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可及》——告別低智商的善良,是高情商的體現

今天看了一部老片《觸不可及》,這部法國電影在豆瓣多達52萬人評價,而且評分高達9.2分,在TOP250電影榜裡排第25位,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

平常很少寫關於電影的影評,但這部片子真的感動到我了,特別是最後一幕。整部片子下來笑點與淚點齊飛,主要講述了一名白人億萬富翁,因跳傘導致癱瘓要長期臥床,要請一名全職陪護服侍他的日常起居。

由於這份工作薪酬極高,而且環境舒適,所以應聘者眾。但幾輪下來很多有專業看護知識以及經驗的應聘者都被男主刷了下來,最後入他法眼的居然是一名剛出獄而且毫無經驗的黑人混混德希斯,你說奇怪不奇怪……

但是接下來才是我想要說的,之前那些應聘者之所以被淘汰,是因為他們拿身為億萬富翁的男主,當成病人殘疾人看待,都是希望用同情心以及愛心,還有專業技能去打動男主。

但是,男主非但不領情,反而還深感被歧視。而他最後選擇了那個黑人混混,身邊的人包括他的女助理都很不理解,然而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觸不可及》——告別低智商的善良,是高情商的體現


看到這我不禁暗暗地叫了一聲:說得好!

這種價值觀,在其他地方我不敢說,但是在國內,卻是很多人不認同的。國人最認同的是什麼?善良。但其實他們所認同的,更多是那種愚蠢的善良。

什麼是愚蠢的善良?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

以前曾參加過一些佛教組織放生的活動,我通常都是到市場買一些泥鰍,然後放到公園的湖裡,因為泥鰍沒有什麼攻擊性,放到湖裡既能活下來,也不太會擾亂湖裡的生態平衡,所以基本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有一些信眾,則是去花鳥魚蟲市場買了很多小的蛇,還特意驅車到山裡面放生。他們既不管蛇有毒無毒,也不管如此密集放到一個地方之後蛇能不能活,更不管會不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反正就是覺得蛇靈性,可能放這個福報更大,就放了。

還有一些人會買龜放到江裡面去,但實際上那是陸龜……

這類人無一例外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智力根本無法發現被幫助者真正的需要,他們所認為的對人善良,僅僅是出於滿足自己"佈施"之後的那種虛幻的成就感而已。

好像男主那樣的殘疾人,他真正需要的,可能就是一種不想被當作異類看待的尊重。但是,絕大部分人就好像之前的那些應聘者一樣,用自己的"善良"去對待他,希望能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那種關懷備至,但是這等於是讓別人時刻都能意識到自己的不幸。

這種"善良",就是低智商的善良,一種以施善者的自我為中心的善良。他們的"行善",本質上就是出於自己的道德優越感而為之,全然不顧受助的人(或者動物,比如那隻陸龜……)的感受,是一種自私的行善。

而反過來說,高智商的善良,就是以受助者為中心去考慮,設身處地去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處境,給他們最大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行善。

正如王小波在《我看老三屆》一文裡,提到自己有一個先天殘疾,但卻很自強的老師。在文中王小波提出了自己的一個觀點:

對殘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當殘疾人。

富翁男主之所以炒掉所有"同情他"的看護,唯獨留下做事大大咧咧的黑人混混德希斯,正正就是因為德希斯常常忘記了他是個殘疾人。

最後推薦沒看過的朋友都看看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