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之前簡單介紹了一下親子閱讀的好處,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怎麼親子閱讀,怎麼讓寶寶愛上繪本。現在大部分家長對親子閱讀都很重視,買了很多繪本,花了很多時間陪讀,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就是希望孩子成為“愛讀書的人”。但是不是投入時間就能讓孩子“愛讀書”呢?當然親子閱讀越多的孩子一定比沒有親子閱讀的孩子愛讀書的可能性大。如果加上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讓陪伴的時間和花費的金錢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效果。

在我看來,親子閱讀只是引導孩子自主閱讀的一個過程,作為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習慣,喜歡閱讀,提供親子互動,增進親子關係的一個途徑。培養閱讀的習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破壞孩子的興趣、興趣、興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0-2歲的新生兒來說,繪本就像是書中牛奶,給孩子帶來最初的精神營養,幫助他認識世界,習得生活規則,嘗試理解和表達情感,形成親子間的依戀關係。

但閱讀絕對不是天生的,閱讀是需要引導的。所以,你無論何時開始跟你的孩子進行閱讀,永遠都不算太早!只是千萬不能太晚!

你要拿出你的看家本領出來吸引他的眼球。

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怎麼讓孩子喜歡“書”,認識“書”

六個月的寶寶還是個咿咿呀呀的,完全聽不懂大人說什麼,拿到什麼都往嘴裡塞的小娃娃,那麼面對這樣的孩子如何進行親子閱讀呢?對於幾個月大的嬰兒,面對的是玩具或是書,是沒有任何分別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書是幹什麼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讓孩子發現“書”是什麼?

小嬰兒拿到書本第一個反應就是“咬”或者“撕”,這個時候家長或許會馬上制止,那麼這個行為就會讓寶寶把書這樣東西和不好的感覺做鏈接,對書的興趣就不會這麼大了。所以我們和寶寶一起看書的最佳時期就是在寶寶吃飽喝足,換了乾淨尿布,也不想睡覺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情緒很好也平靜,最適合和媽媽一起做一些“愉快”的事,閱讀就是很好的選擇。

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那麼怎麼讓寶寶知道“書”的真正用途呢?其實“書籍”的第一作用基本上就是記錄,我們能在書上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東西。比如很多低幼繪本就會有球,杯子,推車,娃娃,之類的物品圖片,大人可以指著書上的圖片念出物品的名字,然後拿一樣實物再重複一次。寶寶很快就會明白,書是用來看的,書上會有很多生活中的東西,和其他玩具有不一樣的功能。而且翻頁的感覺也很好玩,寶寶也會對書上的圖案感興趣。在知道“書”的用途後,寶寶撕書,咬書的幾率會大大減少。而且會覺得書本是能帶來有趣體驗的東西,這樣的體驗就是親子閱讀的第一步---讓寶寶喜歡書。

嬰兒期親子閱讀的三大關鍵

在寶寶喜歡上書之後,我們就要掌握嬰兒期親子閱讀的幾個關鍵。第一點就是全方位閱讀體驗,看書並不是只是耳朵聽眼睛看,讓孩子自己參與翻書,用唱歌是方式念繪本,都是很好的身體投入,只有全方位的參與在親子閱讀中國中,才能讓孩子對閱讀保持興趣。

第二就是重複重複重複(重要的事說三遍),小嬰兒絕對一本繪本看到大人崩潰的類型,《棕色的熊》我可能講過幾百次吧...但重複就是孩子最真實的需求,孩子喜歡重複的東西,喜歡自己也知道下一頁是什麼的感覺,當孩子聽夠這本書的時候他會讓你知道,所以只能耐著性子念故事咯!

第三就是高互動性,念繪本如果一直大人不停的念真的是很無聊。而且孩子的思維速度比較慢,特別是嬰兒期的孩子,正常語速的念故事,他們其實很難理解。如果配上一些動作聲音,小朋友就會特別有興趣,特別推薦家長學習一些“手指謠”,對於小嬰兒特別適合。

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經過嬰兒期,孩子對書建立起基礎的好感後,家長可以發現,孩子會非常喜歡翻書,一開始只是來回翻看,但眼睛在每頁書上停留的不久。但隨著孩子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孩子會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每頁的圖畫上。

當孩子停留的時間很久,並且很快可以根據家長指令指出書上的事物,就說明孩子已經很好的進入到圖片期了。當孩子進入圖片期後,會不再滿足每頁只有一個簡單事物的繪本。家長在親子閱讀的時候也要針對性的改變方法。

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第一條就是提高觀察能力。當孩子對畫面注意力增加,我們提供的繪本就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情節,還有一些變化的機關。讓孩子自己去發現畫面中的細節,在發現細節的過程中加入能力的培養。

比如《彩虹色的花》這本書,可以每一頁數數花瓣的數量,看一下花瓣的顏色,看看天氣變化,在講完一本繪本之後讓小朋友回憶一下,哪個小動物分別拿走的是什麼顏色的花瓣,拿去做了什麼用途。因為孩子的仔細觀察,都可以完整的複述出繪本的內容。

一位陪兒子讀了上千本書的媽媽的經驗分享3—怎麼讓孩子愛上書


第二就是增加想象力,延伸口語。我們家長是認識字的,所以對畫面的想象力遠不如孩子豐富。大部分低幼年紀的繪本字都很少,所以家長一兩句話就結束太可惜了。這個時候可以和孩子自己對著繪本編故事,有些繪本是需要貼紙貼的,裡面的內容小朋友就會根據自己想象進行搭配。

第三是豐富情感,認知情緒。繪本上的人物表情大多誇張,所以小朋友很容易通過看繪本認知情緒,比如:難過,傷心,憤怒,失望...可以通過故事的情節知道情緒的來源,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

第四點可以培養美感,提升審美。

今天主要就分享那麼多。

下面是大家問的比較多的問題。簡單的整理歸納一下。

親子共讀問題答疑

01 :對於不識字,甚至話都不會說的小寶寶,他們能看懂書嗎?

☞解答:新生寶寶處於自我意識尚未萌芽的階段,給孩子看什麼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他一起享受這段親密時光。在孩子安靜的時候,讀書給他聽,讓他從你的聲音中感受你的存在和你的愛,以此形成親子間的依戀關係。

事實上,孩子是天生的讀圖者,他能通過色彩、線條、構圖等繪本畫面語言來讀懂故事,文字也只是穿針引線的作用。

02 :這些書看起來無聊又沒有意義,真的對孩子有用嗎?

☞解答:我覺得,首先是媽媽需要在某一程度上先拋棄自己的喜好,站在孩子的心理發展角度給孩子選書。確實,很多孩子看的圖畫書,一頁只有幾個字,甚至是沒有字。但圖畫中蘊含著豐富的語言和內容,媽媽給孩子讀,孩子能比想象中獲得更多。

03 :為什麼寶寶總是喜歡重複講一本書,講到我口乾舌燥還要繼續?

☞解答:先吐槽下,豈止是口乾舌燥,能跟你說我是口吐白沫嗎?我們從1歲開始,有幾十套書每天輪番重複講,到現在2歲半還沒有結束。

一般3歲之前,孩子都會要求父母反覆講故事。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天的認知都是新的,書裡的故事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孩子能夠在相同的故事中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

孩子需要反覆聽才能學習,而且孩子對熟悉的事物感到安心,也在一定程度上能獲得自信心和安全感。當孩子對這個故事不能發現新的興趣後,他才會轉移新目標。所以建議多點耐心,講得時候試試變著花樣講,孩子會覺得更有趣呢。

04 :寶寶一拿起書又撕又咬,這麼貴的書,太心疼啦!

☞解答:一般6個月開始,孩子會開始熱衷撕書咬書階段,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他們不管什麼都東西都忘嘴裡放,或用手撕扯,通過口和手,來感知和認識世界的。

那要不要阻止撕咬書呢?建議不要,因為這樣就阻止了孩子的自我感知及自我學習的發展。

我是這樣做的:

1、告訴孩子,這是一本軟或硬的書

2、給孩子選一些專為這個階段孩子設計的“撕不爛”書,比如硬紙板書,布書等。

3、如果害怕孩子把書吃進去,你只需要默默地把書拿開就好,但是別一再強調“這書不能吃”“這書不你咬”,因為越強調就越強化了孩子的行為記憶。

4、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多提供孩子可以去感知的物品,找些其它物品來替代書。比如磨牙餅乾。

一般到差不多1歲多會慢慢好轉

05 :跟孩子讀書,但是他根本就無視我啊。

☞解答:這個要分階段來說,我們半歲之前,我跟他讀,也很多時候是被無視的,不過不要緊,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被動收聽,你就繼續講,就像你明明知道孩子聽不懂你講話,但你還是會持續不斷地講,對不對。

過了半歲之後,如果孩子還是沒有興趣,那就要考慮下,是不是選書問題,不夠有趣?或者太難?關於選書,這個後面書單部分我詳細講。

06

:孩子半歲,坐不住,我還要給他講故事嗎?

☞解答:親子共讀並不拘泥孩子坐著,可以有多種形式的,比如買個巨大的地板書,一起趴著看;或者抱孩子在懷裡,念給他聽。我的體會是,父母和孩子讀書,姿勢不重要,怎麼舒服怎麼來啊。

07 :孩子快1歲了,看書時總是著急地往後翻書,怎麼破?

☞解答:我們也有這樣的經歷,很正常。這種情況,第一遍講書我是先尊重他的好奇,讓他把書快速翻完。他大概瞭解之後,我再用比較有趣的講述方法,來吸引他,講第二遍。

08 :給孩子講故事,他總是喜歡不停提問題?要不要回答他?

☞解答:對於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一種是孩子是針對故事提問題,那說明孩子在思考,就及時解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解答完後,再引導孩子回到故事中來。

另外一種就是孩子的心完全不再故事上,東扯西聊的,那父母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先都讀完這個故事,再討論這些問題吧。

如果孩子全程都沒有提問,那就安靜地把故事講完,讓孩子自己慢慢消化故事。

09 :1歲孩子專注力太差,才講幾分鐘,注意力很快不在這了,還要繼續嗎?

☞解答:對於1歲孩子來說,並不是專注力差,而是這個年齡段集中注意力只有幾分鐘。即使只有幾分鐘,我也建議高質量抓住,給孩子讀故事。如果孩子跑走了,那就把書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來吸引他。這次五分鐘,下次六分鐘就是 一個進步啊

如果孩子長大了,注意力還只有幾分鐘,那要考慮下是不是選錯了書,導致孩子不願聽;再或者身邊誘惑孩子的東西太多,讓孩子容易分神。這裡也提醒下,給孩子講書時,儘可能把玩具都收起來,減少對孩子的干擾啊。

10 :有些書文字少,甚至沒有字,我是照著書講,還是用大白話講?

☞解答:一般2歲之內這類書比較多啊。關於這個話題,要講很深奧,要很大篇幅,我精簡著來說吧。首先你得確定你給孩子讀的是好書,因為一本好書,文字少且精煉,是作者基於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徵、結合書中圖片來創作文字的,為豐富的孩子的詞彙量、訓練表達方式而提供的。那麼按照原文讀,可以給孩子很大的學習機會。你也別覺得那些詞彙深奧,別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因為他可能通過讀圖,就理解故事大意了。

如果實在覺得故事文字和你的語言習慣很不相符,那可以按照自己的話來改編。

11 : 寶寶不愛讀書,只喜歡看電視手機,玩玩具,該怎麼引導?

☞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也遇到過。有時候我們寶寶生病了,特別粘人,自己說想看電視。有時自己身體狀況,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想偷個懶,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放空。就把寶寶交給了電視。然後就會明顯發現,電視看得多的那個星期,會不想看書,一到家就是想看電視。對電視形成一種依戀。我們首先,關掉電視是第一步。寶寶愛看電視,往往是因為家庭中有一個電視環境。電視以清晰、直觀、生動、形象的聲音和圖像呈現信息,這種特點容易使兒童只看到結果,忽略問題的產生,放棄思考和追問事物的本質,使得他們習慣於“看”而不願去“想”,感性取代了理性,造成他們思考能力的下降。

另外就是前面說的,爸爸媽媽聽信一些廣告的宣傳,以為電視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寶寶。寶寶的學習,一定是從做中來的,所以,做事和遊戲是寶寶學習和發展的主要途徑。爸爸媽媽堅定地關掉電視,和爺爺奶奶協商,孩子在的時候,不打開電視。慢慢地,環境改變了,孩子看電視的機會也就變少了。

然後,用好玩的圖畫書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你為孩子提供的書無趣、不適宜,或者充滿了說教,哪個寶寶會喜歡呢?而那些好玩有趣的圖畫書,一定會比看得到摸不著的電視更加吸引寶寶。多帶寶寶去圖書館、書店尋寶吧,寶寶一定會愛上豐富多彩,神奇繽紛的童書世界的。

至於玩玩具,那可不是圖畫書能取代的,玩具是孩子發展的最佳伴侶,尤其是紙、泥、沙、水、積木這些結構性弱的玩具,更是啟發孩子智能,促進孩子發展的絕佳材料。家長無需因為重視閱讀,而去搶佔孩子的遊戲時間,更無需因為喜歡圖畫書,對忽略玩具對孩子的價值。

12 :陪讀幾個月一直性質挺高,可是突然不愛

看書了

☞解答:我之前也有遇到這樣的狀況,當時我沒明白什麼原因,後來我想了下,有可能是書都膩了,要換新書了;也可能是興趣發生了變化,喜歡玩玩具了。

一個愛好一個習慣的培養又反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不要焦慮

我當時的做法是,從他的興趣入手,當時他很喜女巫,然後我就買回來很多女巫的書。魔法的城堡的。

13 :之前沒給孩子看書,現在孩子不愛看,該從哪方面入手?

☞解答:這個問題算是上個話題的延伸。一般有朋友讓我推薦書,我都是先了解孩子的年齡和興趣,

然後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喜歡汽車,就買汽車主題繪本;喜歡公主就買公主主題繪本。基本上都能孩子很喜歡。

實在不知道,幾個類型的各買一本,看哪本講的次數最多。

通過跟興趣有關的主題書,把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起來才是最重要的,然後再延伸到興趣相關/興趣之外的書,一步步引導。

14 :親子閱讀一般多久時間呢?要固定時間和地點嗎?

☞解答:因為工作比較自由,所以我們看書也比較多,固定時間是午睡前和晚睡前,一般半小時以上,算是一種儀式感,其它碎片化時間,只要他想看,我就隨時陪他讀。

之前有朋友問我,工作太忙,沒很多時間陪孩子看書,還經常有時耽擱,有沒有影響。其實我覺得親子閱讀是很享受的事,不要讓自己有心理負擔,只要儘可能在親子共讀時間做到高質量陪伴(拋開手機拋開手機!),哪怕每天只有五分鐘,日積月累,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大的收穫了。

15 :孩子睡前看書,越看越興奮,

影響到睡覺怎麼辦?

☞解答:這個話題簡直是戳中我的痛點了啊。之前有段時間我們看書看完一本 要接著一本看完一本接著一本,一說不講了,就急了,哭鬧著還要

考慮到他的睡眠,所以我們全家更改了作息時間,改成晚飯前散步,吃完飯後玩一下玩具,或拼圖就去洗澡,爭取早點上床講。讓他挑個八本十本書(一般都會重複講),講到最後兩三本,我會提醒他,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如果最後講完他耍賴還要講,如果我說就講最後一本,那講完後他還是不滿足。

後來我會耍點小心機,剛開始說不行,要睡覺了。他不高興,僵持一下之後,我裝作妥協,好,那最後一本,然後他馬上開心起來聽完後就乖乖刷牙睡了。

看書也會階段性的,有段時間特別痴迷,有段時間無所謂,講幾本就好了,有段時間不怎麼想看。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大人有不也是這樣嗎。孩子集中不了太久的注意力這些都是正常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自己先要靜下來,我們越急還是也會跟著越急,不需要跟別人去比較。我只要比上次多一點點就好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環境,不要焦慮,不要著急,找到合適自己孩子的書。孩子都會愛上“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