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析法学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考

法学没前途不值得报考的理由:

1.全国滥招生,工作不好找,毕业即失业。

2.法学毕业生几乎饱和,就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不理想,专业对口率极低。

3.法律专业工作岗位少,门槛高。毕业后,虽然公检法机关是最好的就业场所,但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考试很难,通过率不超过10%

关于上述理由的详细分析

上述这些都是事实,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再来详细分析下这些情况。

1.关于就业不理想的问题,所有人文社会学科都不如理工科,不单单是法学。很多时候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期望值高,不屑于做那些好像谁都能做的工作。就业率不是衡量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2.关于专业对口率,同样所有人文社会学科都不如理工科,不单单是法学。其实学习基础类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好处就是干啥都行,法学专业也是如此且在法律方面有优长,比如人事部门,销售部,广告部,媒体中法制栏目编辑记者等,当年我找工作时,一个公司招聘市场推广,面试考题就问签订合同时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合同用哪个?学过经济法就很容易,一般人就不知道了。其实网上传的法学等最没前途的学科,这些都很片面的,像中文,哲学,经济学这种基础理论类都是后劲很足的,咱们省电视台广播站大部分都是中文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也有很少哲学的,从长远看中文和哲学专业后劲更足,因为实用实操类的很快就能掌握学会,而厚重的知识积累,读过的书,深邃的思想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些无形的财富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前行的能量。

3.关于国家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很难,通过率不高的问题,越难考说明含金量高,一旦通过就能跨入公检法圈子,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最起码也是进入了社会精英的行列。

什么人适合,什么人不适合法学专业

1.家里有门子的,这个我不多说了,都懂。

2.有名利心,有野心,想出人头地,爱当官,爱权力,想跨阶层的。公务员系列的公检法的社会地位,手中权力,发展前途都知道,律师、法律顾问的收入,社会地位大家也都知道,就算你啥也不是起码还有一帮律师和公检法同窗。一个律师会结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这个交际面人情网就自己想吧。

3.光有野望没有付出也不行,都知道法学毕业生是基本饱和的状态,不出类拔萃啥用没有。所以如果够聪明够优秀就沉下心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水保持你的优秀,如果不够聪明不够优秀就要靠坚韧不拔的精神,靠超乎众人的勤勉,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去超越那些聪明人成为那部分出类拔萃的。没有自制力,没有恒心毅力,不建议报此专业。

4.法学属于纯文科专业,需要记性好,能理解和背诵,法律上万,法条无数,记性不好的就不适合。

5.无论是学习还是法律实务工作,都需要从错综复杂的现象和事实当中分离出法律要件,进行缜密地逻辑推理,很多时候往往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和不同的情况,因此,虽然法学是文科专业,但对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要求。纯靠死记硬背是做不到出类拔萃的,不出类拔萃学这个专业就没有意义。

身边学法学的真实例子

例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个爸爸的同事,比我大不少,在老家工厂做普通工人(厂子效益不好,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当时我在学校读书,他三十多岁还在考律考,因为考了好几年没过,这回破釜沉舟办了停薪留职来哈尔滨专心备考,老婆孩子在老家也不管了,让我帮找学校附近的宿舍帮办饭卡啥的,我很不理解的说:干点啥不好为什么非要考律考,我们学校旁边做小买卖的也行啊,卖肉夹馍的一年都十多万。他用异样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好像是强压不满说:那种活我怎么可能干呢?然后气氛比较尴尬了。之前我爸说他没上过大学,应该是读的函授或者自考,然后就一头扎在律考上好几年。当年他又没考上。后来听说去了别的学校备考,可能我说话伤害他了。又过了几年我爸有天说他考过了,辞职去南方了。真是深感佩服,真是有志者事竟成!这是我见过最有恒心毅力的人了。

例2.法学专业毕业无业游民一枚,毕业后还在坚持律考,后来认了个干爹,给整到检察院也不哪,这个具体我说不上来,反正就是做法庭还是律师的记录员,没有编制,但起码对口,最主要是认识检察官,律师啥的让她很高兴很满意。后来律考过了,因为人脉,轻松的就进了律所很快就从律师助理成为能接案子的律师,收入大增。后来,还尝试去了南方两个月,给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法律顾问,因为不适应环境又回来了,回来就说南方工资真是高,两个月也没干啥,临走老板给了30万。

例3.这是个非常走运的家伙,在学生时代没任何波折就过了律考,本职工作是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兼职律师,后来听说成为某律所的合伙人了,收入圈子人脉都大大的,一帆风顺的家伙。

关于法学专业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观点和分享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