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對自己臣服」

如何做到「對自己臣服」

面對了,承認了,才是臣服!


曾經有一位患有強迫症的高中生,來門診跟他的心理諮詢師說:“我好錯亂,我不行了,撐不下去了,我一定要住院。”

諮詢師感覺很意外也很緊張,因為他上個星期的治療進步很大,已經開始恢復功能,可以回學校上課了,怎麼忽然變得這麼嚴重?諮詢師問他情況,卻什麼都問不出來,然後就轉到我這邊來。

我跟這個孩子說:“我知道你很慌亂,如果真的要住院也沒有關係,但我們先來談談這些慌亂的感覺,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他說:“沒有啊,什麼都沒有發生。”

我又跟他說:“我聽諮詢師跟我說,你最近有寫一些文章,也試過投稿,投稿情況怎麼樣呀?” 他說最近被《聯合報》退稿了,原本覺得自己的文章一定會被登出來,沒想到被退了。我問:“這個退稿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他說就是失敗。

我說:“會不會是因為退稿這件事打擊了你,造成你的痛苦?”我接著說:“你之前感覺很糟糕,然後諮詢師鼓勵你找回自信。你覺得諮詢師對你很關心,你想振作起來表現給他看,然後就開始去投稿,沒想到正要振作起來的時候又被退稿了。而這一次的投稿又是諮詢師鼓勵你的,被退稿不但讓你覺得自己又失敗了,而且對不起諮詢師。”

如何做到「對自己臣服」


我繼續說:“當年許醫師剛開始推廣賽斯哲學思想的時候,也被退稿過。沒有關係,被退稿很正常。”

他一聽就說:“許醫師,真的會是因為這件事情嗎?”我說:“有可能啊。因為你最近才剛剛取得了一些進步,就又受到打擊。就好像腿斷了剛好的人,突然又受到挫折。其實這是沒有問題的,英雄總是要多挫敗幾次,不然沒有辦法成就豐功偉業啊。”

後來,這個孩子就回去了,本來想要住院的,竟完全化解了。因為他內在的某一個部分被抓到了。

人都有盲點,我也有自己的盲點。人有時候看清楚自己不容易,我們都有自己不承認的地方。

比如,你回家對老公或太太發脾氣。對方問你怎麼了,你一定會說沒事。其實當然有事,比如,也許是因為在公司被老闆罵了。

如何做到「對自己臣服」


我們常常會自我否定、自我隱瞞,因為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真正的內心。當我們學習和修行的時候,一定要回來誠實地面對自己,對內在的某一個自己臣服;如果你是愛他的,就不要說:“我才不愛他,我恨死他了。”那個部分也是某一個你,你要對那個自己臣服,承認你有那個自己。

請真實地回來自我面對。當承認的時候,你會很快樂。當承認你有那個自己後,你就不再全然只是那個自己。當承認你很憤怒,你就不會一直憤怒;當承認你很傷心,你就不會一直傷心。這就是觀照和覺察。

當承認你的確全然失敗了,你就脫離了全然失敗;因為你有了一個願意面對全然失敗的自己。自我面對、自我承認非常重要。

你沒有對任何人屈服,你是對自己臣服,而這是最快樂的一件事。承認那個自己,不是說你只是那個自己,而是你有那個自己。你有很恨他、很想把他閹割掉的自己;你也有很愛他、沒有他你會死的自己。這些都是同時存在的。

你唯有全然地承認、全然地面對、全然地臣服才會解脫。你承認自己沒有他會死,你就能夠沒有他而不會死。因為我們沒有全然地面對,才會矛盾、掙扎和痛苦。讓我們全然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如何做到「對自己臣服」


這也是學習如何產生自己的力量的過程。我們也要常常回來自我疼惜,讓內在的力量回來觀照自己,然後自我肯定、自我疼惜、自我同理,甚至好好地獎勵自己。只有願意這樣做的時候,你才會對自己產生真正的慈悲。

我們從小到大面對自己的慣性是自我責備,怪自己不夠好、自我苛責。這是個慣性,我們要把它拿掉,回來自我疼惜、自我接納,試著做做看。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必須要面對的部分。面對別人很容易,有時候面對自己最難,但是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面對。

自我面對可以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客觀、如實地內觀,不要批判,不要責備,向內自我承擔、直下承擔;二是升起對自己的疼惜、同理和肯定。我們來到人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至少都來了,而且還活到了今天,最少能拿到人間的參與獎和勇氣獎。

請大家如實面對、自我臣服吧!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調整心靈DNA》


如何做到「對自己臣服」

作者簡介:許添盛【臺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精神科醫師,心靈動力學的創始人及全球傳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學作家、慈善家、企業家。

☟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許醫師關於“親己關係”的文章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