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看看那變窄的血管,受損的神經,潰爛的口子,想死啊!”

“深讀君,不想得糖足,求預防妙招!”

哪些人容易得糖足?平常需要注意啥?

小板凳準備好了嗎?正片走起!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糖足誘發因素有哪些?

年齡

研究表明,年齡增長是糖足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學家發現,糖足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且年齡越大,發病越多

糖尿病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下肢血管病變也更加嚴重,更容易引發糖足。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修復能力下降,傷口癒合的時間延長,更容易造成傷口潰爛,搞出糖足。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性別

糖足發病也可能和性激素有關。

據統計,糖足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

有科學家推測,可能是雌激素有保護血管的作用,才導致糖足患者男女比例出現差距。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糖足日常預防

要想預防糖足,首先思想上要有足夠的重視,將足部護理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避免細菌感染

糖友血液中的高糖,是細菌的最愛,細菌感染要提防。

其中造成糖足潰瘍的細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其次是鏈球菌、腸球菌、腸桿菌和厭氧菌等。

所以,糖友要注意足部清潔,使用物品常消毒。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減少皮膚損傷

損傷可是糖足悲劇的開始呦!

常見的損傷有燙傷、凍傷、磨損傷、修腳傷、修甲傷等。

比如洗腳水太燙了、剪指甲損傷了、鞋子太擠了、走路太多了、修個老繭傷到了等等,都容易造成皮膚損傷。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深讀君小提醒

糖友們愛護腳丫是關鍵,適度水溫洗腳丫,指甲不要剪太短,鞋子儘量要寬鬆!

糖足患者腳長了雞眼、老繭,自行處理容易搞出傷口,應尋求醫生的幫助。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勤檢查

糖足患者的感覺神經受損,對疼痛不敏感。

為了避免足部傷口被忽視,延誤治療時機,糖友們要每天檢查足跟、足底、趾縫等部位有無潰破、裂口、水皰等,發現傷口及時就醫。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確診糖足要做啥檢查

定期篩查

糖友們請注意,預防糖足,定期篩查很重要。

確診糖尿病5年後,每年都要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的篩查。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檢測神經病變

神經系統有沒有受損,可以通過神經對溫度、疼痛、震動等刺激的反應來進行判斷。

舉個栗子。

想知道神經對溫度的感覺是否正常,可用試管盛不同溫度的水,再去接觸患者的皮膚,看看患者對冷熱的反應。

對溫度的反應越敏感,說明神經受損的程度越輕,反之,也就越嚴重!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檢測血管病變

下肢血管是否發生病變?病變的程度如何?血液流通是否順暢?血管病變檢查幫你看。

醫生可以通過患者足背部正中最高點脈搏跳動的強弱,來判斷血管是否通暢

如果搏動減弱或消失,說明下肢血管不暢

醫生還可以通過CT血管造影來檢測血管是否存在病變。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深讀君,你實在太厲害了,這糖足的發病因素、預防、檢查一集過,給你32個贊。”

“深讀君,我已經是糖足了,還有救嗎?該咋治呀?”

深讀君下集為你送上《糖足治療篇》,親,一定要來呦!啾咪!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識別下方二維碼

體驗9.9元極速問診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潰爛,壞疽,截肢超可怕!做好這些生活小事就能防糖足!糖友必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