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1

3月26日,AI芯片龍頭寒武紀遞交招股書,赴A股科創板上市。僅僅68天之後,寒武紀便拿到了過會的批文,創下了今年過會最短時間新記錄

一方面,市場非常關注寒武紀的一舉一動,揪動著大家的心;另一方面,也可見政府是非常支持有技術實力的芯片企業上市的,畢竟中國集成電路企業需要一批領軍企業帶頭。

寒武紀過會了,A股市場將又多了一家芯片獨角獸,給足了市場以信心。當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頻頻打壓華為、在芯片領域肆無忌憚的卡脖子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普通的國人,還是場內的投資者都對寒武紀給予了很高的期待

一位芯片老兵曾語重心長地談到:“我們真的很希望他能成為中國芯片領域的一面旗幟。對於寒武紀的這個潛質,產業界是有認知的,他有足夠的算法,背後有很好的背書,同時他的投資人裡有很多相關產業背景的,我們確實非常希望能夠看到他成長為一箇中國乃至全球的巨頭。”

國人的期待是一方面,但寒武紀能否真真殺出重圍,在AI芯片大有作為,還需要市場殘酷的考驗。

寒武紀的未來不確定,但過去的往事,仍值得回味。

2

說起寒武紀,不得不提龍芯。

龍芯團隊是中科院計算所研究院胡偉武總師於2001年帶領起步,並於2002年立項並獲得國家500萬元研發資金。一直到2010年龍芯團隊成立公司時,前後總計獲得國家5億元研發投入。

2011年開始,龍芯已經不需要國家科研經費,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了。尤在2019年UOS誕生之後,騰訊QQ、金山WPS等國產巨頭加入對龍芯的支持,龍芯儼然已經成為黨政機構國產辦公場景國產替代化的核心。

這意味著即便遭遇類似華為芯片、系統、軟件等多方面斷供的糟糕情況下,國內仍有芯可用。說白了,龍芯是用來保底的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來源:網絡)

胡偉武帶領攻關芯片研發的同時,還帶出了一大批研究生,其中一個是陳雲霽,一個是陳天石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陳雲霽(右),圖源:網絡)

陳雲霽是天才少年,年僅19歲便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進入中科院計算所進行碩博連讀,其導師便是胡偉武。24歲,陳雲霽取得博士學位,25歲成為8核龍芯3號的主任架構師,29歲晉升為研究員。

陳雲霽還有一個學霸弟弟——陳天石。出生於1985年,16歲便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後來同樣進入中科院計算所進行碩博連讀,20出頭博士畢業,31歲研發出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在AI芯片研究領域已經有超10年經驗。

哥哥的研發方向是芯片,弟弟的研發方向是人工智能。兩兄弟一拍即合,有了創業的火花

2012年,兩兄弟帶著幾個中科院計算所的兄弟,包括劉少禮、郭崎、劉道福、杜子東等人,啟動了神經網絡處理器(AI芯片)項目,這成了寒武紀的技術來源。

2016年3月,寒武紀創立。

陳雲霽曾對外坦言,“我性格偏外向、膽子大,喜歡做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情,更適合搞科研。”公司創立後成為了寒武紀的首席科學家,但又於2016年11月離職,後繼續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而弟弟陳天石成為了寒武紀的董事長兼CEO,並一直到今。

有人說,龍芯團隊培養出了陳氏兩兄弟,國家前期的投入怎麼看也是值得的

3

寒武紀成立以來,先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芯片、基於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雲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於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來源:招股書)

尤其是寒武紀1A、1H,因為華為海思一炮而紅

這兩款芯片分別搭載華為海思麒麟970、980芯片上,並集成於華為P20Pro、Mate20Pro、Mate20X等手機上,出貨量過1億部,而這是公司2017-2018年最大的營業收入來源。

轉眼2019年6月,華為發佈nova5新機型,搭載的是麒麟810,而這款終端移動處理器是基於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的手機AI芯片,而不是寒武紀的。

2019年,寒武紀最大客戶——華為海思帶來6365.8萬元營收,較2018年大幅下滑44.28%。海思營收佔比也從2018年的97.63%迅速跌落至14.34%。

寒武紀還表示,由於華為海思自主研發芯片處理器架構,除已達成的合作外,華為未再繼續採購寒武紀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

並且,其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可以替代華為的客戶,且未來華為繼續大量採購公司產品的可能性較小,預計2020年終端智能處理器IP業務收入仍將下滑。

寒武紀因華為而紅,現在卻從客戶身份變成了強大的競爭對手

4

2019年除了IP業務,寒武紀還發力了智能計算機集群系統、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

2019年,公司第一大客戶從華為海思變成了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營收金額達到2.07億元,佔比總營收的46.65%。這一客戶與去年4月25日與中科院計算所簽訂了合作協議,建設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項目。

這樣看來,寒武紀第一大客戶多多少少有中科院計算所的提攜。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來源:寒武紀招股書)

第二大客戶是西安灃東儀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營收8108.46萬元,佔總營收比例的18.26%。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大營收來源均是政府客戶。

第三客戶是公司B——中科曙光。這家企業與第一大客戶存在一定合作關係,另外又是寒武紀本身的關聯方。

(來源:招股書)

未來可能會痛失華為,寒武紀的IP業務令人揪心

不僅如此,寒武紀的業績表現非常慘淡。2019年,寒武紀總計營收4.44億元,但鉅虧11.79億元。這主要源於5.4億元的研發投入以及9.4億元的股權支付。所謂股權支付主要是指股權激勵。

當然,扣掉股權支付,再將一部分研發投入進行資本化,好像業績也不會如此不堪

並且,2019年末,寒武紀賬上還有3.83億元現金,還有38.99億元結構性存款。看起來並不缺錢,為何還是要來科創板上市呢?

或許,看看前期進入的資本大佬,就明白了。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來源:格隆匯製圖)

5

從中興、華為事件以來,A股市場芯片股被頻頻大肆炒作,喊著國產替代化的口號,持續無節制暴漲。

2019年以來,卓勝微大漲超1000%,南大光電漲超600%,韋爾股份、聖邦股份、晶方科技均暴漲超500%,還有……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來源:Wind)

再看估值,市夢率就在眼前。不過,芯片行業裡面的實力選手屈指可數,但披著芯片馬甲來套現減持的可真不少芯片成為了創富的聖地

寒武紀的前世今生

(來源:Wind)

當然,寒武紀上市之後,想必也一定會遭遇爆炒。但在鉅額財富面前,可別不要迷失自我!

大夥只是抱有期待,寒武紀能夠真真正正崛起,在芯片長征路上殺出一條血路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