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作為歷史愛好者,時常關注邊疆少數民族新聞,多年來,在此過程中我經常意識到,有一種寶貴財富正在悄無聲息中消逝,那就是——少數民族文化。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幾年前,有幸在佳木斯市郊區的敖其灣參加了赫哲族傳統的烏日貢大會。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赫哲族人口數為5354人。

“烏日貢”,赫哲族語有“喜慶吉日”之意。赫哲族歷史先民為祈求出獵吉祥,狩獵豐收,會舉行隆重的薩滿鹿神舞,用這種原始宗教儀式為山民消災祈福。1988年6月,將定期舉辦的赫哲族傳統文體活動正式定名為“烏日貢”大會。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在這個赫哲人本民族的節日盛會里,來自國內各地和俄羅斯的許許多多赫哲族群眾換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歡聚一堂,開展民族競技,跳起民間舞蹈,舉辦篝火晚會,十分熱鬧。

但兩天的活動下來,身心愉悅之餘,我也不禁憂心忡忡:當今的烏日貢大會,還有多少原汁原味的赫哲民族文化蘊涵其中?

儘管我並非歷史專業,也不是文化工作者,更無關興趣,但在嗅到表面華麗隆重的烏日貢大會背後那一絲“山寨赫哲文化”的氣息時,內心仍然痛惜不已。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僅舉語言為例,這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外族最基本的標誌之一。可是在烏日貢大會上,聲聲入我耳的卻依舊是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東北口音漢語了。是赫哲族沒有自己的語言嗎?當然不是。

史料記載,赫哲族與滿族同源,是女真人的一支後裔。明末清初,赫哲人漸漸發展成獨立民族。

赫哲族有本民族語言,但無文字。清代使用滿文,現在則通用漢字。50年代初期的赫哲人當中,還廣泛的使用著本民族語言。可現如今,全中國赫哲族人恐怕能說一口流利赫哲語的也是寥寥無幾了。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在參加活動時,我私下裡問了問一個站在臺上用赫哲語高歌一曲的年輕小夥,詢問他歌詞是什麼意思。可他說他不會赫哲語,這還是為了準備節目,事先請村裡會赫哲族語的老人唸完,自己再用拼音標記後背下來的。

他自己還說,這發音準還是不準都不知道,更別提歌詞是什麼意思了。

看他滿不在乎的樣子,我除了乾咳幾聲尷尬的笑笑外,心裡滿是沉痛。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赫哲族伊瑪堪傳承人

他的神色讓我聯想到,滿語在清代曾被奉為國語,後來在漢文化浸潤之下,滿語流通範圍和使用人口逐步減少,甚至在晚清時期,皇帝也不會講滿語。

時至今日,滿語幾乎消亡,滿族人也成了一個沒有民族特點的民族。

本來,在當今時代,過分強調民族差異似乎是很不和諧,但無論如何,一個民族代代相傳了幾百年上千年的傳統和語言,在現代化的衝擊下灰飛湮滅,總是一個讓人痛惜的事情。

放棄民族傳統,無異於割裂自己與祖先穿梭於時空中的交流。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赫哲族兒童老照片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還記得烏日貢大會上有一個叫做“叉草球”的比賽,雙方隔在攔網兩側,用魚叉來叉住漁網織成的球,落地了沒接住,對方就前進一格反擊,我們幾個門外漢觀眾一上手就學會了。

到了正式比賽,卻出現了一幕讓我覺得極其不和諧的音符,一方的選手比賽都開始五分鐘了,還在一邊亂揮舞魚叉一邊嚷嚷:“這個也沒玩過啊,規則也沒聽明白哦。”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叉草球”競技活動

啊!這些所謂的“傳統”競技項目,就是這麼被它的族人們所如此“傳承”的嗎?

看起來,這些所謂的傳統競技,在普通赫哲人日常生活中是極少拿出來娛樂的,平時早被打入“冷宮”,只有在節日盛會時才會翻出來包裝一番,現學現賣,掛上“烏日貢”招牌,照在記者的鏡頭裡,立馬成了廣大赫哲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競技項目了。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赫哲族魚皮畫“叉草球”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佳木斯郊區敖其鎮,是一處著名的赫哲族聚居區,雖然不比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和饒河縣的四排等民族鄉,但也算是赫哲人的主要聚居地了。

閒時我問了問當地人赫哲族生活情況,村民說這裡全家都是赫哲族血統的只有三戶,其餘的都是“多國部隊”。

我不知道他們說法的準確性有多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對此做過詳細的統計,但至少從表面看來,我認為此話不假。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位於佳木斯市西郊的敖其鎮,赫哲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

這裡不像東北常見的朝鮮族村屯那樣,方一踏入,滿面撲來的都是朝鮮族文化的味道。不管是大家說的話,還是身上穿的衣,乃至地上蓋的房,朝鮮文化痕跡非常明顯。而這裡,我還沒有看出與漢族的村屯有什麼二樣。

其實想想也難怪,時代不同了,生活與時俱進,總不能還讓赫哲人天天在河邊過日子吧?不讓他們用布縫衣,只許以魚皮為衣,魚骨為具,以魚肉為食吧?當然不能。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傳統的赫哲族服飾,用魚皮製做成。

但一個民族能夠穿越千百年的寒霜延續至今,總得有些傳統痕跡顯露於日常生活之中吧。可今日的赫哲族,還有些什麼樣的民族特點能讓人一眼識別呢?

人口少,算一個;魚皮畫,差不多都是漢族人在弄了;赫哲語,早就沒人說了。除了某些年長且固守傳統的老人,或者時值重大節日,身著民族服裝的赫哲人也是少之又少。

喪失了本族特點,這個民族就離“消亡”不遠了,這不是民族融合不融合的事兒,而且傳承民族文化瑰寶的時代義務。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尤秀雲,為數不多的赫哲族老藝人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近年來,各個赫哲族聚居地的政府也沒少在民族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周邊也蓋了不少具有“赫哲特色”的房屋,“赫哲民俗文化度假村”也修了不少,學校裡還開始向孩子們教自己的語言了,這應該是個好的方向。

在赫哲族旅遊景區裡,塞上幾個身著赫哲民服的漂亮姑娘小夥兒,學上幾句蹩腳的赫哲語,匆忙上陣補習一通赫哲族歷史,就可以帶領遊客領略民族文化了。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幾套歌舞下來,雖然熱鬧與歡騰,但商業化的包裝終究讓這種韻味和特色減色不少。而且,差不多總是一群外來遊客和專業舞蹈演員在參與,而真正的主人反倒成了看客。

如此傳承,只怕會與保護民族文化的初衷越來越背道而馳,其同質化與商業化的走向,反而會日益加劇傳統文化的衰敗。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赫哲族薩滿舞蹈表演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民族文化也一樣,不創新不發展就必然會消亡!民族的生存,必須有本民的特色,否則也就不能稱之為一個民族了。

希望所有投身於赫哲文化挖掘保護的人們,不能僅僅把赫哲族文化靜靜的放在那裡讓人們瞻仰,那是沒有生命力的文化,那是沒有血液的文化,那是終究會枯萎衰敗的文化。

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手段,去引導、去弘揚,讓赫哲人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存在,這樣的赫哲文化才會煥發生機,才會長青,赫哲人才會守住自己“根”和“魂”,真正迎來本民族的發展振興。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2016年5月2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赫哲族聚居地同江市八岔村,視察赫哲族居住地。

儘管是以有限的經歷發表淺薄的看法,但我還是希望:

  • 會有那麼一天,赫哲人都能熟練的說上幾句赫哲語,用民族語言念出自己的名字,背誦自己的家譜,講述自己家族的故事,不要到了赫哲語消亡之後,再也無人能夠傳唱那久遠動聽的“伊瑪堪”(一種赫哲族說唱藝術)。
  • 會有那麼一天,所有赫哲人從小就可以學習本民族的歷史,不忘自己民族的本,不忘遠古的祖先,時刻有一顆樸素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赫哲族”三個字不再僅僅是為了考試加分的一個選項。
  • 會有那麼一天,魚皮畫不僅僅是用來出售的商品,每一個赫哲家庭都能夠製作精美的魚皮工藝品,裝扮於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 會有那麼一天,所有的赫哲族群眾在閒暇之餘,都能夠投身於本民族文化的整理和保護當中,熱愛和參與傳統競技,把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習近平看望赫哲族群眾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我不是專業人士,更不是決策者,只是聊表一下對逐漸褪去的赫哲族文化的痛惜之情。

自然之美,在於多樣;人文之美,同樣如此。中華文化之壯麗,在於五十六個民族集體盛開綻放!

幾十年了,一提起赫哲人,人們總會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烏蘇裡船歌》。希望在今後的烏日貢大會上,我能聽到不一樣的歌聲,它可以用赫哲語傳唱,並且這歌聲能久久飄遠、悠悠迴盪!

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但願它能自強,拯救自我的民族文化之殤

—全文完—

看更多歷史文化文章,請關注頭條號@任微言卿 讓知識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