸地區,而且比索爾出現的時間更早,它的結構分為衛城、中城和下城三個環節。這種建築的房屋都是由石頭建築而成,與之前古都會所設計的建材有著不同之處。這也具備由石頭開發的蓄水池、臺階的大浴池等。這種建築以其獨特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在當時的建築領域內引起了轟動。

除此之外,在1964年,印度的吉拉特邦遺址被偶然發現,它建立在原有土著居民定居的地點上,是哈拉帕文明較晚的部落聯盟,這個文明有400年之久。印度人曾聲稱,再次發現的文物遺址能夠證明這裡是亞利安人之前所居住的地方。但是這一假設也受到了歷史學家之間的激烈爭論。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印度國家的建築風格

以上的這三個遺址都不在印度河三角洲之間,而是處於南方的方位上。20世紀初,意大利的一位考古學家發現了卡里班甘遺址。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並沒有被承認,而如今這種觀點才得了證實。該遺址有最早的犁耕跡象,也就證實了在公元前2800年的哈拉帕文明時期,竟然也同樣出現了這種農耕文明,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公元前兩千年之時,這種文明逐漸消失,聚落也逐漸被世人所遺棄。

三、文化之標—印度河流域的特色遺址

隨著紡織棉線的出現,印度河流域成為大陸時期最早的棉紡織文明基地。

從遺址的各個墓穴中所出土的棉線,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棉紡織物。但是這個文明時期的青銅器卻並不發達,在這裡沒有留下任何戰爭的痕跡,也沒有軍事演練的設備。似乎這裡的人們追求生活上的安寧與舒適,其城市規劃和設備都體現了這個文明的慢腳步。此外,發達的水利工程,運用十進制的演變方法,也成為了古代度量衡文明之一,隨後,在這個文明中,出現了秤砣,蘇美爾遺址便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從印度河流域所出土的文物,能夠看出他們對大母神的崇拜,但哈拉帕文明宗教性卻與其他的它有著極大的不同之處。浮雕、銅像雕塑物等的出現,主要用到現實社會,而非宗教用具。

哈拉帕文明的另一大特色是沒有發現"宮殿",亦沒有所謂"廟宇"、"教堂"等建築物的出現,普遍以大浴池來代替廟宇的功能,用作宗教儀式沐浴之效,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一個巨大的意外。在這種意外的歷史事件之下,大浴池也成為了印度教規模最大的洗滌沐浴聖河所在。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印度教徒的朝聖

如今來看,印度教徒之間最大的朝聖節便是前往聖河沐浴淨化,在印度眾多的人群的背景下,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暴亂之風,由於前往的人數眾多,多次發生過踩死人事件。最值得一提的是空巴梅拉朝聖節,十二年經歷一次全週期,每144年出現一次總週期,這被稱為"大空巴梅拉"。這一天到來之時,總會有無數人蜂擁而至,例如,當人們期待了許久的2001年到來時,朝聖的參加人數達到了7000萬,被踩死的人不計其數,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轟動慘烈的朝聖活動。

在南印度地區,有一個並不發達的地區,叫做泰米爾納德邦,這裡也擁有佔地近7畝的數十座人工水庫,並且擁有眾多的供水渠道,這裡每年的朝聖者也有數百萬之多。

四、歷史之謎—印度河流域的始建鼻祖

在印度的信徒朝聖節出現之後,人類世界開始出現了一種斷層理論。哈拉帕文明和印度的延續之間存在著不可言說的微妙聯繫。而眾多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均無法證明哈拉巴文明是否曾經被雅利安人所取,在印度半島這段文明的建立者,是雅利安人還是當地的土著居民?

而在古代歷史中,與兩河流域相聯繫的陶土印鑑中被發現。陶瓷藝術上所呈現的動物圖形,引起了史學家的廣泛爭論。有的人認為是動物生存的原始遺蹟,有的人則認為是一種美術設計的體現,代表了一種藝術的呈現形式。奇怪的是,這種相同的動物圖形,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印記,看起來根本不屬於同一個書寫的模式。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印度的陶瓷藝術

但是毫無疑問,這段文字書寫的發明可以加速人們對哈拉帕文明文字傳播的進一步認識。然而,人們並沒有對哈拉帕文字進行破譯,因為它的符號數目非常多,而能夠表達文字意思的詞卻太少,同時有些符號在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即使利用計算機協助技術來進行破譯,也具有很大的侷限。

現代技術的發達,卻依舊不能夠使得人們讀懂這些文字,所以這個哈拉帕文明究竟是誰創建的?至今還沒有得到具體的回答。有傳說表明,這是集中在南印度的達羅毗荼人的文字,這個種族被當地的印第安人驅趕到南部半島,創造了這種文明。但是後來的證據證明,南印度人並沒有移植哈拉帕文明的跡象,這種傳言在社會上也就不攻自破。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印度文明之城

在19世紀中期。美國的考古學家在叢林發現了文化遺址,這是高棉人在12世紀創建的,位於沙湖地區。但隨著高棉帝國的衰亡,逐漸向湄公河下游開始進行轉移,從農耕資源的內陸國變成了一個與世界貿易相關聯的出口國,同時這個國家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並沒有被叢林所襲擊。這場隱藏於世界深處的文明,在19世紀,最終被法國的殖民主義者推舉為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名錄。

五、文明之逝—印度河流域的衰落道路

在印度兩河流域建立之初,曾經流傳了一種傳說,即雅利安人是印度的本土居民,而非歷史上的遷徙者。這種學說自成立之初,便遭到了印度土著居民的強烈反對。雅利安人的支持者們為了捍衛此學說,甚至驚動了研究界的全部領域。而古印度本土起源說的擁護者則表示,雅利安是後來入侵印度的侵略者,在歷史上是掠奪強盜的性質,試圖通過製造輿論來改變歷史形象。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學說,引起了了學術界的強烈爭論。

公元前17世紀,隨著雅利安人的來臨,印度的哈拉帕文明開始走向了滅亡之路。

公元前18世紀前後。印度河流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由於全球季風氣候的逐漸弱化,這裡的天氣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乾燥、寒冷,這與哈卡拉河一帶所宣揚的"薩拉斯瓦蒂聖河"效應有著相似之處。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古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1700年,哈拉帕都市失去了原本的寧靜祥和的"哈拉帕式"都市規劃,這裡的聚落逐漸開始進行了分化。在南部、東部以及恆河上游等地區,發展出了許多新的部落聯盟。此時的聚落城池是以哈拉帕文化的燒磚建築倒退回泥磚建築。

以上的種種跡象表明,城市的文化開始逐漸在人類文明史上倒退甚至是消逝,也象徵著印度兩河流域的文明漸漸淡出了歷史文化的舞臺。

青銅時代,出現了著名的"赭色陶文化",被認為是是哈拉帕文明繼承者,這種文化的結束,代表了青銅時代的終結。隨著"黑與紅陶文化"的誕生,北印度之步入鐵器時代,與此同時,灰色彩陶文化的誕生,標誌著恆河平原的鐵器時代也將來到。

公元前200年,孔雀王朝之興起。有人認為這是哈拉帕文明的復甦跡象。例如,度量衡的出現,梳子和象牙骰子的廣泛應用,以及石頭燒磚類建築的出現等,進一步推動了文明的發展。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歷史說服力,但是區別在於,此時的孔雀王朝農作物發展迅速,主要以小米、蜀黍等作為主食。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璀璨千年的印度文明,為何迅速銷聲匿跡?

兩河流域示意圖

遠古時代的古印度流域文明,起源於哈拉帕地區。經歷了的農耕、青銅、鐵器三個時代。以其獨特的建築藝術和城市規劃,在文化史上取得了歎為觀止的成就,也為統治階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文化基礎。然而,在歷史上,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加上嚴重的乾旱洪水的自然災害影響。這座文明古城,逐漸走向衰敗之路。以上幾種因素並不能夠解釋,曾具有近千年燦爛文明的印度河流域,在轉瞬之間變成一片廢墟,並不留痕跡地從人類歷史上消失不見。當然,至今也仍然沒有人能夠完整的解釋現象,人們便只能通過主觀臆想,開始進行了大量的猜測。

曾經轟動世界的璀璨文明,如今卻只剩下一片廢墟和虛幻的猜想,這讓人們唏噓不已。但是,正是世界上各種文明的此起彼伏,構成了文化多樣性的意識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